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飯是陜西特色的一種小吃,就是用各種菜蔬和以干面粉,蒸而食之。按陜西人發音,稱之為美飯,至于怎么個美法兒,看了俺今天的介紹,也趁著白蒿剛剛冒芽的季節,試著給家人或者朋友做一回,就明白為什么它會成為百姓飯桌上的一道春季時令美味啦~~
槐花、榆錢兒、白蒿、薺薺菜、萵筍葉子、芹菜等均是做麥飯的上上之選,用野菜的蒸出來的麥飯,口感令人回味、營養也更加豐富。
鄉間有俚語三月三,野菜賽靈丹,田野里、阡陌間,挎著小籃兒、提著小鏟兒,皆是奔野菜而來。野菜們經過一個冬天的雨露滋潤、地氣溫暖,這些草根們槐花、榆錢兒在枝頭次第開放,白蒿、薺薺菜在田里探頭探腦,新鮮萵筍、芹菜陸續上市,就意味著吃麥飯的最佳時令到了!
個人認為在所有麥飯中,最好吃的要屬槐花麥飯和白蒿麥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陜西特色白蒿麥飯。
先來認識一下白蒿吧!
白蒿,大名叫茵陳,據《本草綱目》記載:其味苦、平、微寒,無毒。主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還可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降低頭熱,去伏瘕。通關節,去滯熱和傷寒。說明白蒿的藥用價值是對人體肝臟很有好處,有護肝補肝的作用。
把白蒿洗凈晾干,當茶葉用,每次沖水喝,還可以解酒。對身患肝炎的人,多喝白蒿水,據說效果還不錯。其中更為值得一提的就是用現代科技手段從黃花蒿中制取的青蒿素,對治療瘧疾有特效。可見白蒿不僅是一種野菜,也是一味天然良藥。
蒿類有兩種,一種是翠綠發青的,叫青蒿;一種是暗綠發灰的,叫灰蒿。瘟黃病病人要吃這種顏色發灰的灰蒿才有效。
灰白色菊花狀,有一種淡淡的類似菊花味道的芳香。生的白蒿,有的人覺得味道聞不習慣,蒸熟后,基本就沒有什么難以接受的味道了。
先將白蒿擇凈、洗凈,不必徹底涼干,趁著葉子上的水分,剛好伴進白面粉,只要用面一裹,拌勻,(小貼士:為了蒸出的麥飯碧綠通透,再少加一點點堿,一定不能加多喲,加多就苦了!)等鍋燒得上汽了,面裹的少的話,蒸個5、6分鐘就好了。
這種調和水也非常簡單,就是蒜泥加上一些醬油、鹽、醋,但是它就是提味兒,特別是那蒜味兒,新蒜最好,細細剁碎了,再掰幾段干辣子皮,熱油呲啦!那么一下,本來只有敦厚鮮嫩的麥飯,經它一點化,一下子便有了精神氣兒般,滋味各自悠長、綿延起來
三月茵陳四月蒿,這種灰蒿必須在清明前后二三月天氣、萬物生發三寸長短時采摘才有效,而一過三月進入初夏,萬物發葉生枝,力量分散,就沒有藥效了。
大家抓緊時間吃吧,錯過一季,便錯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