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先天八卦圖
(一)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之名稱出自《文言》: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此言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之四正為天地日月。
“與四時合其序”,此言后天八卦,后天八卦言時節也。
“與鬼神合其吉兇”,此言筮法,蓍之德圓而神也。
天地日月,天地之體也;四時,天地之行也;鬼神,天地之靈也。
“天弗違”,弗違于天,無為也?!胺钐鞎r”,順從于天,有為也。
(二)先天八卦之定位出自《說卦傳》: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三)伏羲先天八卦圖的成圖方法:
伏羲為創始八卦之祖,故名伏羲先天八卦圖,《周易·系辭傳》曰: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伏羲先天八卦圖的成圖方法非?!昂喴住弊匀?,只要在三個同心圓(天文三衡圖)上按照上陽下陰、左陽右陰的簡單法則就可畫出先天八卦圖(太極圖源自先天八卦圖),再畫三層就可畫出伏羲六十四卦圖。這個法則就是《周易·系辭傳》所說的: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四)先天八卦圖原是掛圖:
《易緯》云:“卦者掛也,言縣掛(懸掛)物象,以示于人,故謂之卦。”伏羲先天八卦圖,最初為天地日月四象掛圖,它描述的是天地自然之位,《乾鑿度》言先天八卦曰:
“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p>
“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矣。”
乾為君,居于上,坐北朝南;坤為臣,居于下,立南朝北。乾為父,坐于上;震坎艮為子,伏于下。于此可見先天圖為掛圖,《易》之“不易”者,先天之位也。
(五)《周易·系辭傳》之首言“伏羲先天八卦”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贝搜韵忍煳磺侠は?。卑,下也,底也,賤也;高,尊也,上也,貴也?!叭赵逻\行”言先天位左為日出,右為月升。
鼓,震卦,潤,坎卦。
雷霆,即雷電,雷,震卦,電,離卦。
霆,《玉篇》“電也?!薄豆攘簜鳌る[公九年》“震,雷也。電,霆也?!薄钝拧贰蚌?,或謂之電。蓋音庭則為雷,音蜓則為電?!鄙瞎乓?,霆為耕部定紐,電為真部定紐,音近假借。
鼓之以雷霆,帛書《系辭》作“鼓之雷甸”,甸與電,皆真部定紐,故“霆”為電。
韓嬰《韓詩外傳·卷三·第十九章》引用《系辭傳》以說理:“動以雷電,潤以風雨,節以山川,均其寒暑?!薄袄做睆阶鳌袄纂姟?。敘述次序:雷電、風雨、山川,正好是伏羲先天八卦的次序:震離、(兌乾略)、巽坎、艮坤(帛書“坤”作“川”)。
霆,《釋文》:“京云:霆者,雷之余氣,挺生萬物也?!墩f文》同。蜀才云:凝(疑)為電?!?/p>
孔穎達疏:鼓動之以震雷離電,滋潤之以巽風坎雨,或離日坎月,運動而行,一節為寒,一節為暑。
風,巽卦,雨,坎卦。
“鼓之以雷霆”,從先天八卦最底下坤卦順時針,左起(東北)震而離,所謂“鼓之以雷霆”。
“潤之以風雨”,從先天八卦最上邊乾卦順時針,右下(西南)巽而坎,所謂“潤之以風雨”。
《系辭傳》之首言乾上坤下,鼓之以震離,潤之以巽坎,此只有“伏羲先天八卦”符合之。
(六)論伏羲先天八卦的“陰陽消長”:
“鼓之以雷霆”,先天八卦最底下坤卦為純陰,陰極則陽生,坤下一陽生為震卦,故左起(東北)震而離,所謂“鼓之以雷霆”。震卦二陽生則為兌,兌卦三陽生則為乾。
“潤之以風雨”,先天八卦最上邊乾卦為純陽,陽極則陰生,乾下一陰生為巽卦,故右下(西南)巽而坎,所謂“潤之以風雨”。巽卦二陰生則為艮,艮卦三陰生則為坤。
《左氏·定公四年·正義》言:“《易》云:伏羲作十言之教,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消、息?!薄稘h上易傳·卷八》、《路史·后記一注》又稱鄭玄《六藝論》所引。伏羲十言之教乃八卦與消息,而伏羲先天八卦正是按陰陽消息法則排列,此足以相互發明也。
(七)伏羲先天八卦是《周易》之體,《周易》六十四卦卦序之經。
(八)伏羲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存在互借現象,這也是先天八卦存在的證據。
