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仲平,江蘇泰州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供職于泰州廣播電視臺 。在國內報刊上發表作品若干,著有散文專集《草根日記》、《鳳城筆談》,作品收錄于多部優秀作品集。曾多次獲全國大賽優秀作品獎等獎項。
溫熱的下午茶【原創】
平時空閑的時候,我喜歡徹上一杯熱茶,舒坦地靠在沙發上看著自己喜歡的文章。看到精彩之處,呷上一口熱茶,回味文中的精彩情節,那感受真的很美,很多年來都是這樣,這似乎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那天,我靠在沙發上看著董橋的那篇《中年是下午茶》,看著看著心中有了別樣的感受,平時只有我非常喜歡的作品才會有這樣的感受。現在我不是說自己很喜歡董橋的這篇作品,而是喜歡體味文中所說的“中年這頓下午茶是攪一杯往事,切一塊鄉愁,榨幾滴希望的下午。”這段充滿詩意的文字。這看似普通的文字,讓開始從中年慢慢進入老年的我,不知不覺進入了他描述的中年人的意境。
也許是因為人到中年了,所以,董橋的這段文字在我的心里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我想,很多中年人看到這樣的文字,心里都會有這樣的感觸。如今,我和當年的玩伴,昔日的同學一樣,都已經退休。當生活的溪流經過千回百轉,進入中年人生的這個拐點時,我很渴望那種閑生活,也很想體驗自己人生的這杯下午茶,是不是真的這樣充滿著詩意。
也許因為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理念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如今的社會里,中年人有“嘆老嗟卑”之癖,尤其象我們這樣的初老族更是如此。因怕被人說“俗”而不敢言“老”,年輕似乎成了現代生活的時尚標簽,對于如此理念我卻不這樣認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這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必然軌跡。我一直認為,自然規律是無法抗拒的。年齡,并不意味就是人們交往的代溝。果真如此,那世界上就不會有“忘年交”這樣的說法了。
我記得清代文學家張潮先生這樣說過,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那就是說,中年人讀書的感覺,不是少年時的“隙中窺月”,也不是老年時的“臺上玩月”。我感覺,張潮的這段文字不僅是描述了中年人讀書的狀態,而是準確地描寫了中年人的生活現狀和精神狀態。
人到中年,確實如此。人生如棋,中年的棋已至中局,不象年輕人那樣,開局時那樣主動在握,從容不迫,有著無數次的選擇。因為,人生拒絕悔棋。因為充滿現實的社會根本不相信眼淚,所以,中國的中老年人沒有后悔的機會。
現實生活中不少的中年人就如同董橋在文中所說的那樣,“中年最是尷尬,是天沒亮就睡不著的年齡,只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中年是吻女人額頭,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齡,是用濃咖啡服胃藥的年齡。”他們下午茶中盛著的是那淡淡的惆悵,如煙似水的惆悵。
在中國社會里,我們這一代中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人到中年,閱歷已日益豐富,生活智慧逼近成熟。無論是在官場,在商場,在社會,還是在江湖。人生的拼搏已如日中天,走到人生的極限。由于時代的深深烙印,在我們這一代中年人身上擔負的責任似乎很多。長輩如果還健在的,他們都算是高齡了,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精神上,他們都要依賴于我們。而自己的獨生子女都已經長大成人,談不上稚嫩,也算不上老到,但有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現在的年青人,通常都很忙,有的為了竟爭,有的為了進取,有的則為了享受。在如今的社會里,讓他們承擔起管理家庭的責任,似乎不太現實。因此,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中年,只是不在人前流淚的年齡,僅此而已。
當我步入中年后,我從內心感受到,在中年人貌似剛強的內心世界里,依然存在著那幾根脆弱的神經。那向世人坦露的豪邁,灑脫,有時會被父母的一綹白發,或者說遠方好友的一聲問候擊得粉碎。中年人的平靜,難掩內心的風暴,激情與愛戀的風暴,不動聲色的風暴,那就是中年的風暴。
也許是經歷了太多的人與事,品嘗了太多的苦與甜。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那一件件神秘的外衣已經脫去。心靈深處那最敏感最柔軟的那部分,如今已經布滿老繭,體內似乎注入了些許的從容淡定,平添了一些閑散靜氣。
也許因為人生的軌跡正在向著老年的目標前行,所以在平淡的日子里,我一直向往著那悠閑的生活。我渴望每天有著大把的時間讀書,寫作,和朋友們交往,喝酒,品茶,聽音樂,旅行,聊天等等。我也向往著“采菊東蘺下,悠然看南山”那種自由自在的境界。然而這簡單的幸福,在如今浮燥的生活里,卻有很多人不能擁有。
很多人也許看過這樣一段對話,那是在沙灘上,一個記者和一個青年的對話。記者對青年說:你這樣年輕,應該去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而不是在這里曬太陽。青年:我為什么要那樣做?記者:那樣你可以掙很多錢,有一個美好的前程。青年:我要那些有什么用?記者:那你就可以在沙灘上舒服地曬太陽了。青年:我現在不已經在沙灘上曬太陽嗎?這是一段很有趣的對話,這段對話的寓意似乎是告訴人們要學會及時休閑,而不必為生活所累。
但我看了以后,心里卻有了不同的領悟。我一直認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人,一定有著不同的心情。因為無論是誰,要想在沙灘上悠閑地享受陽光,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衣食無憂;二是與世無爭。
因為,當人們要為起碼的生存條件而辛苦勞作的時候,他就不能悠閑地在沙灘上曬著太陽。如果說當你已經達到了不必為生存而掙扎時,但你內心深處的欲望還在束縛你,還在引誘你,那你也不能在沙灘上悠閑地曬著太陽。-在一個人的世界里,你可以自由地思想,自由地想象,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但你是一個社會人,在紛繁的社會里,你就得與他人打交道,你也無法擺脫各種枷鎖的束縛。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心中的欲望象蛇一樣在時時誘惑著人們,讓人們浮燥的心靈一刻不能安寧。
在平淡的生活中,我敬佩那些追求悠閑生活的人,我崇拜已經擁有悠閑生活的人。但是在我的眼中,這樣的人并不多。從叔本華,尼采開始,到后現代思想家,他們的思想核心就是追求的人的徹底自由精神。在這種思想里,我隱約地看到了人生的桃花源。從而也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的欲望再高,他能睡的只能是一張床,吃的只能是一個人的飯量。
正是這種精神,每天在洗滌著我的靈魂,讓我一步步走進那明媚的沙灘上的陽光。我知道,只有在這種悠然,從容和淡定繪就的人生佳景中,你才能真正品味手中那杯溫熱的下午茶。
發掘文學新星、培育潛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時代作家》的擔當。
投稿須知:
一、欄目設置為詩歌陣地、美文視線、小說在線、散文詩苑等欄目。
四、來稿請以正文加附件形式發送,務必注明作者簡介、詳細通聯和本人照片一張。投稿郵箱:ludongwenxu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