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詩詞天地(shicitiandi)
有人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么?”余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心態不好,說穿了,就是心太小了。 心態的“態”字,拆解開來,就是心大一點。 心若每天大一點,心態還怎會不好。面對生氣,表現層次不同,境界不同,其跡象和后果也截然不同。
生氣的第一境界:你氣,我也氣
平時,你惹我,我惹你,或他人挑撥,你急我也急,你氣我也氣,你摔罐我摔盆,你初一我十五。為了爭面子,要自尊,彼此互不相讓,愈演愈烈。
是同事容易對立,是朋友容易分手,是鄰里容易結仇,是夫妻容易決裂。甚至彼此會嫉恨終生,等落個兩敗俱傷的境地,已悔之晚矣!
生氣的第二境界:你氣,我不氣
這有兩種表現形式:或因我有涵養,有氣度,不斤斤計較;或用刺激、嘲笑的方式,故意以不氣的態度傷害對方。
后者是將自己的快感建立在他人的傷痛之上,更易結怨,更易對立。一時圖痛快,傷人過甚而遭報復時,其下場亦可悲也!
生氣的第三境界:我不氣,也不讓你氣
你我矛盾了,沖突了,先做到自己不生氣,再想方設法把對方從生氣的泥潭中拯救出來,達到互諒互讓、和好如初的境界。
實現這一境界,必須要學會換位思考,不圖一時一事;學會吃虧忍讓,以言行打動對方;學會設臺階,下臺階,不計前嫌,彼此才易化干戈為玉帛,豈不善哉?
生氣的最高境界:你我都不氣
即使彼此有高尚的品格、兼聽的氣度、豐富的閱歷、完善的溝通,也只能在一時一事上容易做到無氣可生,皆大歡喜。
而雙方終生相伴,或各自融入社會,與他人相處,達到永遠無怨無氣的境界,那簡直是難于上青天?。∵@種境界的人,是可貴的、令人敬仰的!
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你郁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你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陽光;你嫉妒,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
當你閉上眼睛和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你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樣的:一無所有,兩手空空,昨日往往,什么苦大仇深都如煙云遇風一樣,吹開了所有的執念和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