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英杰 莊惠彩
零售藥店里的降糖類產品品種繁多,少則20~30個品規,多則80~100個品規左右,其實口服降糖藥物無外乎隸屬于以下六大品類。
磺脲類促泌劑
此類藥物主要通過刺激體內胰島β細胞增加胰島素分泌而發揮降糖作用,適用于胰島功能尚未完全喪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不良反應是低血糖。
磺脲類藥物降糖作用強。大多數磺脲類藥物所刺激出的胰島素分泌需要經過1.5小時才能達峰,為使胰島素分泌達峰時間與餐后血糖達峰時間同步,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二代磺脲類藥物應該在餐前半小時服用(三代藥物格列美脲可以餐前即刻服用)。
代表藥物有:(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喹酮;(第三代)格列美脲。
格列奈類促泌劑
此類藥物化學結構及作用位點與磺脲類藥物明顯不同,此類藥物起效更快、達峰更快、作用維持時間較短,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卻極少引起下一餐前低血糖。因此服用簡便,餐前即刻服用,不進餐不服藥。適合老年人、輕度糖尿病腎病患者以及飲食不規律者。
注意:格列奈類藥屬于餐時胰島素分泌調節劑,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不能有效的降低基礎血糖即空腹血糖。
代表藥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
此類藥物通過抑制二肽基肽酶-4,減少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降解,使GLP-1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而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食欲、減輕體重。
代表藥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
雙胍類
此類藥物不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減輕胰島素抵抗、促進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抑制或延緩葡萄糖在胃腸道的吸收、減少食欲等途徑降低血糖,同時兼有降脂、減肥及心血管保護作用,尤其適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的首選藥物,而且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礎用藥。該類藥物雖不能單獨用于1型糖尿病治療,但1型糖尿病患者在應用胰島素基礎上,如血糖波動太大時可以加用該藥,有助于平穩控糖。
此類藥物常見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如口干、口苦、金屬味、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等。此藥主要從腎臟排泄,腎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代表藥物有:二甲雙胍。二甲雙胍降低空腹血糖效果好,降餐后血糖力量稍弱。該藥對血糖在正常范圍者無降血糖作用,單獨應用不會引起低血糖,與磺脲類合用可增強其降糖效果。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大分子多糖/雙糖,只有在消化酶(主要指的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小分子的單糖才能被腸道吸收,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以抑制腸道α-葡萄糖苷酶,延緩大分子多糖/雙糖的分解和吸收,可降低餐后高血糖。可適用于絕大多數餐后血糖較高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該類藥物降糖效果緩和,單用時不會引起低血糖,但與磺脲類或胰島素合用時仍可發生。當低血糖發生時,進食淀粉類食物無效,應及時補充葡萄糖。由于該類藥物的作用底物是食物中的多糖/雙糖,所以,該藥在服用時應與第一口飯一起服用,否則不能發揮作用。
該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是腹脹、排氣過多、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因此有消化道疾病以及疝氣的患者忌用。需要注意,個別患者服用阿卡波糖會引起嚴重的肝損害,為慎重起見,有嚴重肝損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最好不用阿卡波糖。
代表藥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噻唑烷二酮類
也稱為“胰島素增敏劑”,增加胰島素受體的“親和力”,增加“高親和力受體”數量,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適用于伴有明顯胰島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既可以單獨應用,也可以與其他藥物聯用。單獨服用該藥不會引起低血糖。該藥不受飲食影響,故餐前、餐后服用均可。
其主要不良反應為水鈉潴留所致的體重增加及水腫,心功能不全或肝功能異常的糖尿病患者禁用。
代表藥物有:羅格列酮、吡格列酮。該藥起效較慢,需要2~3周才明顯見效,但作用持久。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