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是什么時候,讀過一個沙子與珍珠的故事,大意是說:一粒小沙子偶然落入了一只蚌的體內,沙子時時磨礪著蚌柔軟的身子,蚌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讓沙子排出體外。蚌一刻也不能忘記沙子的存在,它顫栗著,痛苦著,失去了原來的愜意與快樂。日子在一天天流逝,那小小的沙粒慢慢變成了一顆晶瑩的珍珠。 曾經,有些事,有些人,也像那一粒粒細小的沙粒一樣,在心里反復地碾轉,憤懣、委屈、失落、心痛……真是百感交集。我仿佛像只中了魔法的蚌一樣,拚命地想躲,想推,卻總是不能將“沙子”排出體外。佛說:不怒、不嗔、不怨,我想自己還沒達到這樣的境界吧。如今想來,這痛,這苦,其實是“沙粒”變“珍珠”的必然過程,當我們慢慢學會寬容、學會大度的時候,其實就意味著我們在慢慢長大。因此,如果在生活中遇上了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沙粒”,不妨嘗試著坦然面對,大度包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也罷,失也罷,不過是人生的一場經歷而已,學著一笑了之,試著讓“沙粒”變成晶瑩的珍珠!
前幾天,又在網上讀到一個關于沙子與珍珠的另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后四處求職卻處處碰壁,絕望之際來到大海邊。有位老人讓他揀起拋下的一把細沙,年輕人無法做到,因為沙子已融入沙灘之中。老人又拋下一把珍珠,這次年輕人很快地把珍珠都撿了起來。老人說:如果是沙子,就要甘于平凡;如果是珍珠,就不要擔心不被人發現。年輕人振作精神,終于取得了成功。
我們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生活里,也常常會遇上這樣“懷才不遇”的事,或者是“好心得不到好報”的事。此時,我們無須“怨天尤人”,因為“是金子總會閃光”,“日久見人心”,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持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內在修為,讓自己成為一顆“光滑圓潤”的珍珠!
生活在繼續,沙子與珍珠的故事也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