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啦 西安旅行必去景點有多少
最近,總有來西安旅行的微博網友私信問我:西安旅游必去那些地方!為了不一一回復來西安旅游的朋友,就給大家大概總結一下,來西安旅行的必去景點吧!供博友自己選擇!
景點排名不分先后: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呵呵!
第一個推薦景點:【 西安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西安市臨潼區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俗稱兵馬俑、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這里出土了一千多個士兵陶俑,每個表情姿態各不相同。站在龐大的地下軍陣前,你會感覺到兩千年前始皇帝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的非凡氣勢。修筑時間長達38年秦始皇嬴政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園,常年征用數十萬民夫,耗損了大量的國力,修筑時間長達38年。1974年春,因當地農民打井挖出陶制武士頭,兵馬俑得以重見天日,目前共發掘出三個坑。
【看點:】
·舉世無雙的軍陣,千人千面的陶俑,兩千年來一直守衛著秦始皇。
第二個推薦景點:【西安臨潼華清池】西安市臨潼區
華清池自古就是溫泉沐浴勝地,唐玄宗時是皇家和王公大臣的洗浴地,“溫泉水滑洗凝脂”,就是楊貴妃在這里沐浴的寫照。如今這里保存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御用湯池。此外,這里還是西安事變的發生地。
【看點:】
·唐玄宗和楊貴妃恩愛共浴的地方,也是“西安事變”的發生地。
山水實景表演《長恨歌》
第三個推薦景點:【西安臨潼驪山】西安市臨潼區
驪山位于西安市臨潼區,毗鄰華清池,如今兩個景點已經合并。驪山樹木茂盛,自古就是游覽勝地。山中分為東,西繡嶺,西繡嶺集中了驪山的大部分景點,其中包括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和西安事變中的“兵諫亭”。
【看點:】
·在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和西安事變的“兵諫亭”內,評古論今。
第四個推薦景點:【陜西省歷史博物館】西安市雁塔區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了解古代中國光輝文明的好地方。館內藏有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歷代陶俑、漢唐的金銀器具和唐墓壁畫等珍品文物,而且大多為漢、唐盛世時期的珍寶,其中不乏國家禁止出境的精品。三大藏品,禁止出境館藏中的獸首瑪瑙杯、舞馬銜杯紋銀壺和“皇后之璽”,是國家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要想看這些,只能來陜博。鑲金獸首瑪瑙杯,是目前發現的唯一的唐朝俏色玉雕,以一塊罕見的五彩纏絲瑪瑙雕琢而成;而舞馬銜杯紋銀壺,見證了唐朝興衰,壺身工藝精巧,凸紋為舞馬銜杯乃宮廷的經典娛樂節目;“皇后之璽”,是至今所見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疑為劉邦之妻呂雉皇后所有)。
【看點:】
·擁有眾多古代中國鼎盛時期的文物,件件都是中華文明的珍寶。
第五個推薦景點:【西安博物院】西安市
西安博物院位于薦福寺院內。通過院內的主題陳列 “古都西安”,你能了解到西安千年的建都歷史和都城發展史。院內還有從周至明清各個朝代的西安城的“城郭模型”,能夠看出歷代都城的規模、布局和當時的生活狀況。博物院還收藏了眾多西安地區各時代的文物,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漢、唐等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其中不乏精品文物,如:唐代“三彩誕馬”,采用了無鞍無韁的造型,體現了唐代自由不羈的社會風尚;帶蓮瓣紋的底座與塔式蓋罐相配的唐代“三彩蓮瓣器座”,具有明顯的佛教含義;西漢文物“蒜頭壺”,是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起源于關中,后隨著秦的統一戰爭傳播到各地,到了西漢中期,蒜頭壺基本消失。此外,博物院還有專題陳列,如:佛教造像藝術、古代書畫、玉器、以“顆栗大千”為題的印章等等。博物院與小雁塔同處一院。
【看點:】
·參觀陳列“古都西安”和城廓模型,了解十三朝古都的發展過程。
第六個推薦景點:【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西安市 雁塔區
