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的問題可以說是困擾了好多人。
長在聲帶的叫作聲帶結節,長在肺里的叫作肺結節,長在咽喉處的叫作甲狀腺結節,此外,一些女性朋友還會有乳腺結節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講的是,大多數的結節都是良性的,癌變的幾率極低,所以,大家即便是發現了身體內有結節,也無需太過緊張。
既然,要講結節,那就先聊聊結節是怎么回事?
中醫認為,結節之癥,始于氣分。
你可以去看,很多有結節問題的人大都情緒不穩定,或易怒,或焦慮,或以物喜,或以己悲。中醫講,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所以說,情緒不穩定,體內的氣機就容易紊亂,該升的氣不升,該降的氣不降。
而氣有推動的作用,我們健康的人體應當是氣機通行周身,通則不滯。若是氣滯,則無力推動血液的運行,氣和血就容易淤堵在那里,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痰生瘀。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胸悶、兩脅脹痛等。
因此,治療結節的問題首先應當把全身的氣機先疏通了。
今天所講的方子名曰柴胡疏肝散,出自明代醫家張景岳的《景岳全書》,原方如下:
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枳殼、陳皮、川芎、白芍、炙甘草。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一身之氣。簡單說,我們身體內的氣順不順,主要看肝。肝臟疏泄的功能無虞,氣機自然暢通。所以,這里首先就用到了柴胡和香附。
柴胡和香附可以說是中藥圈里極具代表性的氣藥了,它倆主入肝經,尤善疏肝理氣,讓身體始終保持著氣機暢通的狀態。
柴胡
這里,著重講一講香附。史書有載,香附以氣用事,專治氣病,香附不僅善通行氣滯,還多用來治療血瘀,在古時候,香附多用于調理各種婦科疾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其贊譽有加,稱其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然7而,香附用于血瘀為病,也是始于其行氣的功效,中醫講,肝主藏血,肝氣不順,則肝血瘀滯。所以,女性朋友常見的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大都是因為肝經氣機不通而起。
香附
枳殼也是一味氣藥,其藥性峻猛,與柴胡、香附有所不同的是,它的作用是往下的,善將體內郁堵的濁氣及時排出體外。
枳殼
中醫認為,肝五行主木,肝氣郁滯日久,就容易過克脾土。所以,大家可以去看,肝不好的人,時間長了,他們的胃口也是大不如前了,中醫稱之為肝病犯脾。因此,這里用上了一味陳皮,陳皮的藥效緩和,既能助脾升清,又可助胃降逆,以防止肝氣侵犯脾胃,而導致脾胃氣滯。
陳皮
川芎性善走竄,上行顛頂,下走血海,旁通四肢,前人稱其為血中氣藥,在行氣藥里它可以活血,在活血藥里它又可以行氣,氣滯和血瘀的問題它都能兼顧得到。
川芎
講到這里,可能有人就會發現,這個方子用的大都是辛溫燥烈的藥材。須知,辛溫燥烈的藥材最容易傷陰,這就好比長時間曝露在陽光底下,容易被曬干一樣。所以,這里用上了一味白芍。
白芍主入肝經,尤善柔肝養血,是一味常用的滋養良藥。白芍的味道偏于酸澀,中醫講,酸能收能斂,因此,白芍在補益之時,還兼可收斂,補中有守,誠為滋補良藥。
白芍
此外,白芍和甘草同用,一味偏酸,一味甘甜,酸酸甜甜的就容易滋補身體的津液,望梅止渴說的正是這么件事。中醫則稱之為“酸甘化陰”。
值得一提的是,白芍和甘草的這個組合還是東漢醫圣張仲景《傷寒論》里的一組非常經典的方子——芍藥甘草湯。不僅可以助津液的滋長,還可以緩急止痛,用于緩解因肝氣滯郁所導致的胸脅脹痛等癥。
甘草
文章的最后,想簡單和大家聊幾句。
藥物只能起到改善疾病的作用,而很多的疾病大都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或是壞脾氣、情緒所致的。就好比我們今天所講的結節的問題,大都是氣滯而起。
所以,想要從源頭上根治疾病,樂觀向上的心態,不失為一劑良藥啊!您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