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未完,被目為近三百年來讀書人之恨事。紅樓開篇便從開天辟地女媧補天說起,賈寶玉、林黛玉既是天降美眷,竟又有不遂之愿。在賈府,林黛玉為賈母心頭肉,賈寶玉心上人;而賈寶玉又是嫡孫繼承人:但這樣的地位也不能保證和寶玉的婚姻成功。自紅樓刊布以來,這悲劇中隱含的大機關總是讓人低回不已,背后的真相亦吸引人為之尋覓。曹雪芹自己曾說得很清楚,“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偌大賈府,有人是這人心頭肉,便會是那人眼中釘。在賈政這一支,其實一直有兩個核心的斗爭,就是以賈環為核心的趙姨娘系,以及以賈寶玉為核心的賈母王夫人系。當賈寶玉逐漸長成,賈環也在經歷同樣的青春期。自開始,寶玉的優渥地位便受到賈環的覬覦和嫉妒,窺伺和陷害。賈寶玉有自己的青春夢,賈環也有。在賈環的夢想中,大觀園可以永存,高貴小姐和溫柔婢女可以永存,而賈寶玉卻必須消失。隨著四大家族的敗落,賈王薛史均走下坡路,王夫人在賈府家務中的實際權力和地位下降,而年輕受寵又善妒的趙姨娘則牢牢地抓住了賈政的歡心,利用賈政之手,逐步實現賈環奪嫡的野心。很不幸的是,她取得了成功,一方面賈寶玉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繼承權,另一方面,林黛玉作為當然也是最高的戰利品,被賈政指婚給戰勝賈寶玉的新繼承人賈環。這對寶黛和王夫人乃至于賈母當然是極大的打擊。隨后我們推測故事應該以黛玉夭亡寶玉出走為結局。賈寶玉認為天地精華只在于女子,女子中的精華在于林黛玉一身。林黛玉既亡,賈寶玉則無可留戀,是以撒手出家,賈府諸人則四散奔騰飄零,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對于趙姨娘賈環的奪嫡與賈政給寶玉指婚、把黛玉許配給賈環,在前八十回已經隱隱呼之欲出,而高鶚續書的觀點影響甚大,損害了整篇文章的寫作原則,破壞了故事的原有邏輯,將其原來鋪墊的悲劇線索一一掐滅,什么掉包計、黛死釵嫁,故事隨變成了無意趣的八婆經,賈政在這出悲劇中的重要性也因之被讀者淡忘,人們注目于賈母王夫人對寶黛婚姻的反對而忽視了賈寶玉在大觀園的真正敵對者。《紅樓夢》第二回即已說明賈政不喜賈寶玉,及至寶玉挨打,作者已經將賈政厭惡寶玉、恨不得打死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后來賈寶玉與十二釵的黃金歲月是在賈政出任離家離京期間度過的。當賈政還京回家,四大家族彼時已開始衰落,賈府遂發生了一系列悲劇,抄檢大觀園、晴雯之死、乃至于攆逐芳官等佳人,均因賈政對寶玉的不喜而來。表面上看,王夫人掌管家務,這些事是王夫人做的,但須知王夫人正受冷落,不得不以賈政之意為意,以圖挽回賈寶玉的地位。
我們從前八十回可以清楚地看到寶玉、寶釵、黛玉之間婚姻、戀愛關系的爭奪與逐步確立,王夫人與賈母等人對寶玉婚事縱有別的想法,,面對賈寶玉的要死要活,也只好讓步,成全木石姻緣。但當賈政回家,賈寶玉的死活自不在賈政和趙姨娘的心上,甚至是趙姨娘賈環暗喜之事。扶持、維護趙姨娘與賈環的利益,成了賈政在賈府敗落之時渾水摸魚、乘亂為王的當務之急。趙姨娘因為受寵,她的實際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大家才那么不待見她;同時也正因為她受寵,所以她才有那么大的野心與毫不猶豫的行動力。寶玉挨打后她仍然借助魘魔之術坑害寶玉與熙鳳,后來賈政回家,她自然更會抓住時機借助賈政的寵愛實施對寶玉與王夫人、王熙鳳的打擊,同時扶持賈環的地位上升,并將眾人最為疼愛的林黛玉指婚給自己的兒子。她才是真正的“趙飛燕”,“燕飛來,啄皇孫”,便是趙飛燕的隱喻。林黛玉曲子詞圖畫中的枯木之上的玉帶,便隱喻著一個“環”字。賈政、趙姨娘這樣的作為,他們自己當然是心意暢快,但也自然是不得人心的,賈母的病逝便可能跟她對賈政的失望有關,所以《好了歌》說“孝順兒孫誰見了”,賈母的命運也是悲劇收場,正所謂一生順風順水,晚年卻被一直偏愛的小兒氣死。
《紅樓本事》這本小冊子試圖以賈政、趙姨娘對寶玉的厭恨、構陷、對黛玉的爭奪、對寶黛婚姻的拆離,勾勒出一個簡單的線索,還原書中含而不宣的細節真相,揭示主要人物之間曖昧不明的關系,探索寶黛悲劇的真正原因,與天下愛紅者共談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