大雁塔,位于市區南部大慈恩寺內。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內最宏麗的皇家寺院,建于唐太宗時期,是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而建,并由西行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擔任“首任主持”。期間,法師督造了大雁塔。玄奘法師在大慈恩寺翻譯佛經、弘揚佛法11年,并創立了佛教的“相唯識宗”,使大慈恩寺成為唯識宗(又稱“法相宗”)祖庭。期間,為供奉從印度請回的經像和舍利,法師親自督造修建了大雁塔。如今的大慈恩寺,是明代在原寺院“西塔院”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現存的殿堂則多是清代建筑。寺院內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依次是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其中,大雁塔內和玄奘三藏院分別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師的頂骨,是大慈恩寺的“鎮寺之寶”。寺院中軸線以東是塔園,園內的塔林,共有舍利塔九座,供奉著自清代以來本寺九位高僧的舍利子。
【看點:】
·西安的象征,玄奘法師督造,收藏了法師的頂骨舍利子。
登大雁塔,俯瞰大雁塔全景
第七個推薦景點:【西安大唐芙蓉園】西安市雁塔區
位于大雁塔東南側的大唐芙蓉園,建于原唐代皇家芙蓉園遺址上。如今這里擁有國內最大的仿唐建筑群,來到這里,觀賞恢弘的仿唐建筑,欣賞燈光襯托下的美景,還可以觀看具有盛唐風情的歌舞《夢回大唐》。園區分為多個區域大唐芙蓉園以芙蓉湖為地理中心,紫云樓、陸羽茶社、鳳鳴九天劇院等眾多景點,環繞分布在湖的四周。整個園區又分為十二個文化主題區域,從帝王、詩歌、民間、飲食、歌舞特色等各方面,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園中的夜景,也是極具璀璨色彩。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游歷于燈火輝煌中的唐文化長廊、芳林苑、紫云樓等地,處處燦爛奪目,在月色和燈光的映襯下,大唐芙蓉園更顯高雅之美。有各種精彩的演出節目園區內還會上演各精彩節目,包括祈天鼓舞、“教坊樂舞”宮廷演出、“艷影霓裳”服飾表演等。每晚在紫云樓北廣場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電影,將帶給你全新的立體震撼。而在鳳鳴九天劇院上演的大型舞劇《夢回大唐》,更是一臺集盛唐風情、歌舞精粹于一體的樂舞表演。
【看點:】
·在昔日的皇家御苑內,感受盛唐輝煌的盛世氣象和璀璨的華美夜景。
第八個推薦景點:【西安曲江海洋極地公園】 西安市雁塔區
來曲江海洋極地公園,觀看海洋生物和它們的各種表演。在海洋館內,能夠觀賞到有美麗的熱帶魚和鱷魚表演和人魚表演;極地館每天下午有精彩的表演,能看到海豚表演頂球、跳圈以及和馴獸師一起表演火箭飛人等高難度動作。海洋館除了觀賞熱帶魚類,還能看到娃娃魚等兩棲動物。這里的海底隧道是欣賞海洋生物的最佳點,漫步其間,猶如置身海底,色彩斑斕的魚群在頭頂游過。館內還有各種表演可以看,除了鱷魚表演要收費外,其他都是免費的。極地館主要展覽極地生物,共有兩層,一樓可以看動物在水下的生活狀態,二樓可以看它們在陸地上的生活狀態,像企鵝、海豹、北極熊等,都是既會在水下游泳,又會上岸嬉戲的。館內還有極地探險號模擬船體,在工作員的指導下可以與白鯨、海豚親密接觸。
【看點:】
·觀賞呆萌的企鵝、北極熊和海豚表演,還有色彩斑斕的熱帶魚。
第九個推薦景點: 【西安明城墻】西安市
西安城墻,是古都西安的標志性景觀。現存的城墻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墻。城墻總周長約14公里,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包括護城河、角樓等一系列設施。多數游客選擇南門登城目前西安城墻共有八處可以登城,分別是:東門(長樂門)、南門(永寧門)、西門(安定門)、北門(安遠門)、含光門、文昌門、和平門、尚德門,游客可以就近登城。其中南門是西安城的迎賓門,也是游客選擇最多登城的一個門。城墻上騎車,是個不錯的體驗除了步行,在城墻上騎自行車是一種很不錯的游覽方式,在騎行中,你會有一種時光穿越的感覺。
【看點:】
·在六百年歷史的古城墻上,騎騎自行車,俯瞰十三朝古都。
