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百病不離肝,萬病不離痰。所以咱們得上的病,有很多都是從肝郁、痰濕發展而來的。今天,王大夫給大家分享一個名方,它在治療肺結節方面有顯著效果。
點擊加載圖片
這個散肺結節的方子,是出自民國神醫張錫純先生的《十全育真湯》。
組成:黨參、生黃芪、懷山藥、知母、玄參、生龍骨、生牡蠣、丹參、三棱、莪術。
張錫純先生的原話是:治虛勞,脈弦數,肌膚甲錯,形體羸弱,飲食不壯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熱不時,或多夢紛紜,精氣不固。
點擊加載圖片
所以這個方子,到底是怎么化解肺結節的呢?
一、生龍骨+生牡蠣
這兩味藥最為關鍵,它們能沖散郁堵。生龍骨、生牡蠣不僅能散結,同時,還是化痰的高手。
點擊加載圖片
二、丹參+莪術+三棱
這三味藥是疏通能量的藥物,可以理氣活血。痰濕化開后,通過氣血運行,把臟東西一一帶出去,讓身體變的干凈,結節也就散了。
點擊加載圖片
其實,說到底為什么會一茬接一茬地長結節呢?
本質上還是氣血郁堵,氣血運行不暢了,體內該排出去的代謝物,沒有排出,越來越多地淤積在體內,慢慢就產生了質的改變。
所以,選擇用三棱、莪術、丹參,來疏通肺臟的氣血。
點擊加載圖片
前兩組,把郁堵的能量沖散了,氣血疏通了。雖然肺里的結節被沖散,可以從體內排出去了,但還有一點不能忘,那就是扶正。
三、黃芪+知母
黃芪甘溫,質輕升浮,有補脾益肺、升陽舉陷的作用;知母苦寒,質潤液濃,既升又降,養肺胃之液,能滋陰降火、潤燥滑腸。
點擊加載圖片
張氏認為:“黃芪溫升補氣,乃將雨時上升之陽氣也;知母寒潤滋陰,乃將雨時四合之陰云也。二藥并用,大具陽升陰應,云行雨施之妙”。
點擊加載圖片
這兩味藥,一溫一寒,相輔相成,溫補涼潤,有升陽、益氣養陰、滋陰清熱的效果。
四、黨參+玄參+山藥
黨參偏于補脾益氣;山藥偏于補脾益陰。兩藥合用,可增強補脾益氣、養陰生津的作用。
再配上滋陰、清熱涼血、瀉火解毒作用的玄參;可以為脾肺補充能量,補充正氣,更好地驅趕邪氣。
點擊加載圖片
此方為基礎方。具體服用,是需要醫師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辨證分析后,再給予加減使用,所以大家不要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