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湖北作家||【我娘家的親人們】◆袁玉芳


作者簡介

 

袁玉芳,女,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作協會員,湖北省學習學會員,武漢市首屆儒雅教師,武漢市作協優秀會員,武漢市蔡甸區首屆書香教師。用心親近自然,用文品味人生,用愛把握感動,我筆我心,書寫最真實的心靈,愛好文學、音樂。作品散見于《武漢作家》《大家教育周刊》《華鎣山》《東坡風》《梧桐花博客文學》《彼岸》《西南作家》《家園文學》《知音匯》《蔡甸文藝》。散文《叫一聲媽媽,淚如雨飛》入選2010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成長讀書課·感恩郁金香·系列叢書;散文《索河是個好地方》入選2015年《武漢印象》散文卷,散文《索河古鎮之風情》入選2017年《雕塑大武漢》叢書,報告文學《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入選2018年《雕塑大武漢》叢書。

我娘家的親人們【原創】

題記:這不是傳記,我只是滾滾紅塵里的一草芥,沒有讓人驕傲的壯舉,不具備資格樹碑立傳;這也不是回憶錄,我人生的閱歷有限,無法認識歲月的厚重;但這是我走過的路,路上有太多的風景,這些風景給了我記憶,也給了我感動。

我出生在一個叫才豐灣的小村。小時候,我常思索這村名的含義。說“才豐”二字,是“才子”“豐盈”的組合,應該是有據可查的。父親說,村后的大陡坡曾有一地脈,曰“金線吊葫蘆”,后因村人建房,不小心挖斷了地脈,讀書人就慢慢少了。明清時代,村子里不但有秀才、舉人,還出過翰林學士。他小時候還見過翰林學士府,單是門前的兩只石獅子,就能窺見它昔日的繁華景象。

村子背后是一座小山,小山有一好聽的名字仙子山,仙子山的得名大約與仙子有染。傳聞它與漢川的仙女山曾是天界的金童玉女,因動了凡心,觸犯天規,才被貶至此。仙子山是否真有過神仙,沒有誰知道,但淳樸的村人從不懷疑傳聞的真實性。

小山分屬漢陽、漢川兩處地界。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因鄉人的勤勞,漢陽地界的這邊一年四季都是光禿禿的,即使是草長鶯飛的季節,也難見到生命的涌動。父親去世后,我跟弟弟也曾無數次上山打柴。踏著朝露上山,披著夕陽歸去。天長日久,我們對小山熟悉到就像在自家院子里行走,閉著眼睛也能準確無誤。從山腳到山頂要走多少步,哪里有泉水流動,哪里有略帶酸澀的山楂果,哪里有如蔥白的地根……在太陽正猛的時候,我們會躲進屬于漢川的那片松林,一邊吃山楂果、嚼地根,一邊講故事,即使這些故事已經老土到婦孺皆知,大家的興致依舊不減。偶爾,高興的我們也會在林間引吭高歌。

索子長河,應該算是我們的母親河,離村子不過七八里地。這里水產很是豐富,夏季的時候,盛開的荷花裊裊婷婷,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果你不怕水,還可以坐上晃悠悠的小船去摘蓮蓬和菱角。摘菱角的時候,很容易想起《采紅菱》的民歌“劃著船到湖心啦,看呀莫看分明呀。一個你呀一個我,就好像兩角菱……”

據說這里曾是古代皇家選秀的地方,也許是因了水的靈性,女兒家一個個出落得很是標致。此處出過幾位娘娘,地方志上并無記載,但人們對娘娘地的愛戴卻絲毫不減熱情。“大集的包子,蓮花湖的藕,漂亮的姑娘索河有。”每每聽聞這段民謠,我心里都要生出那么一點點驕傲。

