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以人為本,任何一套設計方案,都是要以居住的人為基礎,最大化地利用好戶型,讓居住者感受更加舒適,所以就先來聊聊我的房子與家庭背景:
獻丑啦!
haha~
設計難題
下圖為含拆、砌墻方案的原始戶型圖:
▲紅線為拆除墻體、綠線為新砌墻體。
這房子看似戶型方正,但從設計體驗與我的居住需求出發考慮的話,也是有不少小問題的,為了實現舒適的居住需求,在戶型方面做了較大的調整:
①入戶玄關位置狹小擁堵;
解決方案:沙發墻打掉,整個墻體往電視墻靠,這樣就加大了玄關的面積,避免一開門就被堵住的感覺。
▲改造前的玄關,非常擁堵,令人不適。
②客餐廳對應大門的私密性較差;
解決方案:為了讓客餐廳更加私密完整,在沙發墻推后的同時,也在餐廳靠大門的位置新砌了一個小墻,以換鞋凳+餐邊柜來使得客餐廳私密性、完整性更強。
③書房與次臥較緊湊,舒適性差;
解決方案:書房與次臥、次臥與主臥之間的墻都拆掉,在向較大面積的主臥借用面積的同時,也是以Z字形隔墻,讓書房與次臥在600mm+的厚度,共享一面墻來做衣柜,保證書房與次臥都有寬敞舒適的動線。
④作為雙人房,兒童房的面積也較小;
解決方案:考慮到主臥已經有充足的衣柜,所以向主臥的衣帽間與衛生間間借用空間,使得雙人兒童房的面積更加寬敞。
解決了戶型硬傷,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房子的整體設計方案吧!
平面布置圖
客廳
▲改造前的客廳。
▲盡管客廳沙發墻向電視墻挪了,但客廳的寬度仍有3米9,同時取消了茶幾的客廳布局,整體視覺寬敞通透。電視墻以定制收納柜設計,在帶來豐富收納的同時,也顯得簡潔大方。同時考慮到自己喜歡看電影,所以還在吊頂上還做了個電動投影幕布,而看似簡潔的沙發墻,在掛畫里面還藏了一個設計小驚喜,大家可以猜猜看!
餐廳
▲改造前的餐廳。
▲餐廳這面黑板墻,在回家后第一時間能看到,日常可以在這互動留言,同時也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涂鴉空間。而另一側的餐邊柜與不規則的玄關結合起來,做了一個換鞋凳空間,加入全身鏡與掛鉤,緩解空間不規則視覺的同時,也讓空間更加實用舒適。
廚房
▲改造前的廚房。
▲廚房以灰色調的墻面地面,搭配白色櫥柜與黑色電器,顯得簡約而又年輕舒適,而寬敞的操作臺,也很能滿足我喜歡烹飪的需求,為我與家人提供了一個寬松實用的廚房。
主臥
▲改造前的主臥。
▲主臥空間布置較為簡單舒適,床頭一旁還有個小休閑區,暫時留空擺放嬰兒床,以后考慮擺個休閑椅。另外,我有幾件換而不洗的外套,而且經常要穿,為了方便就在床的側邊擺個開放式的掛衣架,這樣臨時換下的衣物就可以掛在上面了。
書房
▲改造前的書房。
▲書房以榻榻米+書桌的組合設計,藍白配的空間顯得優雅舒適。自己跟老公經常有在家加班的需求,所以書桌還設成雙人位的,能夠滿足兩人同時在家加班辦公。而這個榻榻米床在弟妹們來了家里后,也能提供一個睡眠空間。
客衛
▲改造前的客衛。
▲客衛空間以淋浴+隔斷排水的組合設計,整體平整的地面,方便了放置嬰兒洗澡盆給小寶寶洗澡。以灰色地磚搭配白色的墻面小磚,整體感覺也是舒適時尚。另外,考慮到家人還有常來作客的弟妹們的如廁習慣,次衛還是裝上了蹲坑。
兒童房
▲兒童房原本是打算用上下鋪,為孩子們騰出更寬裕的活動區域的,但隨著大寶寶的成長,發現他實在太淘氣了,都爬到餐桌上、書桌吊柜上去翻東西了,上下鋪這樣的設計,恐怕不太適合他了。后期裝修氛圍會以上圖為主,換成雙人床的格局,同時整個兒童房的也會向主衛挪,面積也更加寬敞舒適,這樣在弟妹們來家里后,也有更多的客床可用。時間緊迫,效果圖就不調整了,以施工圖為準。
主衛
▲改造前的主衛。
▲主衛的設計以現代簡約為主,灰色地磚+雅白墻面磚,整個空間時尚大方、輕松自然。不過因為兒童房向主衛挪了過來,因此主人衛生間的布局方面也做了一些調整。時間緊迫,效果圖就不調整了,以施工圖為準。
還有很多施工圖,就不一一列出了!
簡單、實用、舒適,這就是我家!
開工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