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名醫驗案精選----柴胡桂枝干姜湯》
一、腹脹(慢性乙型肝炎)
劉渡舟醫案:劉某某,男,54歲。患乙型肝炎,然其身體平穩而無所苦。最近突發腹脹,午后與夜晚必定發作。發時坐臥不安,痛苦萬分。余會診經其處,其家小懇請順路一診。患者一手指其腹日:我無病可講,就是夜晚腹脹,氣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問其治療,則稱中、西藥服之無算,皆無效可言。問其大便則溏薄不成形,每日兩三行。凡大便頻數,則夜晚腹脹必然加劇。小便短少'右脅作痛,控引肩背疫楚不堪。切其脈弦而緩,視其舌淡嫩而苔白滑。劉老日:仲景謂“太陰之為病,腹滿,食不下,自利益甚’’。故凡下利腹滿不渴者,屬太陰也。陰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則發作。脈緩屬太陰,而脈弦又屬肝膽。膽脈行于兩側,故見脅痛控肩背也。然太陰病之腹滿,臨床不鮮見之,而如此證之嚴重,得非肝膽氣機疏泄不利,六腑升降失司所致歟?劉老審證嚴密,瞻前顧后,肝脾并治,選用《傷寒論》的“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16克,桂枝1O克,干姜12克,牡蠣30克(先煎),花粉10克,黃芩4克,炙甘草1O克。此方僅服1劑,則夜晚腹脹減半,3劑后腹脹全消,而下利亦止。
按語:在乙肝等慢性肝膽病疾患中,由于長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膽之藥.往往造成脾氣虛寒的情況。此時用本方疏利肝膽,兼溫太陰虛寒正為相宜。本方的黃芩用量要少,干姜的劑量稍大。尿少加茯苓,體虛加黨參,此方為劉老治療肝炎疾患的常用之方。
二、胃脘痛(胃下垂)
龔明禮醫案:祁某,女,61歲,1983年5月2 6日診。胃脘疼痛已有一年余,某醫院診斷為“胃下垂”。近一月來疼痛加劇,伴神疲乏力,納少泛惡,口臭口干,胃脘部有振水音,。心煩,大便時溏,舌邊尖紅苔薄白,脈細軟無力。此屬熱郁肝膽,脾氣虛憊,運化無權,水飲停聚胃中。治宜清利肝膽,溫脾化飲,方擬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柴胡10克,黃芩6克,干姜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牡蠣12克,天花粉12克,茯苓1O克。上方共進3劑,胃痛已減,El臭已愈,但出現腹中雷鳴。此為肝郁漸疏,脾氣已運,上方加黃芪12克,服1O劑,諸證果愈。
按語:口臭、口干、心煩、舌邊尖紅,肝膽有熱也;神疲納呆,大便時溏,脈細無力,脾寒也。膽熱脾寒,氣機不利,津凝不滋,則胃脘疼痛,且有振水音。治宜清利肝膽,溫脾化飲,本方正與之相合,加茯苓者,以加強化飲利濕之功
三、咳嗽(慢性支氣管炎)
楊秀俊醫案:朱某某,男,59歲,1984年2月15日初診。患者自述三年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近日因情志不暢,咳嗽增劇。數醫診治,累服中西藥未效,故轉求醫于吾。證見:咳嗽痰多,胸脅滿悶不適,噯氣納呆,舌質淡紅、苔薄膩微黃,脈弦。細揣其癥,其起因固然是木郁不舒,條達功能失職。然“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且“脾為生痰之源”,痰隨肝氣上逆于肺,則嗆而咳。治宜疏肝健脾,化痰止咳。投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處方:柴胡、桂枝、半夏、栝蔞仁(打碎)、枳殼、花粉各9克,生牡蠣(捫卒)1 2克,黃芩、炙甘草各6克,干姜4.5克。三劑,水煎服。
