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慌亂的在皮包中翻找隨身碟,馬上要上課了,隨身碟卻未找到,我正預備把皮包整個倒出來徹底找時,助教進來了,把隨身碟交給我說:「老師,文件已經灌好了?!刮彝S身碟啞然失笑,原來我一進教室便把隨身碟給她了,我卻忘得一干二凈,自己嚇自己,嚇出一身冷汗。
當我把這件事講給我同事聽時,他們第一個反應便是「人老了,就是這樣」,我卻不認為是如此,年輕人未找到東西會說未找到,為什么我們未找到東西卻要把它歸因到年齡上?美國的專欄作家威廉薩菲爾(William Safire)在報上稱六
其實人的認知能力并沒有隨著年齡而下降,中年的腦表現的并不比年輕的差。美國有個研究,自一九五六年開端,系統化的跟蹤六千名廿歲到九

最近大腦掃描也支持了中年期是智慧顛峰的說法:二○○一年,有個實驗掃描七




這個實有效性實了哈佛大學以前看到髓鞘會隨著年齡一直增加的發現,這所謂「中年的智慧」(middle aged wisdom),也跟「柏林智慧方案」(Berlin Wisdom Project)所得到的結果相似。「人到中年」并沒有那么灰暗,相反的,實驗指出中年其實是人生的顛峰。
中年人處理事情比年輕人圓融,所謂事緩則圓,事情容易辦得通。當實驗者放憤怒的短片給年輕和中年人看時,他們的杏仁核都有活化,但是中年人還多了控制情緒的前額葉的活化。中國人說「老謀深算」、「姜是老的辣」,中年人懂得衡量形勢,控制情緒、不魯莽、不會因小失大,難怪美國的總統候選人必須要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