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谷谷醬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大家好,我叫谷谷醬,是粥左羅寫作訓練營里的“釘子戶”,參加過多期訓練營,普通學員、班長、連長,我都做過,至今仍然在訓練營里繼續(xù)深耕。
一路走來,有很多心得感悟,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2015年,我從外地辭職回到家鄉(xiāng)考上了公務員,從此端上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
剛進入體制內的時候,我滿腔熱忱地投入工作,五年的時間里,我完成了結婚生子,在家人的幫助下置辦了房和車,在所謂“穩(wěn)定工作”和“幸福生活”的光環(huán)下,我慢慢地迷失了自己。
下班后漫無目的地刷劇、看八卦,但是這些并沒有給我真正帶來愉悅感,相反,只是徒增了煩惱和焦慮。
可以說,進入體制內的這五年,除了結婚生子外,我?guī)缀鯖]有什么可以拿出來說的事,成長就像被按下了暫停鍵。
羅曼·羅蘭說:大半的人在20歲或30歲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
無力感常常籠罩著我:難道我這一輩子就要這樣到頭?
為了突破困境,我開始不斷探索,我想要在不長不短的人生里,找尋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報過很多網課、加入了很多社群、也報考了很多考試,試圖改變自己的現狀。因為心浮氣躁,我所謂的學習大多流于形式,只是想用“創(chuàng)可貼”來治愈焦慮。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是看起來忙忙碌碌,但依然和從前沒有什么兩樣。
直到2019年夏天,我約一個朋友出來談心,聊起了我的迷茫與困境。
朋友當時并未多說過什么,只是將一個叫“粥左羅”的公眾號推薦給了我,說里面的文章興許可以給你一些啟示。
關注公眾號之后,我讀到了一篇讓我非常觸動文章《畢業(yè)第4年賺到第一個100萬:我的所有逆襲,都是寫作能力帶來的》。
在文章中,粥左羅講到自己和女朋友在剛畢業(yè)時遇到的困境,因此燃起了對錢的渴望,然后努力探索如何賺錢。粥老師的第一份工作是服裝店員,后面因緣際會,謀求到了一份新媒體編輯的工作,開始接觸寫作,從此便再也沒有停下筆。
在三年的時間里,他居然寫了300多萬字,平均一天都要寫2000字以上。
正是靠著這樣持續(xù)的努力和積累,粥左羅出產了超過一百篇10萬+爆款文章,從新媒體小編升職成新媒體運營經理,再跳槽成為內容副總裁,如今有了自己的公司,年入上千萬,切實地實現了自己的人生逆襲。
當時讀完,心里不得不為之感到震撼。粥老師的寫作經歷也深深刺痛了我,因為我曾經也有一個寫作夢,只不過在為現實生活的奔波中,我把它給丟掉了,而粥老師像是敲鐘人一樣將那久遠的夢重新喚醒了。
在關注公眾號一段時間之后,我終于鼓足勇氣報名了。
當時的我并不知道,這個決定會通往哪里,但我我篤定:
只要我改變,只要我有耐心,只要我還依然積極向上充滿斗志,那么即使我已過而立之年,我的將來依然會充滿無限可能。
生命不息,就應該折騰不止。
半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當初的決定是多么的正確,因為參加訓練營,我實現了0的突破,在訓練營中收到的稿費、獲得的榮譽,遇見的同學,推動著我,開啟了30歲之后的人生破局之旅。
下面,我想和你分享幾點參加訓練營的心得感悟,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些成長的力量和啟發(fā):
我第一次報名的是訓練營第10期,那次參加訓練營最大的感受就是:優(yōu)秀的背后,都是日拱一卒的積累。
剛開始,我以為只要自己夠認真,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在剛開始頭幾天時,我像打了雞血一樣,天天熬到晚上12點以后睡覺,就為了看看第二天的作業(yè)題目是什么,然后每天擠出兩三個小時去寫作業(yè)。
但很快,這種雞血狀態(tài)沒持續(xù)多久就蔫了,因為我發(fā)現優(yōu)秀的同學太多了,他們的精選作業(yè)簡直甩我?guī)讞l街,狠狠地打擊了我的自信。
我內心有點不甘,為什么大家都在一個訓練營,有的小伙伴收獲那么大,作業(yè)一次比一次好,能夠獲得了老師同學們的認可,而我什花了那么多時間在學習課程上卻沒有他們那樣的成績。