2月18日復診:咳嗽痰量減少。胸脅滿悶等癥均減輕,舌苔白微膩,脈滑。藥中病機,續擬上方去花粉加陳皮9克,3劑。2月21日三診:食欲增加,微有咳嗽、痰少,余癥消失。后以香砂六君子丸、尖化合冬散等調理善后以鞏固療效。隨訪一年未見復發。
按語:本案咳嗽乃肝、脾、肺三臟同時受累,然其本在肝、脾,其標在肺。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治療,使肝郁得舒,脾濕得化,肺氣復其清肅,咳嗽痊愈。
四、心悸(竇性心動過速)
陳津生醫案:康某某,男,20歲,1984年11月13日就診。觀其形瘦、顴紅、唇燥,謂半年來胸悶、心悸,甚則左乳下其動應衣,每入夜即身冷寒戰,至子時以后汗出身熱而寒解,晝日無寒熱,伴脘痞,納呆,口干等證。脈弦細疾數。舌紅、舌體略胖,苔薄白。(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投柴胡桂姜湯加味:柴胡25克,桂枝1O克,花粉15克,黃芩1O克,干姜1O克,龍牡各25克,五味子12克,炙草1O克,3劑。11月1 6日復診,夜間寒熱已止,胸悶心悸大減,納增,脈轉和緩,上方用量減半,繼服3劑而愈。
按語:仲景謂該方可治“心煩”一證,據陳氏經驗,本方用于治療竇性心動過速、室性期前收縮等心律失常伴有少陽證候者有特效。本案心悸見有夜間寒熱,即屬少陽證,故投柴胡桂枝干姜湯應手而愈。
五、眩暈
陳津生醫案:衡某,女,65歲,1987年6月4日就診。自述:眩暈已有數年之久,時輕時重,甚則必平臥,緩則雖可坐立,但步履維艱。伴惡寒、無汗、面赤、胸悶、煩躁、納呆、失眠、乏力等證。舌略紅,苔薄白,舌心少苔,脈弦細數。予柴胡桂姜湯合甘麥大棗湯,3劑。6月7日復診:前方不效,諸證如故。再詳審諸證,仍應用柴胡桂姜湯,并遵原方之量:柴胡25克,桂枝1O克,干姜1O克,花粉12克,黃芩1O克,牡蠣6克,炙草6克,3劑。該方僅服1劑,眩暈即止。3劑畢,納增,眠好,精神轉佳,行走自如,惟微覺胸悶。繼予原方,連服1O余劑,以為善后。
按語:日人矢數道明《漢方辨證治療學》認為,本方屬“氣水,可治療各種氣水失調之證。本案眩暈即是氣水失調之主要證狀。臨床上這類眩暈多有精神因素刺激,或處于更年期,柴胡桂枝干姜湯具有調和陰陽,解郁散飲之功,對這類眩暈有較好療效。
六、壯熱(風濕熱)
符友豐醫案:李某某,女,24歲,某院住院病人,病歷號:2622207。1979—3—26會診。患者因發熱身痛,胸脅不利,不敢喘氣,于3月12日往某院門診,經服用感冒水、注射青霉素等治療未效。先后于3月1 9日、3月20日兩次前往復診。經中藥、抗菌素等治療,體溫由39C以上一度降至38~C以下。后因洗澡,體溫再度升高。3月21日中午,體溫達39.6~C,遂經急診收住院。體檢除左鼻腔、咽部充血,鼻塞,血壓140/70mmHg,余未見異常。入院后查血象為:白血球總數2 2800/mm3,中性球8 9%。血溶5 5mm/小時;抗鏈球菌“O”1"800。血培養、“OT?試驗、肥達氏反應、瘧原蟲、狼瘡細胞、類風濕因子等無陽性所見。超聲波探查、X線診斷未見異常,心電圖有T波改變。診為“風濕熱”。入院后經抗菌素(靜滴)、補液、服解熱鎮痛藥未能控制體溫而申請會診。扼要介紹病情如上。