(九)戰國、秦漢文獻文物關于先天八卦存在的證據:
1.帛書《衷》篇曰:“歲之義,始于東北,成于西南,君子見始弗逆,順而保彀?!?/p>
2.《淮南子·詮言訓》:“陽氣起于東北,盡于西南;陰氣起于西南,盡于東北。陰陽之始,皆調適相似,日長其類,以侵相遠,或熱焦沙,或寒凝水,故圣人謹慎其所積?!?/p>
3.荀爽注《文言·坤》之“天玄而地黃”曰:“天者陽,始于東北,故色玄也。地者陰,始于西南,故色黃也?!?/p>
震為陽氣之始,起于東北;巽為陰氣之始,始于西南。此先天八卦也。
4.乾隆十四年開始編撰的《西清古鑒》一書錄有漢代先天八卦銅洗。
5.尚秉和《周易尚氏學》第十一論先后天之方位:
《九家》注同人曰:“乾舍于離,同日而居。”夫曰“乾舍于離”,是以乾居南也。后荀爽亦曰“乾舍于離,相與同居。”夫曰“乾與離同居”,是亦以乾居南。荀爽又注“陰陽之義配日月”云:“乾舍于離,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笔遣晃┮郧幽?,并以坤居北。又注《家人》云“離巽之中有乾坤。”是以離與乾同位,巽與坤同位,故曰“離巽之中有乾坤。”又鄭玄注《月令》“季夏,國多風欬”云:“辰之氣乘之也。未屬巽,辰又在巽位?!卑醇鞠臑槲丛?,巽初主丑未,故未屬巽辰。又在巽位者,言未在西南,巽亦在西南,故云未在巽位??资喜恢忍熵晕唬蚀司洳荒茚尅!瓕崱蹲髠鏖h二年》,大有之乾曰“同復于父,敬如君所?!彼呶灰玻瑥驼邚推湮灰?。離變乾,乾為父,故同復于父。乾為君,乾之所在南,離亦在南,故人之敬離位,如乾位也。又《成十六年》卦遇復,曰“南國蹙,射其元,王中厥目?!狈蚯瑸橥鯙槭祝矊W易者皆知之,陽氣自北射南,故離目受咎。乾亦在南,故乾首亦受咎而被射也。杜注但知離在南,故能釋目象。不知乾南,故王象元象不能釋也。又萬裕澐云:左傳如山岳則配天,風行而著于土。川壅為澤,震之離亦離之震。是艮與乾同位西北,巽與坤同位西南,坎兌同位西,震離同位東,《左氏》已備言之,故荀爽、鄭玄資以注經,他若《乾鑿度》,言先天義尤多也。
6.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中的先天八卦:
大易總敘章第一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搽x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龠。
按:《參同契》用乾坤坎離構造宇宙模型,乾坤為天地,坎離為月日,往來于天地之間。這正是先天八卦的四個正軸卦。這個宇宙模型既適合蓋天說,也適合渾天說。
圣人上觀章第四
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蟾蜍與兔魄,日月炁雙明,蟾蜍視卦節,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訖,屈折低下降,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明。
晦朔合符章第十八
始于東北,箕斗之鄉。旋而右轉,嘔輪吐萌。潛潭見象,發散精光。昴畢之上,震為出徵。陽炁造端,初九潛龍。陽以三立,陰以八通。三日震動,八日兌行。九二見龍,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體乃成。九三夕惕,虧折神符。盛衰漸革,終還其初。巽繼其統,固際操持。九四或躍,進退道危。艮主進止,不得逾時。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飛龍,天位加喜。六五坤承,結括終始。溫養眾子,世為類母。
按:以上兩章的卦序都是震、兌、乾、巽、艮、坤,且《晦朔合符章》明言首卦震始于東北。這正是先天八卦的卦序。
二、神農先天八卦
神農先天八卦是《連山易》之體,《連山易》六十四卦卦序之經,故與伏羲先天八卦存在有邏輯上的混淆,此所以孔子編輯《易傳》時將其刪除。
然《孔子家語·執轡》子夏與孔夫子談《易》與《山書》,《大戴禮記》謂之《易本命》,孔子從老聃亦聞之,子貢斥之“微則微矣,然則非治世之待也”,孔子曰“各其所能”。此《連山易》也。孔子云:“禮失而求諸野。”神農先天八卦歷經4500年被彝族同胞保留至今?!端畷みB山易》的八卦和日書被水族同胞代代相傳4500年?!暗夭粣蹖殹?,晉汲冢書已有《連山》《歸藏》,輯本《歸藏·初經》為《連山·初經》之誤。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了帛書《易》,帛書《易》六十四卦卦序也是按照神農先天八卦排列的。此地下考古文獻與地上古文獻二重證據遂使“神農先天八卦”大白于天下。
