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認為,“技術的進步,有時像一間將人帶入虛擬情境并使人樂在其中的玻璃房,看似透明,卻讓生活其中的人無處遁逃。”在虛擬的數字化世界中,孩子感受不到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溫度,觸摸不到大自然美妙的風景,幼小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滋養。也許正因如此,盡管近年來全球兒童對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率呈現爆炸式增長,但包括喬布斯在內的許多科技公司老板卻似乎選擇令人感到困惑的家教方式:嚴格限制自己的孩子玩電子設備的時間。
當斯蒂夫·喬布斯管理蘋果公司的時候,可是出了名地愛給記者打電話,要么是表揚最近某篇文章,但更多的時候是解釋他們在哪里搞錯了。我就曾接到過幾次這樣的電話,但最讓我震驚的,是 2010 年末的一次,當他數落完我寫 iPad 缺陷的文章以后,跟我說的一句話。
“所以,您的孩子肯定很喜歡 iPad 咯?”我問喬布斯,試圖換個話題。當時蘋果公司的第一臺平板電腦才剛剛上市。“他們還沒用過 iPad 呢,”他告訴我。“我們對孩子在家里使用技術有限制。”
我敢肯定當時我是吃驚得吸了一口氣,而且啞口無言。我曾經把喬布斯的家想象成一個書呆子的樂園:墻都是巨大的觸摸屏,餐桌都是由 iPad 堆成的,iPod 隨便送給來賓,就像賓館里枕頭上放著的巧克力一樣。
不過喬布斯告訴我,情況不是這樣的,甚至連一點邊都沾不上。
從那時起,我見過許多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風險投資家,他們都說了類似的事情:他們嚴格限制他們的孩子玩電子設備的時間,常常禁止他們在放學后的晚上玩任何電子設備,就算在周末,讓他們玩電子設備的時間也非常短。
這種家教方式讓我感到困惑。畢竟大多數家長似乎選擇了相反的方式,讓他們的孩子日夜沉浸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電腦屏幕前。
不過這些 CEO 們似乎知道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有些做技術工作的家長會限制孩子玩各種電子設備的時間,而另一些家長在這方面則會更嚴格。
《連線(Wired)》前主編、現在無人飛行器公司 3D Robotics 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就對家里的每一臺設備都設置了時間限制和家長控制策略。“我的孩子說我和我妻子是法西斯,說我們對技術過分焦慮,他們還說他們的朋友里沒有誰被這樣限制過,”他在提到自己 6 歲到 17 歲的 5 個孩子時說。“那是因為我們對技術的危險性有著直接的感受。我自己親身經歷過這個過程,我不想讓孩子們也走彎路。”
他提到的危險,包括讓孩子接觸到有害內容,比如色情內容、其他孩子欺負別人的內容,以及也許是最壞的情況——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沉迷于使用電子設備。
亞歷克斯·康斯坦丁諾普(Alex Constantinople)是科技公關公司 OutCast Agency 的 CEO,她最小的兒子才 5 歲,她說,她禁止他在工作日使用電子設備,而她大一點的兩個孩子(10 歲和 13 歲)在放學回家后的晚上,則只被允許使用 30 分鐘的電子設備。
Blogger、Twitter 和 Medium 的創始人伊萬·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他的妻子薩拉·威廉姆斯(Sara Williams)說,家里為了替代 iPad,給他們的兩個兒子買了幾百本書(是的,紙質書),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挑一本來讀。
所以做技術工作的母親和父親都如何確定最適合孩子的界限呢?總地來說,是按年齡分的。
10 歲以下的孩子最容易沉迷,所以他們的父母不允許他們在工作日使用任何電子設備。周末,使用 iPad 和智能手機的時間限制通常是半小時到兩小時。而 10 到 14 歲的孩子被允許在放學后的晚上使用電腦,但也只能是為了做作業。
“我們家給孩子定的規矩里,有嚴格的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間,”科技公關和分析公司 SutherlandGold Group 的首席執行官萊斯莉·古爾德(Lesley Gold)說。“但他們長大以后,上學需要用電腦的時候,就必須放開電子設備的使用了。”
一些家長還禁止青少年使用社交網絡,但像 Snapchat 這樣發消息沒痕跡的服務是可以用的。一位高管告訴我,這樣他們就不用擔心因為在網上說了什么,而在以后的生活里受到牽扯。
盡管我認識的一些不是做技術工作的家長會把智能手機給 8 歲的孩子玩,但很多在技術圈的家長還是會等到孩子 14 歲再讓他們玩智能手機。而且雖然這些孩子們可以用手機打電話、發短信,但直到 16 歲才會給他們開通數據功能。不過在我調查的搞技術的家長中,有一條規矩是通用的。
“鐵律第一條:臥室里不準有電子設備。完畢。絕對不許有。”安德森說。
有些做技術工作的家長會限制孩子玩各種電子設備的時間,而其他家長在這方面則會嚴格得多。
阿里·帕托威(Ali Partovi)是 iLike 的創始人之一,也是 Facebook、Dropbox 和 Zappos 的顧問,他說,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要嚴格地區分“消費的時間”,比如看 YouTube、玩游戲的時間,以及“創造的時間”。
“就像我不會想著限制孩子玩兒畫筆、彈鋼琴或者寫作一樣,我認為限制孩子用電腦畫畫、剪輯視頻或者編程是很荒唐的。”他說。
其他人也說,徹底的禁止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將來對電子設備成癮。
Twitter 首席執行官迪克·科斯特羅(Dick Costolo)說,只要他和妻子以及兩個十幾歲的孩子都在起居室里,孩子們就能毫不受限地使用電子設備。他們認為,太多的時間限制會在孩子身上有反作用。
“我在密歇根大學的時候,隔壁寢室有個哥們兒,屋子里堆著成件成件的可口可樂和其他汽水,”科斯特羅說。“我后來才知道,是因為他爸媽在他小時候一直不讓他喝汽水。如果你不讓孩子接觸這東西,誰知道以后會出什么岔子?”