本來,我以為別人是比我聰明,比我有天賦,后來經過了解才發(fā)現,那些“表現優(yōu)秀”的同學,也曾有過一段“不那么優(yōu)秀”的時光,他們是參加過好幾期訓練營,經過反復的刻意練習,才積累下不錯的基礎,顯得比別人更加優(yōu)秀。
同時,我也進行了反思,發(fā)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
我太過于急功近利,總想一步到位。
沒有學會走,就想跑;沒有“讀書破萬卷”的輸入,就想有“下筆如有神”的輸出。
這份對“快”的追求,就是自己的“病源”。
帶著不甘與反思,我決定給自己第二次機會。于是我報名復訓,那是訓練營的第12期。
那一期剛開營,我就給自己設置了一個目標,一定要進總榜前20名。
有了明確的目標后,我再也不像之前那么漫無目的的“瞎忙式”學習,也改掉了急躁的心態(tài),我一邊學習課程,一邊讀書增加輸入,狀態(tài)和第一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通過不斷的努力和積累,我終于迎來了爆發(fā)式的成長,不僅達在第一周成為優(yōu)秀學員,也在結營的時候以總榜12名的成績實現了一開始的目標。
努力讓我看到了結果,嘗到了甜頭之后,我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地扎根訓練營里,之后在營里做了一期班長,一期精英學員,兩期連長,成為了營里小伙伴口中的“大神”。
回顧過往幾期參加訓練營的經歷,我越來越懂得:
成長并非一蹴而就,所有優(yōu)秀的背后,都是日拱一卒的積累。
正如訓練營同學@郭靖說的那句:“人家練一朝,我就練十期。”
經歷了一期又一期的訓練營,我在營里迎來送往,不斷遇到新的小伙伴,又不斷地與學有所成的小伙伴們告別。
大家一起學習寫作的時候,互相監(jiān)督,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非常積極,每天都能感覺到自己的認知被刷新,能實實在在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
粥老師在訓練營的開營儀式中講過,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如果想要成長,一定要學會持續(xù)優(yōu)化環(huán)境。
我們的性格,思維與行為方式都深深受到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我們越接近什么樣的人,就越可能成為什么樣的人,比如牌友只會催你打牌,酒肉朋友只會催你快點干杯,而學習的人,會帶著你一起學習。
所以,限制我們發(fā)展的很大程度上不是我們的智商和學歷,而是我們周圍的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
比如,在我生活和工作的圈子,大多數人有一份清閑的“好差事”,不需要上班緊張地趕公交和地鐵,也不會擔心自己成長得太慢,不會想著更進一步的追求,每個人好像都過得很“爽”。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經歷幾年的洗禮,人就變得圓滑了,也慢慢地失去了斗志,而且更恐怖的是,這在我所生活的圈子中竟然是極其正常的,如果說你還有什么夢想,那才是真的不正常。
這樣偏安一隅的生活,慢慢讓人的思想變得狹隘,人生格局也逐漸變小。我渾渾噩噩地過了30歲,如果再不做出改變,就會將繼續(xù)渾渾噩噩地到40歲。
雖然生存的物理環(huán)境難以改變,但依托互聯(lián)網的強大,如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線上找到一個同頻的圈子,找到一個更利于自己成長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所以我很慶幸,能在今年上半年報名參加了訓練營,結識了眾多優(yōu)秀的同行者。
正如同我們助教趙十三老師所說:“在訓練營的感覺,就像是找到了整個的江湖。”
在訓練營里,我非常榮幸連接到很多牛人小伙伴,有洛落、王京、暖南說、蘄墨、小石頭…好多的朋友,我們一起互相鼓勵,互相為對方作業(yè)提建議,一起在寫作路上走得更遠。
其中亦師亦友的洛落,在我學習寫作的路上給了我很多指導和幫助。她是一名銀行辦公室職員,已經生了兩個寶寶,這也是我由衷佩服她的原因,能一邊忙工作,一邊帶娃兒的同時,還能學習寫作。
