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和副職,這兩者是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關系。領導選拔自己手下人的時候呢,也是非常慎重,肯定得來找一個能夠扶持自己,幫自己做好事情的手下。但是如果手下做不好這三個“頭”,領導就會認為自己手下的副職不會做事,副職當然也永遠無法出頭了。
1.不敢出頭
副職的一個作用就是幫正職領導擋駕,在遇到一些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時候,就要成為第一道屏障,把這些人擋出去。
舉個簡單例子,公司財務部門經常處理些醫藥報銷問題,總有人想要多報銷。財務部有兩個二級經理,一個小王,一個小張。當有人因為想要多報銷的事情,分別找到他們倆商量,他們的處理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小王很堅決,一口咬死就得按照公司的規定來進行,絕不松口,來找小王的人一看對方態度堅決,也只能照章辦事。而小張的處理方式是,借口自己無權決定,需要請示上級領導,擺明了自己不想得罪人。結果,這些想要多占便宜的人都找到上級領導那里去了。上級一看平白無故給他推了這么多人,當然對小張不爽了。最后提拔了誰,大家也心知肚明了。
2.胡亂點頭
很多副職是不敢隨意用權。但是也有不少膽大的副職敢干事,在干事情的時候呢,膽大妄為,沒有請示boss,就自作主張了。
在一個廠子里,有次一個大客戶來談生意,大老板不在,陶副經理負責接待。在會談過程中,大客戶有點咄咄逼人,一直在壓低價格,但是業務量還挺大,陶副經理也沒有考慮太多,在沒有請示老板的情況下,就直接拍板了。等老板回來的時候,發現利潤其實還能夠多爭取點,但是都已經木已成舟了。老板十分生氣,但是念在副總付出也不少,也沒有太過責備,但是后來采取了一系列動作慢慢架空了他。
3.不讓前頭
很多副職犯一個錯誤,就是不愿意讓功。面對榮譽的時候,自己跑前頭,把領導甩后頭。領導喜歡什么樣的副職?能夠幫助自己做出成績的。
前段時間,單位里搞了個創新比賽,部門領導就點名副經理老丁去牽頭做事情。老丁帶著手下人,辛辛苦苦的熬夜、加班處理工作,拿了公司第一名。公司要求老丁寫個材料做分享,結果老丁的工作匯報里面一句未提部門的正領導,倒是把自己的貢獻寫的倒是很詳細。正領導在臺下聽了報告,雖然面不改色,但內心已波濤洶涌。
按說老丁的想法也很簡單,工作都是自己帶頭做的,正領導什么都沒有干,憑什么讓功給他。但是呢,曾國藩說過這么一句話:利可共而不可獨。曾國藩之所以屹立不倒,因為他真正的踐行了這句話。如果他不分功,那么他功高震主,后果可能就是被削甚至被抄家。但是分了功,那好花花轎子人人抬,當然屹立不倒了,成為了清朝的魔力不倒翁。
送大家這么一句話:遇到難事多出頭,正職不在有事也不要亂點頭,榮譽面前讓正職在前頭,除了這三個頭,正職講話多點頭,永遠走在正職后頭,正職安排的事帶個頭,適當的替普通員工出下頭,多和正職碰碰頭,做到這些天塌了也砸不著你的頭,這樣才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