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漢奸張海鵬
他,權位高重,腰纏萬貫,一度曾想回山東雙山老家認祖歸宗,到后來,卻投靠了日本關東軍。老家人回聲:“敢回來就剁了他!”“活剝他的皮!”
說起20世紀上半葉東北時局的一個重要人物——張海鵬(參見附件一:張氏后人收藏的張海鵬照片),現今的人們可能大都不太熟悉。這個張海鵬,名頭到底有多大?這么說吧,他與張學良僅為同姓,但少帥卻要敬稱他為“三叔”;溥儀是偽滿洲國皇帝,可他覲見溥儀卻不行君臣之禮;現今不少偽滿題材影視作品中,都有他的影子……
關于這個張海鵬,可見之于《民國人物大辭典》和“百度百科”等。不過,筆者研究認為,遼寧《盤山縣志》中記述得更為確切:
張海鵬,字仙濤,盤山縣沙嶺鎮熱河臺村人。幼年家貧,念兩冬私塾。爾后,同好友汲金純一起給地主扛活,因不堪虐待便和汲金純謀殺了地主的當家人,闖下了命案,雙雙逃亡他鄉,參加了遼西一帶有名的綠林首領馮德林股。張海鵬匪號“大連字”。1910年張海鵬與張作霖相識并結為金蘭之友。后入奉天陸軍講武堂,歷任陸軍第二十八師營長、團長、旅長、遼洮鎮守使。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張海鵬投靠日寇當了漢奸,并積極參與日寇籌建偽政權。1932年(偽大同二年)張海鵬被日寇委任為熱河警備司令官兼省長。之后又任偽滿洲國皇帝的侍從武官長,死心塌地為日本侵略者效勞。1945年“八·一五”光復后,張海鵬為了逃避人民的懲罰,由長春逃往錦州筆架山寺院當了和尚。錦州解放后,又逃到北京,隱姓埋名過蟄居生活。1950年北京“鎮反”期間,被群眾揪出,受到人民的審判,執行槍決。
張海鵬就是這樣,一生分為貧民、土匪、將領和漢奸四個主要階段。張海鵬出生在遼寧,但他的祖籍在今山東省萊西市夏格莊鎮雙山村,是清朝雙山張氏先輩闖關東流落遼寧支系的后人,張海鵬列雙山張氏十九世。歷史上雙山張氏名人輩出,素以忠義著稱,屬膠東名門望族,“雙山張”成為中華張氏族群中比較有名的一個分支。自上世紀末,雙山張氏六修族譜并編寫族史,編修負責人張代文先生等人曾深入東北、北京等地,通過走訪張海鵬后人,查閱檔案史料等方式,對張海鵬這一不能回避的族中異類,進行了全面、認真的調查和研究。其間,還專門訪問了張海鵬的孫子張顯明老人(參加過抗美援朝,多次榮立戰功)、盤山縣熱河臺村支書張代振等人。筆者在此參考上述調研結果,講述一些鮮為人知的張海鵬及其與山東老家交往的故事。
張海鵬生性彪悍,喜歡毆斗,文化水平不高,待人接物非常講“義氣”。他身形魁梧,幼時得過天花, 臉上留有麻坑、麻點,因此又被稱為“張大麻子”。張海鵬在奉天胡子(土匪)圈內頗有名氣,其匪幫越滾越大,后來與張作霖成了拜把子兄弟。
張海鵬作為奉系干將,參加了兩次直奉戰爭,他死打硬拼,立有戰功。大約在他任奉天陸軍三十二師師長時,曾致信雙山村老家,表示要認祖歸宗。張氏家族長老決定請族中由日本歸來的留學生、同盟會會員張是元等人,前往東北張海鵬處調查了解有關情況。在此期間,雙山張氏另有四十多人因家境貧困,逃荒關東,也先后到張海鵬處住過一段時間。有一次,張海鵬發給要返鄉的幾個同族每人40塊大洋,并請代他到家廟上香祭祖,還說日后要為老家雙山重修家廟。張海鵬聽說張是元曾在日本留學多年,后來還邀請了張是元到他身邊任職。
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統治東北。張海鵬曾奉張學良之命,率軍鎮壓了蒙古族傳奇英雄嘎達梅林起義。張海鵬長年征戰廝殺,自恃資深功高,與血氣方剛的少帥張學良,時常產生矛盾。
