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館藏大系]故宮博物院陶瓷之清雍正篇-7
宜興窯紫砂蓮心銘花鳥六方茶葉罐

  宜興窯紫砂蓮心銘花鳥六方茶葉罐,清雍正,高13cm,口徑3.6cm,底徑5.9cm。
  罐呈六方形,平肩,平底,子母雙套蓋。蓋面刻楷書“蓮心”二字。罐腹六面分別以泥漿堆繪山石花鳥圖。砂泥呈紫紅色,肌理細潤,紋飾精妙。
  雍正時期內(nèi)廷特向宜興定制帶有不同的茶葉名稱的小容量紫砂茶葉罐,供皇帝品茶使用。蓮心茶為江南名茶之一。
撰稿人:趙小春

 

 

在線時間
3304 小時
威望
32993
注冊時間
2007-6-24
積分
36297
好友
27
帖子
10980
UID
70899
 
本帖最后由 編輯部 于 2014-6-19 14:27 編輯

宜興窯紫砂描金堆繪攜琴訪友圖大筆筒

  宜興窯紫砂描金堆繪攜琴訪友圖大筆筒,清雍正,高16.5cm,口徑19cm,底徑18.5cm。
  筆筒圓形,口底相若,寬圈足。口沿髹黑漆描金纏枝蓮邊飾一周,器底髹黑漆。附描金漆座,云頭形三足。黃砂泥。通體描金堆繪攜琴訪友圖:在煙波浩淼、奇山秀樹的環(huán)境中,一高士執(zhí)杖行于蜿蜒的小徑,書童抱琴緊隨其后。路的盡頭是白墻所圍的二層屋舍,擺放方桌的二樓軒敞明亮,置身其中,遠山近水、白帆點點、擺渡船夫、風吹蘆葦盡收眼底。一幅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完美地復(fù)制于筆筒上。
  髹漆描金是清代宮廷紫砂特有的裝飾手法,工藝繁復(fù),富麗堂皇。除器身繪圖外,筆筒的口邊和器底也髹漆描金,做出講究的邊飾,更增添了宮廷氣息。這種底髹黑漆的大筆筒是在宜興燒好素胎以后由清宮造辦處二次加工的御用文房用品。
撰稿人:鄭宏

 

 

在線時間
3304 小時
威望
32993
注冊時間
2007-6-24
積分
36297
好友
27
帖子
10980
UID
70899
 
本帖最后由 編輯部 于 2014-6-19 14:54 編輯

宜興窯紫砂描金堆繪打棗圖大筆筒


  宜興窯紫砂描金堆繪打棗圖大筆筒,清雍正,高16.5cm,口徑19cm,底徑18.5cm。
  筆筒圓形,口底相若,寬圈足。黃色砂泥。口沿髹黑漆描金彩回紋邊飾,底髹黑漆。附描金紅漆座,云頭形三足。外壁描金堆繪打棗圖。枝葉繁茂的棗樹枝干粗壯,碩果累累,棗子已經(jīng)鮮紅熟透。一持長竿的老翁正哄著小孫孫打棗玩耍。老翁著深色衣衫,與小童的粉衫對比鮮明。小童的表情頑皮可愛,老翁深受感染。遠景為坡地、樹木,使畫面具有遼闊感。
  紫砂胎上的髹漆描金裝飾在清雍正時期做得最好。此筆筒的口沿使用黑漆描金修飾,底部用黑漆包罩,正如吳梅鼎的《陽羨茗壺賦》所稱贊:“或青堅在骨,涂髹汁兮生光。”
撰稿人:鄭宏

 

 

在線時間
3304 小時
威望
32993
注冊時間
2007-6-24
積分
36297
好友
27
帖子
10980
UID
70899
 
本帖最后由 編輯部 于 2014-6-19 14:54 編輯

宜興窯紫砂暗刻蘭花詩句三角花盆

  宜興窯紫砂暗刻蘭花詩句三角花盆,清雍正,高13cm,邊長35cm。
  花盆呈三角形,折沿,平底,底中心有一孔,下承三直角足。淺褐色砂泥,泥質(zhì)極佳,粗中有細。花盆一面陰刻一叢蘭花,刀法豪放。另二面刻篆書七言詩句:“乞巧紅樓秋思渴,抱琴夜佇餐涼雪。”
  此花盆泥色獨特,赭中泛灰,俗稱“灰鼠皮”。這種泥色古樸耐看,雍正時創(chuàng)制,乾隆以后消失。
撰稿人:董健麗

 

 

