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2012年8月31日接到貴陽中院關于黎慶洪案(下稱本案)“二審決定不開庭審理”、希望我盡快提交書面辯護詞的通知后,我在沈陽辦案期間利用晚上休息時間書寫了這篇辯護詞。有幾個問題需要說明:
一、在幾乎所有上訴人、辯護人都認為本案一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二審應當開庭審理,合議庭卻認為“一審判決事實清楚,二審決定不公開審理”的情況下,提交這份書面辯護詞是否意味著我認為本案 “一審判決事實清楚”?答案是否定的。正因為如此,我和以往很多次一樣,陷入工具理性與理想追求的現實困境,書寫辯護詞時愁腸百結,不止一次猛拍案頭,怒罵“該死”。
二、8月27日,應合議庭通知去貴陽中院就本案一審存在的程序問題發表口頭辯護意見時,我曾與合議庭成員就本案涉及的證據學、司法謙抑性等理論問題進行了溝通和探討,我曾承諾,合議庭就理論問題發表的任何意見,無論我是否認可,都不會在網上公布。
三、接受上訴人劉語委托后,我曾到過貴陽中院兩次,審判員給我留了辦公室電話號碼(0851-5364067),后來接過合議庭兩次電話,都是這個號碼打來的。9月6日打印好辯護詞后,我撥通這個電話,想詢問郵寄地址,以便將辯護詞寄出,但撥了十幾次,每次都是一接通就斷掉,甚至有一次,一位女工作人員已經和我講話,但一聽 “我是劉語的辯護人王甫律師”,立即掛斷電話。無奈之下,我只好打開電腦,上網查詢貴陽中院的地址,并按照查詢地址寄出了辯護詞。貴陽中院此種做法甚是惡劣,因為這件事不是我承諾的不公布范圍,也因為網絡查詢地址不一定正確,只有公布此事實,并貼出EMS詳單照片,才可證明:我確于2012年9月6日在沈陽將辯護詞寄出。
四、若因為郵寄地址錯誤、合議庭未收到書面辯護詞,可到網上下載。
我們曾追求公正
黎慶洪案劉語涉嫌開設賭場罪、聚眾斗毆罪辯護詞
審判長、審判員:
本律師受劉語委托、北京市振邦律師事務所指派,擔任黎慶洪等人被指控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罪一案(下稱本案)上訴人劉語的二審辯護人。接受委托后,辯護人認真閱讀、研究了案卷材料和一審判決書。總的辯護觀點是:本案一審程序嚴重違法,一審判決認定劉語犯開設賭場罪、聚眾斗毆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或宣告上訴人劉語無罪。
現根據證據、事實,結合法律,發表如下辯護意見:
第一、一審判決認定劉語犯開設賭場罪、聚眾斗毆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一)開設賭場罪
2007年4月,龍康籌辦電玩城時向劉語借款11萬元(其中6萬元是黎猛借給劉語的),因無錢歸還,龍康便將電玩城11%的股權轉讓給劉語;2007年9月,龍康歸還劉語1萬元,劉語的股權變成10%;2007年10月1日電玩城開業,因劉語無錢償還黎猛6萬元借款,便把自己名下6萬元股權轉給方超(黎猛指定),以折抵對黎猛的欠款;2007年10月23日,龍康償還劉語剩余的4萬元借款,劉語自此沒有了電玩城股權。也就是說,劉語在電玩城開業后的23天內,持股從10%變成零。劉語主觀上始終認為龍康欠自己的是借款,不是股權;客觀上,劉語從未參與過電玩城經營,電玩城里經營什么項目劉語都不清楚、也從不過問,即使龍康經營的電玩城開設了賭場,也不應給無主觀犯意、未參與經營的劉語定罪。退一步講,2008年4月,電玩城因經營賭博機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且不說行政處罰4年后、再以開設賭場罪追究相關人員刑責違反了一事不再罰的原則,也姑且不論因電玩城曾違法經營而將所有股東一網打盡追究刑責的做法極其荒謬,即使可以追究,劉語僅僅在2007年10月做了電玩城23天股東,距離電玩城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尚有半年之久,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電玩城在2007年10月1日開業后的23天里開設過賭場,一審法院依何事實、何證據判定劉語犯開設賭場罪?