(一)論神農先天八卦的“陰陽遞進”:
與伏羲先天八卦的“陰陽消長”不同,神農先天八卦表現為“陰陽遞進”:
神農先天八卦最底下坤卦為純陰,陰極則陽生,故左起(東北)坤下一陽生為震卦,次之坤中一陽生為坎卦,次之坤上一陽生為艮卦。
神農先天八卦最上邊乾卦為純陽,陽極則陰生,故右下(西南)乾下一陰生為巽卦,次之乾中一陰生為離卦,次之乾上一陰生為兌卦。
(二)論神農先天八卦重家庭的特征:
與伏羲先天八卦的天地日月自然屬性不同,神農先天八卦把天地日月改造為父母子女:
乾下交坤,交坤初為長男,交坤中為中男,交坤末為少男;坤上交乾,交乾初為長女,交乾中為中女,交乾末為少女。
伏羲先天八卦,效法天地,順應日月,無為而治。神農先天八卦,效法天地,男女人倫,施與有為。
夏道《連山》,故自夏禹傳位于啟,“公天下”之大同蛻變為“家天下”之小康也。
(三)神農先天八卦的缺陷:
神農先天八卦出于理順六子,將日月出入之門換位,此因家私而失天道,此缺陷一。
神農先天八卦的“陰陽遞進”不符合事物陰陽消長的規律,此缺陷二。
神農先天八卦尊幼讓長,不符合治家之道,此缺陷三。
此所以《連山易》六十四卦古經幾乎全部失傳,因《初經》有違于道,而《連山》之八卦納甲遂為卜筮術數所用。由帛書《易》而見《連山》六十四卦序,其哲理淺顯,而其主要功用亦在占卜。
(四)神農先天八卦之功績:
《連山易》依據神農先天八卦演繹為六十四卦,別卦的結構是經卦上下相重而得,這與伏羲六十四卦的結構不同,伏羲六十四卦是自初爻按一分為二的法則依次遞進形成六爻卦。譬如風澤中孚卦,伏羲六十四卦的成卦是先有初九、然后是九二、六三、六四、九五、上九。而《連山》成卦是將巽卦疊加于兌卦之上。
先儒往往會忽視這兩種成卦系統,《周易》繼承了這兩個系統,即:“因而重之”的重卦系統,和“兼三才而兩之”的互卦系統。《周易》的《大象傳》是按“因而重之”的重卦系統演繹的,《周易》的《彖傳》《小象傳》是按“兼三才而兩之”的互卦系統演繹的。
《周易》的《大象傳》明顯繼承了《連山》上下重卦的思想,通過觀上下重卦之象而領悟修身治國之道。
三、黃帝先天八卦
黃帝先天八卦的實物是1962年發現于吉林省集安市高句麗貴族墓葬五盔墳四號墓的集安八卦圖,另一件實物是江西景德鎮湖田窯出土“大明隆慶吉日”八卦瓷器殘片。關于集安五盔墓四號墳的考古年代,《報告》推定:“其年代應相當于北朝時期,約當五世紀末六世紀初?!?/p>
黃帝先天八卦圖
集安八卦圖可以體現《周易·說卦傳》第四章“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的卦序。
在集安八卦圖上體現出來的、更為直接的是《易緯·乾坤鑿度》中的“大象八”八卦序列:“天乾,地坤,日離,月坎,風巽,雷震,山艮,澤兌”。
衛元嵩《元包經傳》卷一首列其宮名、宮序為:
太陰第一,太陽第二,少陰第三,少陽第四,仲陰第五,仲陽第六,孟陰第七,孟陽第八。
根據《元包經傳》六十四卦卦畫的組成,可定太陰相當于易卦中的坤卦,太陽為易卦中的乾卦,以下少陰為兌,少陽為艮,仲陰為離,仲陽為坎,孟陰為巽,孟陽為震。
先天八卦為體,沒有時節方位,所以可以旋轉使用。所以集安八卦圖、《說卦·雷以動之》、《易緯·乾坤鑿度·大象八》與《元包》八卦序四者出于同一種易學體系。
集安八卦崇尚坤卦,《周易說卦傳》“坤以藏之”,坤、歸也,故曰歸藏,黃帝又名歸藏氏,故曰黃帝先天八卦。它是《歸藏易》六十四卦序卦的法則。
四、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圖
后天八卦載于今本《說卦傳》第五章: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皯鸷跚?,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為《連山》《歸藏》《周易》通用,故東晉干寶《周禮注》引“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痹疲骸按恕哆B山》之易也?!绷_泌《路史.發揮》亦云。先儒皆知“帝出乎震”一章言《周易》后天八卦,而干寶、羅泌言其為《連山》,明指涵蓋《三易》也。
相對于先天八卦簡易自然的特點,后天八卦的原理則很難理解。朱熹《周易本義》《說卦傳》第五章后說“所推卦位之說,多未詳者?!庇衷凇墩Z類》卷七十七指出:
“文王八卦,不可曉處多。如離南坎北,離坎卻不應在南北,且做水火居南北。兌也不屬金。如今只是見他底慣了,一似合當恁地相似”。“帝出乎震,萬物發生,便是他主宰,從這里出。齊乎巽,曉不得。離中虛明,可以為南方之卦。坤安在西南,不成西北方無地!西方肅殺之地,如何云‘萬物之所說’?乾西北,也不可曉,如何陰陽只來這里相薄?”