第十個推薦景點: 【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市碑林區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于文昌門附近,館內由碑林、石刻藝術等部分組成,其中由歷代碑石、墓志組成的碑林是館內的亮點,其中包括顏真卿、柳公權、懷素等書法名家的碑刻,還有《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兩塊唐代碑刻。收藏的碑刻中,精品眾多在碑林博物館內,你能夠欣賞到歷朝歷代的碑刻和墓志,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時間跨度長達2000多年。其中的珍品有: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等,是標準的“顏體”;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是“柳體”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懷仁和尚從晉王羲之遺留的墨跡中選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書家懷素的《千字文》,筆意奔放。《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很受歡迎除了書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歡迎就是《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兩塊碑刻。《石臺孝經》,是儒家經典,碑文由兩個皇帝以四種字體書寫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隸書書寫碑文,又以楷書作小字注釋,又在碑刻成后在碑側用行書作批注,而此這塊碑的碑額是由唐肅宗李亨用篆書所寫的。《開成石經》刻成于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共包括詩,書,禮,易,春秋等十二部經書。
【看點;】
·書法愛好者的真愛,能欣賞到顏真卿、柳公權等書法名家的碑刻。
第十一個推薦景點: 【西安市鐘樓】西安市
西安鐘樓,是國內最大、最完整的一座鐘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鐘樓處于西安的中心地帶,是古城的地標之一,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并分別與西安城墻東、南、西、北四門相接。西安的鼓樓,原先在西邊的廣濟街上,隨著城市中心東移,在明神宗萬歷十年(1582年),將鐘樓遷徙到了鼓樓東邊,今天的位置。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風格,下部為磚石結構的正方形基座,頂部為三重四面攢尖頂結構,覆著深綠色琉璃瓦,頂尖用真金鉑包裹。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約6米的門洞,門洞間互通,過去是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會的通道,人流車輛從門洞通過,如今門洞已封閉,周圍建有公路轉盤,地下有專供人行的通道。進入鐘樓的入口就在這地下通道內,有樓梯可盤旋登樓。鐘樓內有一口仿制“景云鐘”,原件鑄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現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里。站在鐘樓上,能夠看到從鐘樓延伸出來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鐘樓周邊西安最繁華的商區
【看點:】
·國內最大的鐘樓,古城的地標之一,西安的城市中心。
第十二個推薦景點: 【西安市鼓樓】西安市
西安鼓樓與鐘樓相望,是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鼓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登上鼓樓,能夠看到一面高1.8米的大鼓,還有24面刻著24節氣的紅鼓,非常有氣勢。此鼓樓內還展覽著明清家具、瓷器和齊白石的書畫。西安鼓樓是全國最大的鼓樓,底部是高大的長方形臺基,臺基辟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南北向門洞。臺基上的樓分上、下二層,頂覆綠色琉璃瓦。鼓樓的南邊有牌匾“文武盛地”;與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牌匾被譽為“中國兩匾”。可惜在動亂的年代被毀,現在看到的是后來仿制的。
【看點:】
·國內最大的鼓樓,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夜景尤其美。
第十三個推薦景點: 【西安市回民街小吃一條街】西安市
回民街不只是一條街,是西安市中心回民聚集區內多條街道的統稱,由北院門、北廣濟街、西羊市、大皮院等街道組成。這里是西安小吃的集中地,作為幾百年歷史的回民區,這里還能感受到濃濃的穆斯林氣息。能吃到幾乎所有的西安小吃這里也稱為“回坊”、“坊上”,在這里你能夠吃到幾乎所有的西安小吃,包括:各種烤肉串、羊肉泡饃、灌湯包子、麻辣羊蹄、水盆羊肉、酸菜炒米、臘牛羊肉、涼皮、羊肉餅、八寶甜稀飯、糊辣湯、蛋花醪糟等等。老字號眾多整個回民街飯館林立,其中不乏被當地人認可的知名門店,如:賈三灌湯包、老鐵家胡辣湯、東南亞甑糕、賈永信臘牛羊肉、老花家臘牛羊肉等。吃飽喝足后,還可以買一些具有當地風味的糕餅、干果、蜜餞等小吃,帶回家送人。濃郁的穆斯林氣息除了美食之外,這里還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回民街區,有著深厚的穆斯林文化氣息。街區內有年代不一的多座清真寺,如:化覺巷大清真寺、廣濟街清真小寺、大學習巷清真寺等。約2萬名回民“依寺而居”,維持著原有的宗教傳統和生活習慣。