長河附近有一個叫戴家臺的村子,離村子不遠處有一座衣冠冢,據說是明代一位宰相的陵墓。戴宰相在位時與娘娘下棋,俯身拾棋子時,瞥見了娘娘的三寸金蓮,忍不住摸了一把,娘娘驚慌地收回了腳。為緩解尷尬的氣氛,戴宰相立馬說“風吹棋子落,錯摸娘娘的腳(此處讀音為湖北方言)。”娘娘笑罵一句“死無葬身之地。”誰料到最后竟戲語成讖,戴宰相死后,出殯時,風雨交加、電閃雷鳴,送葬的隊伍扔下棺木進村躲雨。雨過天晴后,棺木已然不見。我不知道這是史書上的記載還是后人的附會。

我不到一歲的時候,父親得了一場重病。次年,母親帶著我們搬到了父親身邊。后來,弟弟出生。因為弟弟無人照看,本該七歲上學的我八歲才開始讀書。啟蒙老師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姓段女人,那張坑坑洼洼的臉,一點也不好看。好在她聲音悅耳,因此尚未激起我們更多的反感。十歲那年回了老家,遇到的班主任是鄰村姓吳的一個矮小男人,他戴一副深度眼鏡,對學生特別嚴厲,動不動就要施以懲戒。雖然他從未打過我,可我還是害怕,每看見他掃來的目光,我情不自禁地低下頭,多年之后還留有這一習慣,缺乏勇氣與他人對視。

我家屋后是村里的知青點,這些知青多是不滿二十的大孩子,他們來自上海、武漢、新疆等地。母親特別疼惜他們,家里有了好吃的總要送給他們。他們呢,也拿我和弟弟當自家親人一樣。教我們繪畫、唱歌,帶我們到附近的村里看電影,這份融洽常讓很多村人嫉妒。

我的父母算不上是地道的農民。父親念過高中,教過書。后因錯劃右派,才有一段時間在生產隊從事體力勞動。村人常揶揄回鄉干農活的讀書人,說他們文不能測字,武不能挑水。但對父親卻是另眼相待,看起來斯文,干農活卻是一把好手,百十斤的擔子也不在話下,比好多真正的農民還強呢。我還記得搬回老家的第二年春上,父親從三十里地挑回了一百多斤糧食,那氣定神閑的模樣,誰能想他是一介書生呢。如果不是癌癥奪去了他的生命,父親肯定會勞作更久。母親的娘家很殷實,未嫁給父親前,從未下地勞動。土改時,家里分了地,母親學會了插秧割麥等各種農活。在勞動之余,母親紡線織布、縫衣做鞋。說來你也許不信,母親做衣服、鞋子時,不喜用尺子丈量,做出的活兒卻無分毫差錯,我疑心母親的眼睛里有一把看不見的尺子。

我曾經有兩位兄長,在我出生前相繼夭折,最后剩下姐弟六人。我記事時,大姐已經成人,她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兒,因此上門提親的幾乎要踏破門檻,大姐二十歲那年就嫁人了。大姐出嫁時的情形,我依稀還有記憶。當陪嫁的嫁妝搬出家門時,兩歲的弟弟哭了,“我們家的東西都叫人給搶走了。”母親抱著他,一邊給他擦淚一邊說,“沒有誰搶我們家東西,那是你大姐的,不信,你明天上大姐家看看。”弟弟將信將疑地看著母親的臉,止了哭鬧。第二天,弟弟在大姐家看見了那些東西,也徹底相信了母親的話。

大姐因為太過年輕,出嫁后很長時間都難適應,她經常跑回家訴苦,母親在聽完她的傾訴后免不得要好言撫慰一番。看她不舍地離開家,母親長長嘆息一聲,后悔不該讓她那么早嫁人。大姐有了孩子后,才慢慢習慣了她的生活。

