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普通人如何做才實現財富自由?
說到變富這件事兒,很多人會習慣性的把富人賺錢的本質,歸結到富人擁有更多的錢、資源和人脈。
其實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的核心是:富人發財靠杠桿,窮人糊口靠賣命。
我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你跟他的起點可能差不多,但幾年沒見,他突然間就發了大財。
不管他是靠啥發的財,你仔細扒拉,成功的關鍵,都是他借助了某個杠桿,快速撬動起了巨額財富。
要不然,靠他自己賣命,就是累死也賺不到那些錢。
而你呢,活的還跟個游戲NPC一樣,每天上班、下班、加班,刷劇、打游戲、睡覺。世界不管多么繁華熱鬧,跟你都沒有任何關系。你的存在只是為了服務那些有資格游戲人生的人。
關鍵是如此單調的活法,你還活得很累,累得跟狗一樣。不對,現在人比狗累多了。你活的還不如狗。
為啥你會累呢?就是因為你不懂得用杠桿,永遠想著靠壓榨自己的時間跟精力來賺錢。
可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不管咋壓榨,上限就是24個小時,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后面就算想壓榨,身體也扛不住啊。
到了那個時候,你又正好上有老下有小,你不更賣命還不行,但不管你咋拼命,最好的結果只是勉強糊口罷了。
這就是大多數窮人一輩子的宿命。
要想擺脫這種宿命,就必須學會杠桿思維,抓住一次發財的機會,用好杠杠,短時間就能實現財富自由。
所以,這期視頻一定要耐心看完,能不能翻身,就看這一把了。
對于普通人來說,最好用的財富杠桿,其實就三個。
第一個杠桿:人力杠桿。
剛剛說了啊,人一天只有24個小時,你一個人不管多能干,上限就是24小時,但是,你可以去想辦法利用別人的24小時,幫你賺錢。
比如,你是個木匠,一個人一天只能做一套家具,招十個人是不是就可以做十套。道理很簡單,但很多人在這上面很容易糾結。
我之前帶銷售團隊,最頭疼的就是說服銷冠帶團隊,因為銷冠的收入雖然很高,但也是最忙的,基本上沒啥時間操心別人的事。
如果你讓他帶團隊,他就必須分出精力,來幫手下談單、分析客戶,可如果幫了手下,他就沒時間去做自己的業績,到最后一算賬,可能收入還不如之前高。
所以,很多銷冠就不樂意當領導,寧愿自己單干。
技術團隊的人,在這個問題更明顯,技術人員本身就不太樂意跟人打交道,很多人寧愿一輩子單打獨斗,走專家路線,也不愿意成為領導層。
這里面,有性格原因,更多的還是個人眼界和認知問題。
我還是那句話,人生發財靠杠桿,如果你只知道壓榨自己的時間,你的賺錢之路大概是到頭了,而且以后一定會走下坡路。
要想往上走,就必須利用好人力杠杠。
創業也是一樣,一般人的創業路線,一開始肯定是啥事都親力親為,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八塊干活,很快你就會意識到這樣不行,精力跟不上不說,也做不出業績。
于是,你開始招人,把一些不重要的工作分出去,但自己還是公司最大的業務員,干最累的活,抗最大的壓力。
很顯然,這樣還是走不長遠。
所以,我做咨詢的時候,判斷一家公司能不能走的遠,不看業績,就看老板有沒有解放,有沒有時間出去玩。
一個不能支配自己時間的老板,公司肯定還是處于命懸一線的狀態,啥時候老板干不動了,這家公司就黃了。
而你看那些成熟的公司,別說老板沒了,就是公司被收購了,資方換掉了整個高管團隊,人家公司還是照樣玩得轉,這才是良性的。
因此,用好人力杠桿的最終目的,就是把自己徹底的解放出來,花錢買別人的時間。
說到花錢,這就需要第二個杠杠,資金杠桿。
可一說到錢,應該是普通人創業最頭疼的事了,沒錢呀,借都不知道找誰借,窮人的周圍全是窮人。
如果你也這樣想,恭喜你,你絕對會窮的很穩定。
都說了要玩資金杠桿,沒有杠桿,誰給你資金呀。
說一個我朋友的真實案例。
我朋友算是標準的窮人,家里往上翻三輩都是種地的,又是外來戶,在老家也沒啥親戚。
