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文化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說法:領導者之所以有領導力,那是因為他有「氣場」。這個「氣場」聽上去很有意思,也挺浪漫,這么一個神秘的東西,但是聽上去,讓人很困惑,到底這個氣場從哪里來,很多人都嘗試著對這個問題來追究它的根源。
刨根究底下來,可能答案是五花八門的,有人說,領導力其實是一種魅力,或是一種人格,一種影響力,一種信用等等,說法不一而足。國內(nèi)、國外對于領導力的定義的確非常之多,非常的不一樣。
有人說,領導力就是影響力,這是一種說法。也有人說,領導力就是設定有價值的目標和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能力。也有人說,領導力就是培養(yǎng)人才的能力。更有意思的一種說法,源自一位名人,他的說法是領導就是要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xiàn)在的地方帶領他們?nèi)サ剿麄儧]去過的地方。這個很有意思,在我看來,這個定義好像更適合導游,導游不是把人帶到一個沒去過的地方嗎?可是導游是一種領導力嗎?
還有一種說法,領導力它就像是美,很難以定義,可是當你看到它的時候,你就知道了,這個說法好像很有藝術(shù)性,很有道理,的確是,到底這個人有沒有領導力,說又說不清楚,可是你看到,就知道他很厲害,他很有領導力,可是這樣的定義,是不是讓人摸不著邊際,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用一句話說,領導力是關于如何激勵追隨者共同超越自我,達成更高目標的這樣一種能力。它也是一種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的人際關系。
我們認為領導力其實講的就是別人為什么要追隨你,別人為什么愿意追隨你。
回答這么一個問題,有五花八門的答案,無外乎把它總結(jié)成三個方面:
第一個層次,領導業(yè)務。別人追著你,跟著你,是因為跟著你有肉吃,什么叫有肉吃呢?就是跟著這么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有業(yè)績,有成果,有結(jié)果,大家跟著他是一個成功的團隊,由勝利走向勝利。
在這個層面上我們需要考慮到領導者是不是能夠帶領大家完成超越,實現(xiàn)它的業(yè)務上的目標。這個層次非常重要,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領導他人。別人跟著你是因為跟著你會有一種歸屬感,因為跟著你的這個團隊,大家一起在做一些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我屬于這么一個團隊,這樣的團隊是具有黏性的。
大家都可以想象,當你的員工要離開你的時候,他們會非常的舍不得。當你要離開你的員工的時候,作為領導者也會舍不得,這就是一種歸屬感,這個歸屬感放棄了很可惜。所以,第二個層面,領導力的存在就是因為人跟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這種人際關系,人際的黏性。
第三個層次,領導價值觀。就是價值觀的共鳴,我們叫它領導價值觀。別人為什么要跟著你去拼,為什么這么努力?其中最根源、最核心的東西,是因為大家都在做一些大家都覺得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些事情對你有意義,對我也非常有意義,是不愿意放棄的,不可以妥協(xié)的這些事情,所以大家有共同的價值觀來走到一塊,這個叫價值觀的共鳴。
總結(jié)一下這三個層面,每個層次到底有一些什么樣的要素。為什么別人跟著你有肉吃?為什么你可以帶領這個團隊能夠?qū)崿F(xiàn)你相應的業(yè)務目標,能夠達成成果?
什么樣的人具有更高的領導力潛質(zhì)呢?我們把他看成有幾個方面:
1)具有領導力潛質(zhì)的人,他必須具有很強的領導的意愿,他想要當領導者,他想要帶頭,有這么一種意愿,實際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這樣的意愿。所以我反對這樣一個說法,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兵。不是所有的人都想當官,當領導者的,因為當領導者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壓力和更多的風險。而這樣的壓力,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擔的。所以,領導的意愿是一個根本的要素。
如果我們談到優(yōu)秀的領導者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你研究一百個,一千個領導者,他們每個人的個性,性格特點都不一樣,他們的能力、經(jīng)歷可能也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有領導的意愿,這一點是一樣的,如果沒有領導的意愿,我想象不出來,他們怎么樣成為一個領導者。具有很強的領導的意愿,這是一個根本的意愿,要去改變也是非常不容易。所以,這一點我們覺得很難改變的一種人生觀的東西。
2)他具有領導者需要的相關工作經(jīng)驗,他有各種各樣的工作經(jīng)驗,也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經(jīng)歷,成功過、失敗過、痛苦過、歡笑過。在不同的職業(yè)、職能,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面,在企業(yè)或者組織不同的生命曲線當中,不論創(chuàng)業(yè)階段還是成熟階段,各種各樣的經(jīng)歷都有,也有很好的教育背景,一些相關的經(jīng)驗,他都具有。
3)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要素,我們叫學習敏銳度,他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能力的組合,這些組合,這些學習敏銳度實際上就是能夠使這些領導者在迅速變化的環(huán)境下面,可以很快的學習到新的東西,當他們沒有經(jīng)驗,不會做的時候,他們可以很快的學習,并把學習到的東西用到新的,或者具有挑戰(zhàn)性的領導力情境下,并能夠獲得很好的績效,這樣一種能力,不只是能力,還有他們的一種意愿,能力和意愿,這是一種學習敏銳度的定義。
所以,我們可以把剛才講的意愿作為出發(fā)點,把關鍵的、成長的、生活過程中,或者工作當中的一些經(jīng)驗作為一種外因,學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