【看點:】
·幾百年的回民老街區,濃厚的穆斯林氣息,還有吃不盡的西安美食。
第十四個推薦景點: 【西安市永興坊小吃一條街】西安市
永興坊,原地為唐朝魏征府邸舊址,是西安市為了繼續完善順城巷歷史風貌,充分彰顯古城歷史底蘊,擴大西安知名度和影響力在2007年在原址上建造的,為古城再添了一個'坊'式的精品項目。
【看點:】陜西小吃一條街,小吃涵蓋陜南、陜北、關中特色代表性的美食。
第十五個推薦景點: 【西安市化覺巷大清真寺】西安市
清真寺位于回民街小巷內,始建于唐,清代重修,采用了中國古典建筑風格,處處是飛檐翹角、亭臺樓閣。而在寺內很多木門和磚墻上,能看到不少木雕和磚雕,用伊斯蘭藝術風格的立體手法,刻畫描繪出中式的花草圖案。清真寺面積不大,格局也是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的庭院式,游客沿著中軸線向前方步行游覽即可,非常輕松。寺中的照壁是中軸線的起點,沿著中軸線依次排列著木牌樓、五間樓(二門)、石牌坊、敕修殿(三門)、省心樓、連三門(四門)、鳳凰亭、月臺、禮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禮拜大殿,是寺中最重要的建筑,也是附近回民做禮拜的場所。大殿有著孔雀藍琉璃瓦頂,殿內天棚藻井彩畫非常精美,殿內還有30副高約4米的木板雕刻《古蘭經》。遺憾的是,禮拜大殿是不允許非穆斯林和女性進入的,絕大數游客只能在大殿門口向內張望下。在石牌坊周圍有一塊石碑,上書“道法參天地”幾字,是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手跡;敕修殿的門上有“敕賜禮拜寺”橫匾,是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手書,這些都是書法愛好者不能錯過的。
【看點:】
·唐代清真寺,擁有中國傳統建筑的外觀和伊斯蘭藝術手法的雕刻。
第十六個推薦景點: 【西安市小雁塔(薦福寺)】西安市
小雁塔位于薦福寺內,因為塔形似大雁塔并且小于大雁塔,而得名。與大雁塔的喧囂相比,小雁塔安靜了許多。小雁塔下,露天擺放著不少歷代精美的石佛、石獅、石馬、拴馬樁等石雕,喜歡民俗文物的游客不能錯過。小雁塔建于唐景龍年間(公元707年),是為了安置印度取經歸來的“高僧義凈”翻譯佛經而建。初建時為十五層, 后因遭遇多次地震,現在僅存十三層。塔的內部有木梯,盤旋而上可達塔頂。薦福寺創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原址位于唐長安城開化坊,后被毀,在如今的地址重建。寺內保存有公元1192年(金明昌三年)鑄造的大鐵鐘。在清代,每天清晨這里會敲鐘,這就是著名的“雁塔晨鐘”。
【看點:】
·保存至今的唐代古塔,周邊有不少石獅、石馬、拴馬樁等民間文物。
第十七個推薦景點: 【西安市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安市
唐代的大明宮是長安城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筑群。公園建在大明宮的遺址上,這里有含元殿等宮殿的臺基、墩臺遺址;能欣賞到復原的大明宮微縮景觀。公園分為收費區域免費區。
【看點】:
·穿越千年,回到唐帝國最為輝煌的宮殿群中,感受那個恢弘的時代。
第十八個推薦景點: 【西安市書院門文化街】西安市
書院門步行街,位于古城南城門(永寧門)東側,西面連著南大街,向東的盡頭靠近碑林博物館。明、清兩代陜西的最高學府“關中書院”就位于這條街上。古色古色的街道旁,處處都是字畫店鋪和經營文房四寶的小店。當你從南大街拐到這條街上,會感到忽然間安靜了下來,街道兩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腳下是青石板鋪路,處處都是高大的槐樹。只有五百多米的街道上,集中了上百家店鋪,銷售著全國各大旅游景點都在賣的“紀念品”。
【看點:】
·充滿了書卷氣息的步行街,隨意逛逛,淘幾件書畫或文房四寶。
第十九個推薦景點:【西安市關中民俗博物院】 西安市長安區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位于西安市長安區五臺古鎮。館內收集了歷代的民俗物品,如家具、燈具、年畫、磚雕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搬遷復建的多座明清古民居、戲樓、店鋪和門樓等古建筑,還有幾千根石雕拴馬樁。
【看點:】
·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民居庭院,眾多民俗藏品,上千根清代拴馬樁。
