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梳理一下中醫基礎理論,這個科目注重理解記憶概念,一些經常考的古文需要背誦,建議本文跟著思路,自己腦海或者打開書翻一遍
最開始,我們要把書讀厚,現在,我們要把書讀薄,你懂我意思
中醫基礎理論整本書考研重點總結
回想:在最開始部分,哪些人出過哪些書,哪些觀點,這需要背誦,特別是之前考過的
【干貨】中基經典原文考點精要總結
古文有幾個是經常考的,平時在做真題的過程中,你也會發現,古文的內容不多,能記下的都記下來
1.整體觀念
2.辨證論治
3. 陰陽學說
回想:一陰一陽、五行有什么內容、各自的特點、相互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木曰曲直:生長、升發、調達舒暢;
火曰炎上:溫熱、升騰;
土爰稼穡:生化、承載、受納;
金曰從革:清潔、肅降、收斂;
水曰潤下:寒涼、滋潤、向下運行;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相乘和相侮
(這里的圖一定要在考試前自己在紙上畫出來,熟記)
回想:有哪五臟、各自特點、生理功能
五臟的生理特點:生化和儲藏精氣,“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的生理特點:受盛和傳化水谷,“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滿也”;
奇恒之腑的特點:藏陰精而不瀉,異于腑。
心:主血脈、主神志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
脾: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藏魂
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主水、主納氣
回想:六腑有哪些、各自特點、生理功能
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
回想:奇恒之府有哪些、各自特點、生理功能
腦、女子胞
各臟腑之間的關系,在紙上寫出來
回想:精氣血津液之前的轉化、關系
精、氣、血、津液、神、
回想:經絡走向規律需要自己在紙上畫圖,背誦下來
經脈: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
絡脈:十五別絡、浮絡、孫絡。
奇經八脈:督脈、沖脈、任脈均起于胞中,稱“一源三歧”;
督脈為“陽脈之海”、任脈為“陰脈之海”,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
經別循行特點:離、入、出、合。
經絡的生理功能:
(1)溝通表里上下,聯系臟腑器官。
(2)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3)感應傳導作用。
(4)調節機能平衡。
回想:概念,這節比較簡單,但是該掌握的必須掌握,因此失分太不劃算
回想:六淫、七情內傷、飲食、勞逸、病理產物、其他概念
六淫治病的特點
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熱)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七情致病的特點
回想:原理、類型
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陰陽失調
氣血失常
回想:疾病傳變
回想:五邪有哪些,特點是什么?
風氣內動(內風)
寒從中生(內寒)
濕濁內生(內濕)
津傷化燥(內燥)
火熱內生(內火、內熱)
陰陽氣血失調:心、肝、脾、肺、腎、六腑、
回想:概念一定需要弄清,不要混
未病先防
既病防變
正治與反治
扶正與祛邪
中醫基礎理論抓概念、相互關系、經常考的古文
中醫基礎理論占試卷約13%,單選,多選,分比較好拿,一定不要失分,之前整理的錯題本,來出來看看
加油!堅持到這里了,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