(二)聚眾斗毆罪
關于2000年甕安釘耙寨事件,在控方證據(7.1)卷27卷中,劉語供述自己原本正在自己礦上組織生產,被蒙小春以黎慶洪請吃飯為由邀至甕安。到甕安縣城后,劉語才知道黎慶洪的車在釘耙寨被扣,四個車輪被拆走,黎慶洪希望包括劉語在內的一些朋友去釘耙寨幫自己討要汽車。在去釘耙寨的路上,遇到酒醉的羅開賢,羅開賢硬說黎慶洪賭錢贏了他四十多萬,纏著黎慶洪退錢,而且“說了一些不著邊際的人身攻擊的話”,“這邊的人就動手打了他”。刑法所規定的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本案中,劉語去釘耙寨是為了幫黎慶洪討回被扣的車輛,當黎慶洪的車輛合法所有權被損害時,劉語等人作為朋友幫助黎慶洪討要車輛,屬于民事權利被侵害后的自力救濟行為,出發前未有任何斗毆預備,只是在路上偶遇羅開賢,與羅開賢發生糾紛后,張明華等人打了羅開賢,無任何證據證明雙方曾“互相進行毆斗”。劉語當庭陳述自己在2000年釘耙寨事件中沒有動手參加與打架,亦沒有其他任何人指證劉語動手打人。
2000年釘耙寨事件發生后,羅開賢傷情鑒定結論為輕微傷,張明華、何東升、佘從亮等人被勞動教養。根據當時公安機關的調查及處理結果,并未認定劉語需要承擔任何行政或刑事責任。10余年后的2012年,劉語等人因同一起事件被刑事追訴,本案一審控方證據中,蹊蹺地出現了羅開賢被鑒定為輕傷的另一份結論。一審法院本應對后一份輕傷鑒定結論進行排除,并判決認定控方指控聚眾斗毆罪名不成立,但一審判決有意回避證據矛盾,徑行判決劉語聚眾斗毆罪名成立。姑且不論張明華等人的行為不構成聚眾斗毆罪,即便構成,我國刑法規定聚眾斗毆罪所處罰的對象是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一審法院依據什么證據、什么事實認定劉語是首要分子或積極參加者繼而判定劉語犯聚眾斗毆罪?
(三)對一審判決 “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的評價。
截止2012年5月10日(劉語被取保候審之日),上訴人劉語已被羈押一年六個月零七天,而一審法院無視劉語無罪、羈押期限已超過徒刑期限之基本事實,判決劉語犯開設賭場、聚眾斗毆罪名成立,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嵌入判決結果的荒誕內涵以及從中折射出的法院對司法的肆意戲弄,使國家賠償制度與緩刑制度同時淪為一紙空文:將無罪之人判決有罪,國家賠償無從談起;將已執行完畢、甚至執行超了的有期徒刑判處緩刑,緩刑意義何在?