第二十個推薦景點:【西安市藍田白鹿原影視城】 藍田縣
西安市藍田縣境內,距離西安市區約三十公里,是為彰顯西部關中地區的特色地域文化所建立的大型影視城。斥資數十億,占地數萬畝,實為華夏西北地區的一顆璀璨明珠。
【看點:】電影、電視劇《白鹿原》的實景拍攝地。
關中民俗、小吃、大型歷史劇實景表演
第二十一個推薦景點:【西安臨潼秦始皇陵】西安市臨潼區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在中國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而著稱。目前皇陵沒有被挖掘,你可以在陵墓的周邊徘徊思古。事死如事生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完全仿照當時秦國都城咸陽的布局而建造,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征著都城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也就是那個大封土堆,秦始皇的墳丘)位于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約50米。兩千多年的歲月滄桑,皇陵地面上的主要遺跡只剩下那座高大如山的陵冢。
【看點:】
·在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前走走,與始皇帝隔空神交。
第二十二個推薦景點: 【渭南西岳華山】渭南市
“自古華山一條道”。西岳華山,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古稱“天下第一險山”。華山景區面積遼闊,包括主峰景區、西岳廟景區、仙峪景區等,其中主峰景區是華山的核心景區,包括“華山一條路”和東南西北中五大主峰。
【看點:】 “奇險”兩字,是華山風光的精髓。長空棧道,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處,親臨其境者,無不嘆為觀止。當你爬過所有險道山峰,躍上極頂,看到山谷中霧氣升騰、云海翻滾之時,必定會有豪氣沖天、大氣磅礴之感。五大主峰各有特色東峰(朝陽)是看日出的最佳處;西峰(蓮花)兩側狀如蓮花,是傳說中“沉香救母”的地方;南峰(落雁)是華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三峰以下還有中峰(玉女)和北峰(云臺)兩峰。中峰是去其它四峰必經的之地;北峰頂平坦如臺,著名的“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華山還是道教圣地,山上古跡眾多,現存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華山以北7公里處的西岳廟,是古時祭祀西岳華山神的廟宇。
第二十三個推薦景點: 【寶雞太白山】寶雞市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寶雞市眉縣境內,地處秦嶺主峰太白山北麓。園內的太白山是秦嶺山脈的主峰,海拔3767米,山勢雄峻,氣魄雄偉。太白山自然風光秀美,盛夏時節山頂也終年積雪,從關中平原遠眺白雪皚皚,“太白積雪六月天”自古為關中八景之一。
【看點:】
一天走四季,中國南北分界嶺。
秦嶺主峰 。直插云霄太白索道
第二十四個推薦景點: 【寶雞法門寺】寶雞市
法門寺,位于寶雞市扶風縣以北約10公里的法門鎮,始建于東漢末年。這座唐代的“皇家寺廟”,因安置了佛教界至高圣物——佛祖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
【看點:】
·寺中供奉著佛教至高圣物——佛祖釋迦牟尼的“指骨真身舍利”
國內首次發現的皇家御用秘色瓷系列、女皇武則天金裥繡裙、佛教最高法器四股十二環錫杖、 玳瑁開元通寶等。
第二十五個推薦景點: 【咸陽市乾縣乾陵】咸陽市乾縣
乾陵,位于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四面有城墻,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但如今陵園的地面建筑,已經基本蕩然無存了。
【看點:】
·獨一無二的夫妻皇帝合葬陵,埋葬了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
翁仲石像群,闕樓,無字碑,六十一蕃臣像,石獅等。還可以爬上乾陵的北峰,一覽美麗的關中平原。
第二十六個推薦景點: 【咸陽市渭城區 漢陽陵 】咸陽市
漢陽陵,位于西安市北部的咸陽市渭城區,是漢景帝劉啟和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141年)是西漢第四位皇帝。執政期間,他和親匈奴,與民休息, 與其父漢文帝劉恒共同開創“文景之治”,為其子漢武帝劉徹開疆拓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看點:】
·漢景帝的陵墓,能觀賞到上千件陶俑,種類豐富,有武士俑、宮女宦官俑、動物俑等。