我從來沒問過喬布斯,他的孩子們不用他創造的那些東西,都干點啥,所以我找到了曾經在他家里待了好長時間的《喬布斯傳》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
“每天晚上,斯蒂夫都會在他家廚房長長的餐桌上找一個話題,聊聊書籍、歷史或者其他事情,”他說。“從來沒人拿出來過 iPad 或者電腦。他的孩子們似乎一點兒都不癡迷于電子設備。”
【延伸閱讀】:一位美國媽媽的iPhone家規
親愛的格雷戈里:
節日快樂!相信你現在肯定會為擁有一部自己的iPhone手機而倍感興奮。你現在已經是一個13歲的男孩了,而且是一個負責任的男孩,所以媽媽認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這部手機。但是想要接受這個禮物你必須接受合同里面規定的約束。我希望你能夠理解,只有這樣,媽媽才能把你撫養成為一個全面發展而且能和能先進科技“和平共處”的男子漢。希望你能自覺遵守而不是被動地受約束。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下18條規定的話,我只能將這部iPhone手機收回。
1. 首先要聲明的一點是,這部iPhone手機是我的,是我買的這部蘋果智能手機。現在我將這部手機借給你使用。媽媽是不是很偉大?
2. 我在任何時候都有權知道這部iPhone手機的密碼。
3. 如果手機響了就接聽,這畢竟是一部手機。接聽電話時要注意禮貌。如果來電顯示是媽媽或者爸爸,你更要接電話。不可以忽略媽媽和爸爸打來的電話,絕對不允許有這種情況發生。
4. 在有課的時候,每晚7點半要及時將手機交給媽媽或者爸爸,在周末的時候可以在晚上9點交。晚上我們會將手機關機,在第二天早上7點半開機。在給你的同學打電話時一定要尊重別人家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希望身邊的同學或者朋友尊重我們的家庭,那你首先要從自身做起。
5. 不準帶手機去學校。如果你需要和別人通過手機聯系,能打電話就別發短信,這是生活的基本技巧。
6. 如果手機掉馬桶里了、掉地上了或者丟了,你必須對因此而產生的維修或者購買新手機費用負責。你可以割草坪、照顧小孩來掙錢,也可以將父母給你過生日的錢攢起來。上面我說到的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大,所以你要提前做好準備。
7. 不允許使用科技伎倆來撒謊或者欺騙別人。不準用手機說一些傷害別人的話。
8. 如果有些話你不想當面、或者在電話上和別人說清楚,不準通過手機來發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表達。
9. 如果有些事你不能在家里和父母說的話,更不許通過手機發短信、郵件等方式向別人表達。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
10. 不準用手機瀏覽色情信息。只能搜索那些你可以在父母面前拿得出手的問題和信息。如果你有什么問題的話,最好當面向人請教,尤其是向媽媽或者爸爸。
11. 在公共場合要么關機,要么調成靜音放起來。特別是在餐館、影院或者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你是一個非常懂禮貌的人,不要因為這部iPhone而改變自己。
12. 不能發送或者接受帶有你(或者他人)身體隱私部位的圖片,更不能以此為樂。雖然你很聰明,但是有時候會有人誘惑你這么做,我相信聰明的兒子知道如何拒絕這種人。一旦你這么做了,你很有可能會毀掉你的大好年華,甚至你未來的大學生活。網絡實際上要比你想象的復雜,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就很難去挽救,尤其是那種能敗壞人名聲的事情。
13. 不能用iPhone手機錄制特別多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其實你根本沒有必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記錄下來。好好過自己的生活,這些都會存在你的記憶當中的。
14. 外出的時候把手機留在家里是一種安全而又明智的決定。這畢竟是一部手機,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學著過一種不帶手機的生活。這樣你就會比那些社交控、微博控更強大,因為你能夠坦然地過一種沒有手機和網絡的生活。
15. 盡量下載一些新鮮的或者經典的音樂,不要和你的同齡人一樣都聽相同的歌曲。你們這一代人對音樂的接觸要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代都方便,所以媽媽希望你能夠利用這個機會來拓寬自己的視野。
16. 時不時地玩一些單詞游戲或者腦筋急轉彎等益智游戲,這對提高你的智力有幫助。
17. 要對現實生活充滿興趣,注意身邊發生的事情,傾聽小鳥的叫聲,時常出去散步或者和陌生人談話,要對現實世界充滿好奇。
18. 如果你因為這部iPhone手機而將自己的學習或者生活搞得一團糟的話,我會將這部手機收回。我們會就這個問題坐下來好好談談,然后我們再重新開始。請你記住,我親愛的孩子,媽媽和你都在學習,我是你團隊的一員,我們永遠會在一起的。
我希望以上的這些條款你能夠同意。實際上這份合同里面所列的注意事項不僅僅適用于這部iPhone手機,也適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現在你生活在一個快速發展而且充滿變革的世界。媽媽相信你有著強大的意志力,相信你不會沉迷于這部iPhone手機。愛你,我親愛的兒子。節日快樂!希望你能喜歡這款很棒的iPhone手機。
文章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
(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平臺無關)
原標題:喬布斯為何不讓自己孩子玩iPad?
原文鏈接:http://dwz.cn/1VNtAb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資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