如果不是因為父親,二姐今天肯定是一名出色的婦女干部。她不到十七歲就擁有了好多讓人羨慕的頭銜,鐵姑娘戰斗隊隊長、棉花姑娘、村團支部書記,她經常參加各種會議,鄉鎮一級的頭頭腦腦也認識不少。十八歲那年,鎮黨委決定提拔她到鎮里做團委書記。思想積極的她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請求組織考驗。后因父親的問題,政審未能過關。她與父親、與家人賭氣,也與自己賭氣。她整日陰沉著臉,不說一句話,一家人誰也不敢惹她。三姐不經意從鼻子里哼了句,“入黨不入黨有什么要緊?至于這樣?”三姐的話徹底觸怒了她,“你不進步,還不許別人進步?!”三姐反唇相譏,“你積極,你進步,人家要你嗎?”“要不是……要不是因為……能這樣嗎?”二姐跺著腳哭了。此后,二姐再也不提入黨提干的事了。

大姐出嫁第二年,婦女隊長上門給二姐提親,將她許配給她娘家侄兒。當時,她娘家侄兒正在部隊服役。對這門婚事,二姐既不上心也不反對。倒是大姐跟母親特別不贊同,在對二姐曉之以理一番后,母親做出退婚的決定。退婚原本是極平常極簡單的事,誰也不會料到還有麻煩。部隊指導員與政委專程來了我們家一趟,帶來了一摞榮譽證書,說他們的戰士如何優秀,這樣的小伙打著燈籠都難找。此刻,最好的態度就是保持緘默,母親靜靜聽完他們的表揚后,微笑著送他們出門。一家人以為,二姐的婚事到此也該順利畫上句號了。沒成想,幾天后,村干部也來家了,說軍婚是受國家保護的,像你們這樣的家庭哪里還有條件說退婚?!上綱上線的談話,反使母親更堅定了退婚的決心。

二姐的婚事退掉后,村里的人際關系變得微妙起來,一些曾經與母親交好的女人,開始有意識躲著我們一家。婦女隊長經常找茬跟我們一家過不去,說母親是地主的女兒,思想反動,看不起革命軍人。說我的右派父親立場有問題,應該做出深刻的檢討。好漢難敵地頭蛇,何況我們家當時還算不得好漢呢。萬般無奈下,父母商議后做出了一項重大的決定,搬回老家。七五年,我們一家終于逃離了那煉獄般的生活。我不知道這些經歷,二姐還有無記憶。

從某種意義來說,三姐是我們家最有豪氣的女兒。二姐入黨提干受阻,她敢于批評;二姐婚事受辱,她敢于與人爭斗。她說,馬蜂窩又怎樣,我照捅不誤。仗著出身、權勢欺負老實人,算什么英雄?!在姐妹幾個中,三姐特別能干,洗衣做飯是又快又好,一手好菜無數次滿足了我們的胃。

七七年父親平反,她四處托人問詢,希望可以接班離開農村,終因沒有關系,最后未能如愿。她用父親補發的工資將自己全方位武裝起來,皮鞋、皮包、小陽傘、手表,一身行頭與城市接軌,心也飛離了農村。后來,在大姑的介紹下,她如愿做了城里人。

第一次回娘家,三姐帶回了大包小包的禮物,更帶回了她心里的那份榮耀。她摟著我的肩說,小妹,將來一定要做城里人。老實說,我潛意識里從未有過這樣的念頭。但看她誠懇的態度,看她一身的珠光寶氣,我忽而覺得她的話應該是有道理的吧。

風水輪流轉,十多年后,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民富起來了。城里的三姐生活反而窘迫了,孩子慢慢長大,姐夫遭遇輪崗,三姐的生意經也不那么好念,日子大不如從前,房子成了他們家最大的問題。母親去世前,曾建議她回老家來,她婉言拒絕了母親的好意。她選擇拒絕,我一點也不奇怪,好面子的她,當初喜氣洋洋逃離了農村,而今卻要灰頭土臉地殺回農村來,如論如何她都難拉下那張臉。母親去世后,三姐回來時,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豪氣,那細密的皺紋里是藏不住的心事。

母親去世四年后,她終于決定要買房了,希望姐妹們給點支持,我爽快地答應了她,在與二姐商議時,二姐拒絕了,二姐的拒絕讓她很是失望。不久,她換掉了家里所有的電話,不再與我們聯系。我想方設法尋找,至今依舊沒有她半點消息。二姐有二姐的難處,你怎么就不能多點理解呢?唉,我的三姐呀,你真的要斬斷這手足親情嗎?你怎么可以忘記父母的教導了呢?

