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社會,出家人是不能結婚的。不僅和尚需要恪守清規戒律,而且尼姑也需要安分守己。可就有一些比較另類的男人,偏偏喜歡上了尼姑。比如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就是這樣。而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則是南宋狀元和才女尼姑的故事。
張孝祥,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也是主戰派人物。紹興二十四年,23歲的張孝祥參加廷試高中狀元。原本此次科舉由秦檜把持,狀元的人選也被確定為秦檜之孫秦塤。但宋高宗的干預,讓事件發生了變化,張孝祥也變成了科舉第一人。
張孝祥進入仕途后,很快便站在了主戰派一方。他一方面上書為岳飛鳴冤,另一方面又拒絕了秦檜黨羽曹泳的提親,因此得罪了秦檜一黨。為此,張孝祥的父親被秦檜陷害入獄,他本人也遭牽連受害。但好在秦檜不久身死,張孝祥父子也渡過了那段艱難歲月。
他在前往臨江縣赴任時,曾客居青石鎮山麓的女貞庵,準備歇息兩天再走。當時正值初秋時節,入夜后月白風清,張孝祥信步游走于閑庭花間。正在這時,他聽到假山后傳來了錚錚琮琮的琴聲。張孝祥循聲而去,只見一妙齡女尼在焚香彈琴,宛如從天而降的仙子。如此良辰美景,皓月佳人,讓張孝祥不免詩興大發,開口吟誦道:“誤入蓬萊仙洞里,松蔭禪房睹嬋娟,花樣年華最堪憐;瑤琴橫幾上,妙手拂心弦。云鎖洞房歸去晚,月華冷氣侵高堂,覺來猶自惜余香;有心歸洛浦,無計到巫山。”
那位名叫陳妙常的女尼,本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只因家中變故才出家為尼。乍見此人,他便以艷詞調戲,不免心生反感。于是當即回到:“清凈堂前不卷簾,景幽然;湖花野草漫連天,莫胡言。獨坐黃昏誰是伴,一爐煙,閑來月下理琴弦,小神仙。”張孝祥聽到女尼的回詞,不免心生尷尬,也感覺到了自己的孟浪,便告辭了。
后來張孝祥將此事告知了朋友潘必正。潘必正也是有名的才子,對那女尼生也出幾分興趣。最后他以真心感動了陳妙常,陳妙常便還俗嫁給了他。而陳妙常那首詞牌名為《楊柳枝》的詞也被收入了《全宋詞》,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