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舛,很多時候,都遇到失意和失望,當門關上的時候,別忘了還有窗,給心靈一扇窗,能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希望。 -
——子墨
冬天,怕冷的人們總是隔著窗子看外面的風景,外面陽光明媚,窗子里也會暖意融融;外面寒冷肆虐,窗內也會多幾分寒意,窗外的風景一直是連著窗內的心情,傾聽、欣賞、賦歌于心境。
喜歡憑窗而望,窮極視野,也不過方寸風景,而心情卻可以無窮的蔓延。站在窗前,是在仰望自然,感悟自然,欣賞自然,每一點微小的變化,都是對生命的啟示,而窗也就成了最好的媒介。
默默臨窗,是與風景對看,是與心靈對語,不說話,詩情畫意已經在心間流淌,不出聲,美妙或者憂傷的音樂已經在心底響起。窗,傳遞給我們的不只是光線與光影的交織景象,更多的是一種心情的鏡像。
喜歡臨窗遠眺的人,是深沉的也是憂郁的,他們是用目光去遠行,是用思考去實踐,是用靈魂打破玻璃的禁錮,放飛自己的夢想,這是一個思想的出口,也是一個心情的通道。
當初發明窗子的人,其目的也就是為了采光,也許,他萬萬沒有想到,窗子在演變的過程中,除了形狀和功能以外,卻多了哲思的玄妙。
房屋需要窗,心靈也需要一扇窗,累的時候,可以透過窗接受溫暖的陽光,懶懶的睡一覺,恢復一下體力;迷茫的時候,看看窗外,在自然的變幻里包含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迷茫的心會在其中得到啟迪和感悟,而變得清澈;痛苦、憂郁的時候,打開窗,讓清風進來,讓芬香進來,讓世界的美麗進來,從而洗禮晦暗的靈魂。
窗可以透光,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我們通過它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我們通過它,讓陽光進來,落在心底,去感悟溫暖的意義;我們對窗是有所寄托的,是保持著一種期待和希望的態度,并一直向往著通過窗與外界做一個親密的接觸。
沒窗的房間密不透風,密不透光,隔絕外界,若心靈沒有窗也是如此,消極著禁錮自己,生命、人生都被黑暗淹沒。而在黑暗中待久了,人也會變得冷漠,似乎外界的變化都與自己無關,自私狹隘就是因為心靈沒有窗,靈魂沒有出口。
我們習慣了每個房間里有窗,感覺這樣溫馨而明媚,而每個生命也都是需要陽光的,給自己一扇心靈的窗,并打開它,你可以隨意的審視世界,也可以專心的欣賞世界,收獲陽光,收獲溫暖。其實,你不需付出多少,只是一扇窗的想象,就可以讓靈魂得到解放。
我覺得給心靈一扇窗,可以享受也可以療傷,打開窗,窗內窗外可以溝通,關上窗,遠離喧囂,遠離滄桑,只享受陽光和寧靜。迷茫的時候看看風景,發呆的時候看看天空,寂寞的時候,讓清風進來陪自己讀書,窗外流動著風景,窗內涌動著心情,生命因窗的存在而透徹明亮。
記得有人說過,窗是房屋的眼睛,而窗也是心靈的眼睛,于內而窺外,增智慧,于外而入內,是收獲。所以,窗是人造的,為自己造一扇心靈之窗,何樂而不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