除弟弟外,母親是最疼四姐的。這其中的原因我很明白,母親是想極力彌補那份愧疚。當年因為家庭變故,四姐不得已放棄了學業,四姐與大學失之交臂這件事成了母親心里永遠的痛。四姐孩子多,身體也不好。在母親看來,都是緣于當初的無奈決定。

四姐為了逃避計劃生育,躲回了母親的家。母親毫無怨言幫她照看孩子,給他們洗衣做飯,并將自己為數不多的錢拿出來貼補家用。母親跟著弟弟上城后,四姐每一次來家,母親都要留她小住,臨走還要給她的孩子們準備水果糕點。看金飾流行,母親又掏錢給她買了耳環、戒指。

四姐是乖巧的女兒,她與母親長得最像,尤其精通女紅。為人特別真誠善良,盡管自己家境一般,卻還要去幫助他人。對于我們偶爾的造訪,她會傾其所有,我常常為她感動。兒時,我與她矛盾最多,因為這緣故,她沒少挨父親的打。長大后卻最親密,每一次見面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在我面前,她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苦惱,生活的感觸,對逝去親人的思念……說到動情處禁不住淚流滿面。她很達觀,雖然生活的瑣屑毀掉了她的青春容顏,她依舊留有一顆愛美的心,依舊還留有一份孩子似的純真。

弟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出生時,母親的喜悅是無以言表的。父親去世那年,他才八歲。他生性調皮,常惹母親生氣。長大后,他最孝順母親。他酷愛讀書,工作熱情,常常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他思維敏捷,看問題具有前瞻性,在房產不景氣的情況下,他貸款買了幾個門臉。他消費意識超前,還有一顆不老的童心,喜歡嘗試各種各樣的新玩意。

母親去世后,他去了南方,在那里他打下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家人相聚的時候,他喜歡圍坐在一起漫無邊際地侃,享受這一份親情的甘美,他是快樂的。

母親在世時,姐弟六人也很難相見,母親去世后就更是如此。因此,我們異常珍惜每一次的相見。這輩子,我們不想留有任何的遺憾,這輩子,我們要做最親最親的家人。

《齊魯文學》投稿須知

《齊魯文學》(季刊)是齊魯文學雜志社主辦的刊物之一,分別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時代性、探索性”為辦刊宗旨,發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國當代詩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時代氣息,可讀性強。

     投稿須知:

     1、稿件內容健康、結構完整、文筆優美、底蘊豐厚。

    2、詩歌、散文、小小說、散文詩、文學評論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文責自負。

    3、本刊對所錄用的稿件保留刪改權,文責自負。來稿請附作者簡介、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個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眾號發表過的勿投本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姐
山村“泉欄”入夢來
陸秀‖母親的死
父親的眼淚
不想死的弟弟喝下百草枯:“扶弟魔”后遺癥有點作 在父母嬌寵中長大的弟弟,長期以來形成了依賴姐姐的心理...
【西散原創】高偉作品 | 大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福县| 华蓥市| 珠海市| 朝阳县| 信阳市| 西安市| 北安市| 江北区| 金坛市| 灵川县| 庄河市| 黄浦区| 阜宁县| 东莞市| 阿巴嘎旗| 濮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政和县| 巨野县| 桐柏县| 龙南县| 徐闻县| 聂拉木县| 甘南县| 泰和县| 双柏县| 通渭县| 长治市| 武强县| 内黄县| 平果县| 梓潼县| 资阳市| 河曲县| 屏东市| 绥棱县| 进贤县| 藁城市| 沾化县| 赤城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