但他愣是靠玩杠桿,一年就搞到了1千多萬。
整個過程并不復雜,他最早在小貸公司上班,認識了一幫搞貸款的人,這里面也有做民間借貸的。
當時,他主要搞房車抵押業務,這種業務大家應該很熟悉,你不管去那兒貸款,人家都會問,你有沒有抵押物,最好的抵押物就是房車。
我這朋友真正厲害的地方是,他通過車抵押,認識了一幫搞法拍車的,具體的細節我就不多說了,說多了容易踩縫紉機。
大概邏輯是,他能搞到低于市場價的豪車,手續也是合法合規的。
價格低,銷售當然不愁。
可問題是,剛說了,這家伙是個窮光蛋啊,豪車一輛起步大幾十萬,三五臺車就需要幾百萬,他到哪去弄這么多錢呀。
找借貸公司拿錢,正規一點的走不通,他就找民間借貸,反正有車在,借貸公司也不怕。借完民間借貸以后呢,他又找周圍的朋友借。
人心是很微妙的,你窮的時候,別人有錢也不會借你。但你要是有錢了,你越不缺錢,別人就越想把錢借給你。
而且我這個朋友,還有個特點,出手極為大方,請客吃飯按摩都是小意思,拿誰的錢,哪怕用一兩天,都會給高利息。
就這樣,很快他在朋友圈就傳出了名號,有些不認識的人,都會通過一層層朋友關系,把錢借給他。
最多的時候,他每天賬戶上趴著上千萬。
所以,做生意千萬別說你借不到錢,最傻的,就是自己辛苦攢錢創業,攢了好幾年,一旦創業失敗,一夜回到解放前。
然后是找親戚朋友借,花光父母的棺材本錢,賠一次家都不敢回。
聰明的人,會找客戶借,比如用第一家店的預收款,開第二家店。或者找投資人,拿未來的股權分紅,換現在的真金白銀,就算是賠了,頂多被投資人懟幾句。
說到投資人,很多人會說,我周圍也沒啥資源呀,我找不到投資人。
不是找不到,是你不會用第三個杠桿:資源杠桿。
想用好資源杠桿,首先要盤點自己的資源。
因為做生意,說到底,就是資源變現,你啥資源沒有,做個屁生意呀,而資源大概分成政商學媒資五類。
政就是政府關系,在中國做生意,可以遠離政治,但一定要親近政府,好處,懂得都懂,我就不多說了,至于你有沒有這方面的資源,把親朋好友的社會關系拉出來盤一盤,多少都能找到一些廟堂之內的。
商,就是商業關系,多數人創業,就是從打工開始,一點點積累自己的商業關系,等時機成熟了,順利起家。
學,就是學校研究方面的關系,有技術需要的行業,對這事兒應該有感知,我有個客戶賣速食泡饃,憑啥能做到行業老大,靠的就是當年用了某個高校教授的科研成果,形成的產品壁壘。
媒,就是媒體關系,不說傳統媒體了,就是在抖音上,你有幾個百萬粉的朋友,他們幫你聯動一下,你也比一般人漲粉要快得多。
最后說資,就是資本,互聯網最火的那幾年,只要你是大廠出來的,投資人會根據職位給你天使投,你不要都不行。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想,我盤了一下,政商學媒資,愣是一個能打的也沒有呀。
沒關系,自己沒有資源,就要懂得借勢。
啥叫借勢呢?還記得早些年的快手,特別流行打榜導粉嗎,比如你是個新人,半天起不來流量,但又想快速漲粉變現。
很簡單,你看誰的人氣高,你晚上就給他刷禮物,砸個幾十萬,只要當上榜一,主播說一聲,來給榜一大哥點點關注,立馬你就能漲粉幾十萬。
這就叫借勢,現在抖音也是這么個玩法,你看大主播之間,經常互動連麥,動不動還互懟一下,制造點話題。
說白了,這不就是互相借勢,互相引流嗎?
越厲害的高手越會借勢,不說別人了,劉強東娶了奶茶妹,一年為京東省了多少廣告費?從這個角度說,東哥是不是借了自己老婆的勢。
所以,資源杠桿,絕對不是你自己苦哈哈的攢資源,而是琢磨怎么能利用現有的資源,把它當成一個杠杠,去撬動更大的資源。
最后,我多說一句,如果你覺得現在活的很累,還賺不到錢,大概率是,進入了窮人越努力越窮的死循環。
這個時候,不是要更加的拼命努力,而要停下來,琢磨琢磨,你努力的方式是不是錯了。
如果你已經意識到自己錯了,那就趕緊轉換一下思路,學習富人的杠桿思維,學會用人力杠桿、資金杠桿和資源杠桿,來快速實現財富變現。
當你把這些都玩轉了,你會發現,這個時候財富運行的規律,就是:富在術數,不在勞身;利在勢居,不在力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