《易緯·乾鑿度》對后天八卦乾坤的位置解釋說:
孔子曰:乾坤,陰陽之主也。陽始于亥,形于丑,乾位在西北,陽祖微據始也。
(鄭玄注:陽氣始于亥,生于子,形于丑,故乾位在西北也。)
陰始于巳,形于未,據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陰之正也。
(鄭玄注:陰氣始于巳,生于午,形于未,陰道卑順,不敢據始以敵,故立于正形之位。)
君道倡始,臣道終正,是以乾位在亥,坤位在未,所以明陰陽之職,定君臣之位也。
林忠軍在《試析鄭玄易學天道觀》說:
這里的陰陽之氣,已不是形成天地的原初的氣,而是指天地形成之后、由天地而產生的、可以形成四時變化的寒暑、冷熱之氣。乾為天、為陽、居西北亥位。故陽氣開始于十月、西北亥位。《說文》云:“亥,荄也。十月微陽起接盛陰?!笨簿诱狈剑瑸槭辉?,“坎北方卦名,微陽所生”?!瓣柹诳?,氣尚微,寒溫未知”。(《易稽覽圖》注)故陽氣產生于十一月、正北方。丑為東北方,為十二月。此地此時陽氣長,物由終而始,故陽氣形成于十二月、東北方。巳為四月,為東南方,此地此時陽氣始盛,陰氣弱而生,故陰氣始于四月、東南方。午為五月,為正南方,此地此時陽氣全盛,陰氣動而生,故陰氣產生于五月、正南方。未為六月,為西南方,此為坤位,坤為陰,故陰氣形成于六月、西南方。其中乾坤是陰陽氣之主,陰陽氣產生形成其實就是乾坤陰陽流行轉換的過程。
邵雍《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解釋后天八卦說:
起震終艮一節,明文王八卦也。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為泰,坎離交而為既濟也。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終于寅,離終于申,以應天之時也。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長子用事,而長女代母??搽x得位,而兌艮為偶,以應地之方也。王者之法,其盡于是矣。
邵雍的解釋顯然繼承了《乾鑿度》的思想,朱熹曾想注釋邵雍的這段話,但始終“不得其說”:
……文王八卦邵子說應天時、應地方說下注腳,令覆檢之,不得其說。……細詳此圖,若以卦畫言之,則《震》以一陽居下,《兌》一陰居上而相對?!犊病芬砸魂柧又校峨x》以一陰居中,故相對?!恢喂仕挠缰詤s如此相對耳。此圖是說不得也。(《朱熹集》卷四十四《答蔡季通》書八)
朱熹多次提到自己對后天八卦的原理難于理解,甚至終其一生都未能了悟:
夫謂溫厚之氣盛于東南,嚴凝之氣盛于西北者,禮家之說也。謂陽生于子,于卦為《復》,陰生于午,于卦為始者,歷家之說也。謂《巽》位東南,《乾》位西北者,《說卦》之說也。此三家者各為一說,而禮家、歷家之言猶可相通,至于《說卦》,則其卦位自為一說,而與彼二者不相謀矣。今來教乃欲合而一之,而其間又有一說之中自相乖戾者,此熹所以不能無疑也。(《朱熹集》卷三十八《答袁機仲》書四)
朱熹雖不明后天八卦之所以然,但他堅信圣人之說:
至于文王八卦,則熹常以卦畫求之,縱橫反覆,競不能得其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懼,不敢妄為之說,非以為文王后天之學而忽之也。夫文王性與天合,乃生知之大圣,而后天之學方恨求其說而不得,熹雖至愚,亦安敢有忽視之之心耶?(《朱熹集》卷三十八《答袁機仲》書七)
李光地《周易折中》引用了邵雍的解釋并做了引申,然始終令人一頭霧水:
邵子言乾坤交而為“泰”者,釋“先天”變為“后天”之指也。先天之位,乾南坤北,今變為乾北坤南,故曰“交”。然邵子言乾生于子,坤生于午,今按圖考之,則乾在西方,乃亥而非子,坤在西南,乃未而非午,其故何也?曰:陽自靜以之動,故氣肇于子。然自亥月而已聯兆胚胎,故古人以亥為陽月,言天道于是始也。陰自動以之靜,故功著于午。……此圣人精意,不可不表面出之者。