患者神清合作,自訴寒熱身痛、膝膝關節疼痛已兩周。發熱以午后為甚,凡覺左胸前悸動數下,旋即體溫升高。時感胸脅滿悶,目眩煩心,咽干口苦,不嘔而渴,小便微黃不利·發熱時汗出限于頭部。脈象弦數,舌苔白,中心微黃,舌邊紅而舌面少津。病在半表半里,表未解而水飲內結,擬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之,方用:柴胡10g,桂枝3g,干姜2g,天花粉5g,黃芩4g,牡蠣3g,生甘草2g,2劑,水煎服,日兩次。
患者于當日下午五時許服藥,正值惡寒發熱之際。藥后自覺微煩,繼而汗出熱解。次日即感身痛大減,午后體溫3 7.5~C,惟先感兩手發涼,胸悶,時有鼻塞,家屬見其口唇呈紫紺色。午后照例服第2劑湯藥。忽于午夜11時許惡寒,繼而寒戰,測體溫為40.5~C。旋即大汗、口渴,汗出蒸蒸直至達旦,身始涼而手亦溫,口唇轉紅,神倦欲眠。測得體溫37.2℃。自此壯熱遂除,復查心電圖、血象亦趨正常。僅偶感鼻塞,微感胸悶,遂于上方略加瓜蔞皮10g、郁金6g,數劑而愈。
按語:本案初系感邪發熱,但有胸悶悸動之水飲內結證,醫者但知清熱,用石膏、元參等品涼遏,熱雖暫緩而飲邪不除,復因入浴感濕,終成燎原之勢,身痛寒熱,日久不解。據其胸脅滿,小便不利,渴而不嘔,頭汗寒熱等癥而投柴胡桂枝干姜湯,正切病機,果兩投而愈。
戰汗為內邪外達之常見途徑,葉天士云:“若有邪始終在氣分流連者,可冀戰汗透邪。本案戰汗之時,恰值午夜子分,陰盡陽動之際,頗有深義。據符氏經驗,此方用于遷延日久發熱多例,恒多有驗,但要注意用量,除柴胡外,其余藥物用量極輕,一是顧及患者已有內熱津傷之象,二是兼顧仲景原方比例。可供臨床參考。
七、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
陳津生醫案:張某某,女,24歲,1985年1月25日就診。西醫診為泌尿系感染,經抗菌治療,以及服用清利濕熱之中藥湯劑一月有余,現仍小便不利,頻數而微痛,微有寒熱,心悸時作,大便溏軟,納呆,舌質略紅,有散在瘀點,苔薄白,脈弦細。擬用柴胡桂姜湯加味:柴胡25克,桂枝1O克,干姜1O克,牡蠣25克,花粉1O克,黃芩1O克,炙草6克,五味子1O克,烏藥1O克,3劑。服畢,尿通暢,寒熱、心悸均止,大便亦成形。
按語:柴胡桂枝干姜湯具有利尿、通淋作用,據報道,可用于伴有寒熱的泌尿系感染、腎炎、老年尿閉等證
八、口吃
吉益南涯醫案:一人居恒口吃,謁先生日:仆患口吃已久,自知非普通醫藥可效,特來求先生,幸勿以為罪也。先生問曰:其吃日日相同否?士日:否,時有劇易。若心氣不了了時,則必甚。先生日。可。乃診之。心胸之下,無力,胸腹動甚。因與柴胡姜桂湯。告之曰:服之勿惰。士受劑,去后,貽書謝日:積年之病,全得復原矣。
按語:治療機理不明,值得進一步研究。
九、乳癬(乳核)
喬保鈞醫案:王某某,女,39歲,1975年3月21日就診。自述乳房脹悶不適已半年余,近一個月來發現乳房有腫塊,經前乳房脹痛加劇'腫塊明顯脹大,經后乳房脹痛減輕,腫塊明顯縮小。并隨情緒郁悶而加重。伴胸脅脹滿,口苦,咽干。六脈弦滑,舌體偏胖,苔白有津。檢查乳房左上方有一腫塊如核桃大,觸之堅韌,略有痛感,推之可移'但邊界不清,周圍還有數個黃豆大小腫塊。兩腋下淋巴結不腫大。證屬肝郁氣滯,痰濕凝結。治宜疏肝清熱,溫化痰濕,軟堅散結。方宗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黃芩各9克,桂枝、干姜各4.5克,天花粉21克,生牡蠣15克 炙甘草9克,每日1劑,水煎服。服上方20劑后,兩側乳房腫塊全消,自覺癥狀消失而痊愈。3年后隨訪,未有復發。
按語:乳癖一證多因思慮傷脾,郁怒傷肝,以致氣滯痰凝而成,其形如梅李、雞卵或成結節狀,醫治多以疏肝之柴胡、逍遙輩。本案乃樞機不利為本,痰濕凝結為標,故投柴胡桂枝干姜湯以疏利肝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