第二、一審程序嚴重違法,審判人員喪失基本獨立、中立立場,一審判決在證據采信、事實認定上存在諸多違法問題、有罪推定傾向明顯。
(一)一審法院涉嫌限制、妨害被告人辯護權的行使。本案一審期間,黃敏等審判人員及法院多名工作人員嚴重違反法律,通過承諾取保、承諾判決結果等方法誘逼包括劉語在內的多名被告人解聘律師;利用被告人被羈押已久、急于獲釋的心理,以“認判,少說話”、“關多久判多久”、“亂說話就加刑”等方法迫使眾多被告人庭審中部分或全部放棄行使辯護權。
(二)一審審判人員及其他多名法院工作人員涉嫌妨害作證。黃敏等審判人員及其他多名法院工作人員,要求眾多被告人解聘外地律師的同時,讓被告人在法庭上除回答法官、公訴人、自己律師的提問外,拒絕回答其他律師的提問,黃敏等人的行為已涉嫌妨害作證,對一審查明案件事實造成實質阻礙。
(三)一審法院無視被告人和辯護人強烈要求,拒絕依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本案中,多名被告人、證人當庭陳述偵查期間受到刑訊逼供、逼證,一審法院理當通知其他證人、涉嫌刑訊逼供的偵查人員出庭作證,以排除非法證據或排除被告人、辯護人對偵查人員刑訊逼供、證據來源非法、證據內容虛假的合理懷疑,但一審法院并未依法履行職務,無視眾多被告人和辯護人的強烈要求,有意遮掩偵查人員犯罪事實,拒絕安排數百名證人及涉嫌刑訊逼供的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值得注意的是,一審中被通知出庭作證的僅有的幾名控方證人,其所做證言均對黎慶洪等被告人有利。辯護人有理由認為,在其余數百名證人、涉嫌刑訊逼供的偵查人員未依法出庭作證的情況下,一審判決據以認定黎慶洪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四)同案被告,秘密判決。潘立新作為一審被告人,黎慶洪等其他多名被告人指證其涉嫌刑訊逼供,潘立新的供述和辯解對查明案件事實至關重要,但一審法院不僅不公開審理潘立新,而且剝奪了其他辯護人參與庭審的權利,更為離奇的是,關于潘立新的犯罪事實和判決結果,在一審判決書中竟未出現,此舉嚴重違反刑事訴訟法,亦對一審查明案件事實帶來實質阻礙。
(五)本案一審受到公安部門不當干預。一審開庭期間,貴陽市公安局黨委紀檢委(下稱紀檢委)出具“民警文明辦案”證明、貴陽市公安局“函告”一審法院“不安排民警出庭作證”。紀檢委作為黨的組織,在司法實踐中不能作為主體出現,根據權利義務相統一原則,其在訴訟中也沒有作證的權利,但一審判決未對該證明做出否定評價。辯護人有理由認為,紀檢委出具證明的行為對本案一審構成嚴重干預;一審中,眾多被告人指證潘立新、楊濤等人涉嫌刑訊逼供,按照法律規定通知潘立新、楊濤等人出庭作證系一審法院職責所在,潘立新、楊濤等人也有義務出庭作證,此等公民個人作證義務與貴陽市公安局并無關聯,貴陽市公安局僭越職權“函告”法院不安排民警出庭作證已屬干預司法,一審法院依此“函告”決定不安排楊濤等人出庭作證更是對獨立審判原則的嚴重違背。
(六)一審判決有罪推定傾向明顯,對證據采信缺乏公正立場。在一審舉證、質證環節,公訴機關面對辯方對控方證據的否定性質證意見,理當有證據補強或作出合理說明,但公訴方既無補強證據,又無任何回應,一審法院卻對控方大多相互矛盾的證據予以采信。而且,一審庭審中多名被告人供述、證人證言之間存在諸多矛盾,同一名被告人、證人前后之間的供述、證言也矛盾多多,一審判決無視這些證據間的相互矛盾,選擇性采信對黎慶洪等人不利的供述和證言,這樣的結果,必然造成對客觀事實的歪曲。
第三、結語。
辯護人在接受劉語委托后,曾于2012年8月20日遞交了《開庭審理申請書》和《律師詢問筆錄》,并于2012年8月27日應合議庭通知表達了對一審程序方面存在問題的辯護意見,辯護人及劉語始終強烈要求本案二審開庭審理。遺憾的是,合議庭不僅對一審諸多程序違法導致一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之情況視而不見,而且置《刑事訴訟法》關于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的規定于不顧,徑行作出二審書面審理的決定。
……
審判長、審判員,中國的刑事司法及法治進程,有賴于包括合議庭各位法官在內的所有人之點滴努力方能推動,黎慶洪、劉語等人的冤屈有賴于包括合議庭各位法官在內的所有人的勇氣和良知方能伸張。
歷史會銘記每個人為追求公正所做的貢獻,歷史也不會對每個人加害正義的行為視而不見。
非你,即我;不是今天,便是明天。
就此即致!
劉語辯護人:王甫律師
201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