·通過玻璃通道和幕墻,近距離接觸地下博物館中的上萬件文物,有種置身于墓中的現場感。
·可以參加模擬的考古實踐,親身體驗考古工作的神秘和成就感。
第二十七個推薦景點: 【咸陽市渭城區 漢陽陵 】咸陽市
茂陵,是西漢時期的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公元前139年-前87年歷時53年建成,是西漢帝陵中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陪葬品最多的一座。陵體高大宏偉,形為方錐,有“東方金字塔”之稱。至今東、西、北三面的土闕猶存,茂陵周邊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陪葬墓20多座,星羅棋布,蔚為壯觀。
【看點:】 在博物館中還能觀賞到國寶級的石刻,尤其是其中“馬踏匈奴”和“躍馬”最為珍貴。“馬踏匈奴”像,馬昂首威然,四蹄穩穩踩在一個匈奴人身上;匈奴人長怒目圓睜,手握弓弩,垂死掙扎。“躍馬”,馬的后身伏地,前向上伸展,馬頸下的石料并沒有精細的鑿去,整體的石塊,更加承托出躍馬靈動之美。
第二十八個推薦景點: 【咸陽市渭城區 昭陵 】咸陽市
昭陵陵園周長60公里,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從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上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發掘了徐懋功、尉遲敬德、程咬金、張士貴、鄭仁泰、長樂公主、韋貴妃等40余座陪葬墓,建成了昭陵博物館。
【看點:】 聞名于世的昭陵六駿。 昭陵獨有的彩繪釉陶和絢麗多彩的唐三彩。張士貴墓出土的貼金彩繪文武官俑被定為國寶級文物。唐墓壁畫陳列室展出諸多出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壁畫,是唐代政治、外交、文化和軍事活動的視覺再現。昭陵碑林始建于1974年,共收集昭陵六駿碑、唐太宗像碑、昭陵圖碑等60余通,多件為國家一級文物。
第二十九個推薦景點: 【咸陽市禮泉 袁家村 】咸陽市禮泉縣
袁家村位于陜西關中平原腹地,距村子一公里便是唐太宗昭陵,周邊還有關中地區帝王諸陵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唐肅宗建陵石刻。袁家村主要分為兩個區,一個是關中民俗,另一個則是農家樂,被稱為“關中印象體驗地”。走進古樸典雅的小巷,兩邊店鋪林立,作坊鱗次櫛比。仿古的油坊、豆腐坊、面坊、茶坊、醋坊等,應有盡有。踩著青石板,欣賞頗具關中風味的明清式建筑,看著布坊中的老人細心的織布,面坊中的工人認真的推著石磨,別有一番風味。
【看點:】
袁家村是個非常愜意的地方,老式建筑改造后的酒店感覺非常小資,匯集了陜西各地的特色小吃
第二十九個推薦景點: 【馬嵬驛民俗文化村】 陜西咸陽興平馬嵬辦事處李家坡村
馬嵬驛民俗文化村位于陜西咸陽興平馬嵬辦事處李家坡村,地處楊貴妃墓--黃山宮景區向西一公里處,依托黃山宮獨特的歷史資源順勢而建,將現代生活與歷史文化完美結合,為馬嵬構筑起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馬嵬驛故址在今陜西省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距離長安(今西安)百余里。相傳馬嵬本為東晉一武官名,因他在此筑城而命名地名。唐時馬嵬驛是西行的第一驛站,民俗文化村建在原址范圍內,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店鋪林立,來到這里你會立刻被古文化的氣息所感染,仿佛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馬嵬驛民俗文化村以古驛站文化為核心,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閑體驗、旅游觀光為一體,主要包括驛站文化廣場、民俗文化展示區、民族小吃文化街、垂釣區、家禽生態養殖區、百果林采摘園等八大功能區。
【看點:】
想必大家都聽過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命路上,被隨軍將士脅迫,勒死楊貴妃的故事,勒死楊貴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咸陽馬嵬驛。 匯集了陜西各地的特色小吃
附加推薦:【西安青龍寺】【西安曲江南湖】【西安大興善寺】【臥龍禪寺】【湘子廟】【五星街天主教堂】【大唐西市】【寒窯遺址公園】【廣仁寺】【西安世博園】【樓觀臺】【都城隍廟】【張學良公館】【楊虎城公館】【八路軍辦事處】【草堂寺】【護國興教寺】【水陸庵】【半坡猿人】【華嚴寺】【香積寺】【秦嶺野生動物園】【罔極寺】【八仙宮】【漢城湖】【興慶宮】【青曲社】【易俗社劇場】【唐樂宮】【德福巷】【西部之光電視塔】【高家大院】等等,景區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