她是我認識的成長最快的學員,從普通學員、到優(yōu)秀班長、連續(xù)兩期比稿大賽第一名,到最后成為助教,這樣連級跳躍的轉變,洛落5個月就做到了。
還有一直伴我成長的戰(zhàn)友——王京,也是我在寫作營里最好的朋友。我們從12期就開始一起學習,然后又接著一起做班長,后來我們互加微信就一聊不可收拾,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
王京有著連續(xù)兩期中稿的經驗,給我寫文章找選題解答過很多疑惑。我們有著共同的計劃,對未來的寫作之路也有著共同的期許,所以我們約定好了,要在這條路上繼續(xù)攜手走下去。
一個人也許走得很快,但找一個伴能走得更遠,如果想要走得又快又遠,那就選擇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同行。
享受了寫作結果的快樂,也承受了寫作過程的痛苦,我想跟大家說說幾點感悟:
01 學習寫作,需要先找到堅持寫作的動力
粥左羅老師的公司合伙人文文說,找到堅持寫作的動力,要不就是關系要害,要么就是極度熱愛。
我們總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個初心,其實就是動力,是我們內心深處的一種認知和期望,它支撐著我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克服,然后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之前報的網課和考試,其實就是為了打發(fā)業(yè)余時間,追求一種充實感,以致于不要讓自己變得太頹廢,至于學的什么,到底是否真的有用,從未想過,所以當激情和新鮮度過去之后,就沒有學習的后勁了。
而后來選擇學習寫作,則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態(tài),我可以為了盡早完成作業(yè),堅持每天五點就起來學課程、寫作業(yè);為了完成長文作業(yè),我可以做到通宵達旦地寫稿改稿,完全不知疲憊。
你可能覺得這有點過于夸張,但對我來說學習提高寫作能力的愿望,已經不知不覺滲透到潛意識當中,現在我完全不需要鬧鐘,都會自動醒來寫稿。
對我來說,熱愛就是學習寫作最大的動力。
面對熱愛的事,靠近的每一步都是獎勵。只想一路狂奔,哪需要被趕著前行。
02 寫作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激勵他人
人生就是給你一段有限的時光去經歷。我可以什么都不帶走,正如我什么都未帶來,但是一定要給這個世界留下點什么,有思想、有情懷、有感動的文字,便好。
我想記錄下那些發(fā)光的東西和閃光的時刻,然后分享出去。或許當有人沉浸在黑暗,還能從中看到光呢。
生命是可以被點燃的。我想讓我的文字,做這引燃的火炬。
03 寫作是倒逼成長的絕佳方式
粥老師說:“我們只有不斷地做高質量的輸入,腦子里才有干貨,才能不斷地掌握新知,獲得新觀點,產生新思考,也只有這樣,才能長期、穩(wěn)定、高質量地輸出內容。”
長期寫作的人,對生活的感受力,對事物的思考力,對知識獲取的效率,對未知的好奇心,會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
寫作,是一種倒逼成長的絕佳方式,因為在對知識梳理、再思考的過程中,我們能將這些知識真正地運用起來,用以提升我們的人生技能。
04 寫作,需要你有一點耐心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
一個人的一生中,有很多能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能力,我認為是:篤定一件事,并能有耐心長久堅持的能力。
人的成長是由一個個量變引起的質變,沒有誰從一開始就能一步登天,尤其是對于學習寫作,更是一項長期堅持的投資行為。
粥老師可以為了寫好一篇稿子,在咖啡館里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可以為了寫好一篇稿子,要花兩三天的時間去搜集十幾萬字的素材;可以花費整整6個月的時間,只為寫好一門課…
因為粥老師相信耐心可以創(chuàng)造價值,所以也看得到未來。
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當下就越有耐心,反過來,對當下越有耐心,對未來就越有信心。
我們只管做最正確的選擇,抱最大的期望,盡最大的努力,老天會偷偷獎賞,那些努力又靠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