順便說幾句,那個時候,山東雙山張氏的族人,不光知道東北有個本家叫張海鵬,對乳名是“小六子”的張學良,也并不陌生,因為雙山張家族中還有個才子張咸慶,曾受聘教過張學良讀書,后因恃才傲上,觸怒張作霖,被辭退返回雙山老家。事后不久,張作霖從東北給張咸慶捎來一頂官帽(人稱“頂子”),張咸慶臨終時戴在頭上,下了葬。張咸慶當過張學良的“私塾先生”“蒙師”,上個世紀在雙山一帶廣為人知——這些事,在解放后萊西縣的文史資料中,以及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雙山張氏六百年》一書中,都有記述。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張海鵬率部投降日本關東軍。張海鵬的后代及熱河臺老年村民中,不少人對某些書籍、文章中關于張海鵬投降日寇的原因,一直持有不同看法。其中有一種看法,與沈永興、朱貴生在《二戰全景紀實》一書中的說法相似,即“在張作霖死后,張海鵬因向張學良謀取黑龍江省長一職未遂,對張學良十分不滿,轉而勾結日軍”。
再說在張海鵬處任職的張是元,察覺到張海鵬對日本人舉動異常,且二人在具體事務上意見相左,張是元死也不愿與他同流合污,毅然返回了雙山村。聞知張海鵬投靠日寇后,老家同族人都斷絕了同他的交往。之后,張海鵬又任職偽滿洲國,替日本主子賣命,其惡劣行徑為雙山張氏族人所不齒,大家看透了張海鵬的漢奸嘴臉,都義憤填膺:“敢回來就剁了他!”“活剝他的皮!”偽滿洲國滅亡后,張海鵬隱姓埋名,四處逃亡,但始終沒敢踏進雙山村。
關于張海鵬的出生年份、出生地,國內各種史料提法不一。根據雙山張氏譜史編修人員的查考,張海鵬出生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生肖虎;出生地在熱河臺村,但這個村先后隸屬的縣名有變化。
《盤山縣志》稱“1950年北京'鎮反’期間,(張海鵬)被群眾揪出,受到人民的審判,執行槍決。”其中也有誤,且此誤常見于各種史料。
據考證,張海鵬是在1949年被內人告發而敗露的,1951年被槍決。早在他仕途騰達時,曾花十幾萬大洋在北平買下一處豪宅,1947年他從錦州(在錦州期間是隱居,并非“當了和尚”)潛入北平,想在這里度過殘生。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張海鵬感到末日來臨,在緊張和恐懼中,他把房產、浮財分散給妻妾子女。因家產分配出現糾紛,他的四姨太馬氏(在張海鵬被處決后,即下落不明)向北平人民政府檢舉告發,張海鵬隨即被捕。解放軍軍法處在審訊張海鵬時,他還態度強硬,拒不認罪。前些年張代文先生在首都圖書館查到1951年5月23日《人民日報》,報上登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5 月 21 日發布的《軍法處布告》(見附件二),宣布對包括張海鵬在內的反革命罪犯二百二十一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漢奸”張海鵬主要罪行有:“'九一八’事變時,率領五個旅,投降日本。任偽'第五軍’軍長兼偽熱河省省長、'滿洲國’侍從武官長、'將軍府’將軍等職。曾在黑龍江省江橋一帶,進攻抗日部隊。”(見附件三)。該日的《人民日報》第一版,還在顯著位置報道:被判處死刑的二百二十一名反革命罪犯,已于 5月22日下午2時,被分別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鐵桿漢奸、民族敗類張海鵬,最終得到了應有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