大哲學家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新編》中評論后天八卦圖說:
在這個世界圖式中,離為火居南方,于時為夏,坎為水,居北方,于時為冬;這跟陰陽五行家的世界圖式相合。其余六卦的方位和季節,照《說卦》的解釋,都很不明了,可能都是些“廢話與胡說”。
故后天八卦至今尚無合乎《連山》《歸藏》《周易》統一原理的最佳解釋,這是易學的大問題,學人不可等閑視之。
五、從大洪水看先天八卦向后天八卦的演變:
伏羲先天八卦
黃帝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說卦傳》第三章“天地定位”言伏羲先天八卦,第四章“雷以動之”言黃帝先天八卦,第五章“帝出乎震”言后天八卦,前人沒有發現這三章之間存在邏輯關系。竊以為《說卦傳》三、四、五章的順序正好闡述了先天八卦向后天八卦演化的主干。孔子編輯《說卦傳》刪去了神農先天八卦,這是因為神農先天八卦位于演化主干的分支上。
《尚書》引箕子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p>
按照《尚書》記載,大禹理順五行,遂將黃帝先天八卦順時針旋轉90°,則:離火居南,乾金居西,巽木居東。
黃帝先天八卦(旋轉90°)
后天八卦
黃帝先天八卦卦序(順時針):坤乾兌艮震巽坎離;
后天八卦連山卦序(順時針):坤兌乾坎艮震巽離。
如果把兌、坎二卦暫時拿掉,則以上兩種排序完全一致:坤乾艮震巽離。由此可見黃帝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的關系。
將黃帝先天八卦的兌卦移到坤乾(地天)之間,坎卦移到乾艮(天山)之間,后天八卦于是產生。兌澤、坎水,天山之間的坎水表示降雨,地天之間的兌澤表示大地被水淹沒,這就是大洪水。
研究伏羲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四正卦,可以發現大洪水是先天與后天的分水嶺。這與古代文獻記載相符合。《孟子》:“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說:“堯之前,先天也。堯之后,后天也。”大洪水發生于堯,歷經舜,至大禹才完成治水。
大洪水之前是先天八卦,先天八卦是上古之人設計的天地宇宙模型,即天圓地方的蓋天說。乾上坤下,天地位矣。日出東方,月升于西。東北震雷與西南巽風,乃天地之交感。西北艮山與東南兌澤,乃大地之陳列。
《周髀算經》宇宙模型:天地日月蓋天圖
大洪水時期,《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比~玉森《說契》說:“昔,從日巛,巛(川)乃象洪水,古人殆不忘洪水之巛,故制昔字取誼于洪水之日?!坠俏臑淖?,乃像河川中泥沙淤積堵塞之形,因而泛濫成災?!?/p>
清華簡《筮法》中的后天八卦圖與傳本后天八卦圖坎離二卦正好相反。甲骨文中的“昔”字保留了這個傳統。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收錄了5個“昔”字,其中上日下巛3個,上巛下日4個。
后天八卦四正卦真實再現了大洪水時期的天地景象:上離日、下坎水,左震雷、右兌澤。如果按清華簡《筮法》后天八卦,左震為雷,上坎為雨,右兌為澤,離日則潛入水澤之下,更加符合大洪水景象?!痘茨献印ぬ煳挠枴返挠钪婺P团c大洪水有極大的關系。
《淮南子·天文訓》宇宙模型
“洪荒”(洪巟)一詞的原義即是指堯舜禹之時的大洪水。洪,大也,言洪水之大。洪,從水從共,言所有方國(萬國)、部落共同遭遇之洪水。巟,從巛亡。《說文》:“巟,水廣也。從川亡聲。《易》曰:包巟用馮河?!敝芤坠沤涁载侈o“涉大川”凡12處,當是源于大禹治水之古語。故“涉大川”乃《連山》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