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法]雨果
寬容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感情,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和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種感情對于孩子性格的健康發展,以及對于孩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豁達的心靈呢?爸爸媽媽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以下5方面。
1. 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最初是從父母那里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
孩子如果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寬容的父母是不會用懲罰或責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他們會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才打碎的,是無心之過,還知道你現在也很后悔剛才的魯莽行為,只要下次小心一些就可以了。
原諒孩子小小的無心之過,孩子會在心中許下無聲的承諾:下次一定會小心,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2.對孩子的“寬容”行為,父母要及時表揚
在孩子寬容他人之后,父母一定要及時表揚,使孩子的寬容行為得到強化,從而形成習慣。
有一次,女兒從幼兒園回來,我給她買的小熊頭繩只剩下一個了,我輕聲問女兒:“頭繩去哪兒了?”女兒告訴我:“上次打過我的小朋友午睡起床后找不到頭繩,我就借給她了,雖然那個小朋友以前打過我,但是她后來說‘對不起’了,所以我就借給她了,媽媽行嗎?”聽到女兒的敘述,我大大地表揚了她,女兒小臉上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3.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指當雙方產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真正地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我給女兒講《貝貝熊》中《與父母相處》的故事,故事里高大的熊爸爸和熊媽媽穿著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的衣服當孩子,而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當爸爸媽媽。女兒一看到這里,就被畫面逗得笑得前俯后仰。我就趁機告訴女兒,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能體會到爸爸媽媽每天為他們做飯、打掃衛生的辛苦。
教孩子學著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他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多在孩子面前講講幼兒園老師的工作,他就會理解老師的辛苦。
4.教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利用孩子喜歡卡通人物和小動物的心理特點,可以讓“說教”更生動。
在陪著女兒看《布奇樂樂園》里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的故事時,我們看到小猴子很聰明,算術題做得很快,但是他很粗心,又不能快速地完成拼圖;看到小熊貓莫莫跳繩跳得很好,但是不會走平衡木。這時我告訴女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對于朋友的缺點,我們要原諒,還是可以和他們做好朋友的。這種理解他人的品質,對孩子友好地與同伴相處格外重要哦。
5.為孩子多多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容忍比自己強的同伴,不能產生“嫉妒”心理。遇到比自己“差”的同伴,要引導孩子不嘲笑“差”的小朋友,教會孩子向優秀的小朋友學習,幫助“差”的小朋友,大家共同進步。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云亦云,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我們寬容的是我們的同伴、同學,但是對壞人壞事一定不能妥協,那樣只會讓壞人更加得寸進尺,做出更多的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