在線時間
3304 小時
威望
32993
注冊時間
2007-6-24
積分
36297
好友
27
帖子
10980
UID
70899
 
本帖最后由 編輯部 于 2014-6-19 14:55 編輯

宜興窯紫砂凸雕夔龍花盆

  宜興窯紫砂凸雕夔龍花盆,清雍正,高7.4cm,口徑6.6×6.6cm,底徑12×12cm。
  花盆菱花式,板沿,菱花口,底有一出水孔,下承四云頭足。栗黃色砂泥,細密光滑。腹部凸凹有致,有14條筋脈。腹中部一周凸雕4對虁龍,首尾呼應(yīng),生動活潑。
  此盆造型優(yōu)美,紋飾精致,是宮廷中栽種室內(nèi)花草的用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雍正時期的宮廷繪畫《十二美人圖》中即能看到栽種著花卉的紫砂花盆。
撰稿人:董健麗

 

 

在線時間
3304 小時
威望
32993
注冊時間
2007-6-24
積分
36297
好友
27
帖子
10980
UID
70899
 
本帖最后由 編輯部 于 2014-6-19 14:55 編輯

宜興窯紫砂桃式硯滴

  宜興窯紫砂桃式硯滴,清雍正,直徑7.2cm,口徑1.3cm。
  硯滴為連枝帶葉桃實式,以黃白砂泥為胎。頂端進水孔有粉紅色小桃花覆蓋,莖端為出水孔。口與蓋作卡口,將蓋稍做旋轉(zhuǎn)便會牢牢卡住,即使晃動和倒懸也不致脫落。硯滴表面于黃白之上點染褐紅色斑點,周圍浸染一片淺粉色,好似熟透了的鮮桃。
  清雍正時期的御用文玩中不少是宜興制作的紫砂器,如此精美的紫砂硯滴卻并不多見。
撰稿人:趙小春

 

 



  青花枯樹棲鳥圖梅瓶,清雍正,高21.2cm,口徑3.4cm,底徑7.9cm。
  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腹以下內(nèi)斂,近底處外撇,玉璧形底。內(nèi)施白釉。外壁青花裝飾,通景繪枯樹棲鳥圖,棲落在冬日枯樹上的山雀兩兩相對,野趣十足,別有情致。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書“雍正年制” 雙行四字款。
  此瓶圖案疏朗大方,畫意生動自然。
撰稿人:蔡毅

 

 

在線時間
3304 小時
威望
32993
注冊時間
2007-6-24
積分
36297
好友
27
帖子
10980
UID
70899
 
本帖最后由 編輯部 于 2014-6-19 14:57 編輯

青花夔鳳紋雙陸尊

  青花夔鳳紋雙陸尊,清雍正,高18.6cm,口徑13.7cm,足徑10.3cm。
  尊圓口,長直頸,溜肩,直腹,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壁青花裝飾。瓶體通過留白的裝飾技法,頸、腹間繪有青花夔鳳紋樣。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雙陸尊的名稱源自器形模仿雙陸棋的造型,系用于插花的陳設(shè)器。此器青花色澤淡雅細膩,體現(xiàn)了雍正朝的風格,是雍正官窯瓷器的代表作。
  清雍正時瓷土選料精細,研粉、澄漿、制坯等工藝要求嚴格,燒制技術(shù)高,因而胎胚堅白細潤,成型工整,器體輕薄。大器胎體勻稱,不顯厚重,小器愈加玲瓏。因此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說。此時的青花瓷多采用淡描雙鉤法,勾出輪廓線,加以重染,畫風細膩,構(gòu)圖疏朗,清秀典雅。
撰稿人:蔡毅

 

 

 
青花龍穿花紋撇口尊

  青花龍穿花紋撇口尊,清雍正,高68.8cm,口徑23.7cm,足徑23cm。
  尊撇口,粗長頸,圓腹下收,近底處外撇,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壁青花裝飾。瓶頸與腹部分別繪通景龍穿四季花卉圖案,以海水紋、回紋、如意云紋相隔。近足處襯以海水江崖邊飾。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尊形體高大挺拔。青花顏色濃郁艷麗,紋飾畫工精細,具備清代前期陶瓷大器的偉岸風格。這種器形源自康熙朝的瓷尊,但口沿和足底撇度比那時的器物明顯見小。
撰稿人:蔡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清宮舊藏鑒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5期)
故宮館藏清雍正瓷器精品欣賞(四)
雍正紫砂欣賞
工藝考究,素樸自然的雍正朝紫砂器
文房用具——陶瓷筆筒
中國茶壺大全[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文登市| 六安市| 平舆县| 巴彦淖尔市| 德阳市| 灵寿县| 禹州市| 新河县| 邹平县| 伽师县| 惠东县| 武安市| 寿宁县| 张掖市| 永吉县| 临澧县| 巴楚县| 将乐县| 大连市| 恩施市| 昔阳县| 梅州市| 九龙坡区| 梅河口市| 普定县| 永年县| 龙胜| 绥化市| 乐亭县| 深泽县| 台东市| 呼伦贝尔市| 四会市| 青川县| 韶山市| 海南省| 济宁市| 嘉峪关市| 白沙|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