一、建設情況
綠春縣是紅河州對外開放的前沿,同時也是云南省沿邊開放的25個邊境縣之一。在153公里的國境線上有9條邊民出入通道,這些通道中除了平河鄉政府駐地至越南烏馬都洪通道是1991年中越雙方政府正式確認的邊民出入合法通道外,其余通道均為中越雙方邊民習慣性出入通道。中越建交以來,中越雙方邊民通過習慣性形成的9條通道進行著“山間鈴響馬幫來”的低層次邊民互市交易,以此來滿足各自的商品市場需求。長期以來邊境貿易一直停留在驛道通行、人背馬馱的邊民互市狀態。商品交易越方帶入產品仍然是些為數不多的農副產品,商品價值不高,形不成規模和批量;越南邊民來我方購買的主要是些日用百貨、藥品等,購買力不強,消費不大。年邊境貿易額一直在500萬元左右徘徊。
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建立“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中越構建“兩廊一圈”的加快推進,給綠春邊境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極好的發展機遇。為加深對“邊境”的認識,加大邊民通道建設力度,促進邊貿的發展,改寫“綠春縣在紅河州三個邊境開放縣中唯一‘有邊無貿’縣份”的歷史,縣委、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申報二條邊民通道、三個邊民互市點,抓緊實施中越雙方邊民通道公路建設和互市點建設的目標任務。
(一)邊民通道建設情況
我縣投入210萬元,已完成平河鄉政府駐地至烏馬都洪(中方止點為丫口水塘)全長16公里的邊民通道公路;投入420萬元,已完成平河新寨村委會駐地至越南阿龍鄉(中方止點為白石頭)全長19公里的邊民通道公路(土路)。越方也完成至丫口水塘、白石頭的邊民通道公路。半坡鄉二甫小黑江至越南阿龍鄉邊民通道公路我方全長4公里,因雙方需架設一座橋梁,正在積極做好前期工作。
(二)邊民互市點建設情況
邊民互市點的建設步伐加快,已投資250萬元完成了平河鄉政府駐地邊民互市點建設;已投資200萬元建成平河新寨邊民互市點,并于2007年5月19日中越雙方召開竣工典禮后投入使用。我縣于2007年向上級申報了二條通道三個互市點列入邊民通道和邊民互市點的請示,2008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復了《關于同意開通新寨 二甫邊民通道及設立坪河 新寨邊民互市點的批復》(云政復[2008]39號),為全面開通邊民通道,促進邊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邊境貿易
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縣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建設“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歷史機遇,積極拓展邊境貿易,鼓勵和支持縣內企業開展外貿和邊貿業務,努力使我縣名、特、優、新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目前,紅冉橡膠公司和蟲膠有限公司邊貿經營權已經得到商務主管部門備案。中越雙方邊民互市更加活躍,平河、新寨邊民互市點輻射“兩國五鄉”(即中國的平河、三猛、騎馬壩三個鄉和越南的都龍、阿龍兩個鄉)9個村委會45個自然村,直接受益人口達25000人,2007年交易人員往來6萬人次,邊境貿易額達800萬元;2008年1-10月份完成邊境貿易互市額885萬元,比上年同期的484萬元增長82.85%,預計2008年完成邊境貿易互市額1500萬元,比上年的800萬元增長87.5%。
為加強與越方的溝通協調和聯系,增進各方面的合作,2007年綠春縣與越南萊州省孟諜縣進行了四次互信互訪,雙方就兩國之間水、陸通道的開通、邊境貿易的合作、邊民往來等問題進行磋商與交流,達成共識形成了會談紀要,就橡膠產業開發、技術合作及橡膠種苗供應問題達成了初步共識。為擴大兩國的交流與合作,拓展邊貿發展空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越方沒有開放對應的邊民互市點。由于越方沒有開放對應的邊民互市點,使得我方互市點的貿易只進不出,即越南的土特產品可以通過我方互市點由邊民帶入中國市場,而我國商品卻不能從這些互市點由我方邊民帶出去銷售,造成邊境小額貿易發展不平衡。
2.我縣邊民通道和邊貿互市點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無邊民通道基礎設施,沒有國門、驗貨場、儲貨倉,邊民通道尚無功能無法發揮應有的整體效用。互市市場建設還不完善,倉儲裝卸能力低,旅館等服務設施還沒有配套。邊民通道和邊貿互市點的交通狀況仍很落后,大部分互市市場沒有同越南接通公路,邊貿公路等級低、路況差,貨車通行困難,成為制約邊境貿易發展的瓶頸。
3.資金投入不足。雖然我縣在邊民通道及邊民互市點的建設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由于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自身投入能力不足,基礎設施滯后制約邊貿發展的“瓶頸”較突出。近幾年來,國家對我縣邊境基礎設施的投入少,沒有資金來完善邊境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2007年我縣雖然舉全縣之力對邊境通道及邊民互市點加大了投入,但資金缺口較大,設施功能不全,完善各種設施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1.邊民公路通道建設
①建水至元陽至綠春邊境通道,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全長207公里,總投資33億元。
②綠春小黑江出境四級公路,全長68公里,投資5720萬元。
③鋪設平河新寨村委會駐地至越南都龍鄉(中方止點為白石頭)彈石路,不斷改善邊民公路設施建設,總投資300萬元。
2.通道基礎設施建設
①平河通道配套聯檢設施建設(重點通道),需投資2500萬元。
②新寨通道配套檢查室建設,需投資60萬元。
③二甫通道配套檢查室建設,需投資60萬元。
3.邊民互市貿易點基礎設施建設
①平河邊民互市貿易點基礎設施建設,需投資520萬元,已投資250萬元,尚缺口270萬元。
②新寨通道邊民互市貿易點基礎設施建設,需投資520萬元,已投資200萬元,尚缺口320萬元。
③二甫通道邊民互市貿易點基礎設施建設,需投資520萬元。
(二)強化開放意識,找準工作突破口,不斷拓展邊境貿易。
一是繼續深化對“邊境”的認識,擴大對外開放,借國家實施新一輪“興邊富民”的契機,抓緊邊民通道和邊民互市點設施建設,加快邊民通道的開通步伐。進一步加強對越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使我縣外貿、邊貿早日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立足國際市場,積極扶持中小企業,鼓勵并號召全縣各類企業積極辦理進出口自營權,促使各類有條件的企業盡快實現自營出口,不斷培育壯大我縣的邊貿企業,拓展邊境貿易。
三是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組織參加各種經貿展洽會,采取“以展為主,展銷結合”的方式,全面展現和推介我縣名、特、優、新產品,提高我縣產品的知名度,不斷加強對外經濟協作與交流。
2008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