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事情不歸我們管,你問我也不知道。”“我們還沒上班,等上班了你再來。”……這些話,一些黨員干部張口就來。七一前夕,寧波市編印了《機關黨員干部負面言行提醒本》。今后,如果黨員干部被發現存在提醒本上的負面言行,將會被領導約談,甚至可能影響到個人考評。(6月28日《現代金報》)
黨員干部負面言行清單,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黨員干部常見的負面言行一一列出,很有針對性。不容諱言,“口無遮攔”,對不少機關黨員干部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乃至“脫口就來”。而與“口無遮攔”配套的,往往是行為舉止的出格,比如,在辦公場所當眾吃東西、上班時間干私事打瞌睡、上網聊天、推諉扯皮敷衍等不當言行屢見不鮮。
機關黨員干部“口無遮攔”的背后,顯然是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官僚和衙門作風在作祟,錯位意識之下,壓根兒就沒有把群眾放在眼里,更不用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了。因此,“口無遮攔”直接導致了“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現象,不僅影響了為民辦事的效率,傷害了群眾的感情,也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
可長期以來,機關黨員干部的“口無遮攔”,往往游離于紀律之外,一些黨員干部以為自己的言行雖然過份,卻不上綱不上線,因此不以為然。許多官員的“雷言雷語”也往往是在傳到網絡之后才釀成風波。對黨員干部不當言行的縱容,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執紀監督的短板,導致一些機關黨員干部更加有恃無恐。
出臺“負面言行清單”,把機關黨員干部的“口無遮攔”關進紀律的籠子顯然勢在必行。而遏制“負面言行”,說到底就是強化監督制約,現在,一張“負面言行清單”,讓“口無遮攔”“對號入座”,監督制約有了依據,如此威懾之下,將倒逼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黨員干部,多一點對紀律的敬畏,明確自己的位置,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關注南海網更多精彩評論,請訂閱今日頭條“南海網評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