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和五十一回介紹了薛寶琴寫了十首《懷古詩》讓大家猜:
(第五十回)寶琴走過來笑道:“我從小兒所走的地方的古跡不少,我今揀了十個地方的古跡,作了十首懷古的詩。詩雖粗鄙,卻懷往事,又暗隱俗物十件,姐姐們請猜一猜。”眾人聽了,都說:“這倒巧,何不寫出來大家一看?”
(第五十一回)眾人聞得寶琴將素習所經過各省內的古跡為題,作了十首懷古絕句,內隱十物,皆說這自然新巧。……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
大家還對這十個謎語進行了一番議論,然而事后也沒有宣布答案。于是難壞了三百多年來的讀者們,紛紛加入了猜謎的行列,得出了很多答案,五花八門,然而又誰都不服誰,顯得很尷尬。有很多人都是非要在曹家家事里做文章,這顯然是徒勞的。
當代紅學家蔡義江教授則研究詩影射之意,他在《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一文中認為,“赤壁懷古”乃總說,是寫賈府衰落,如曹軍人馬之一敗涂地;《交趾懷古》寫元妃,從聲勢顯赫到忽然暴亡。《淮陰懷古》寫鳳姐,惡犬指賈璉,“一飯之恩”指劉姥姥。《鐘山懷古》是李紈。《桃葉渡懷古》是迎春。《青家懷古》是香菱。《馬嵬懷古》是秦可卿,《蒲東寺懷古》是金釧兒,《梅花觀懷古》是林黛玉。等等。當然,這也是見仁見智的,如《廣陵懷古》,蔡教授認為隱的是晴雯,但細品詩味,似乎更可能的是薛寶釵。其他諸人似乎也可商榷。但老蔡并沒有把謎底解出來,沒有做到兼顧。
我們先看看第一個謎語:
其一 赤壁懷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
此詩表面上來看講的是三國時期赤壁之戰中戰死的曹軍將士,《三國演義》里著名的火燒赤壁的精彩故事就源于此。我們先逐句看看都是什么意思。
赤壁沉埋水不流:意思是火燒曹操戰船后,余骸沉埋江中,江水為之不流。為什么“水不流”呢?蘇東坡不是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名句嗎?江水是永遠也不會不流的,所以“水不流”這一點顯得有些奇怪。
徒留名姓載空舟:古代作戰都立有戰旗,主帥立黃牙旗,在軍中居于中央,其他將領也都有表示自己身份的旗幟。“名姓”在這里指戰船旗幟上的將帥之姓。將士戰死,只有寫有將帥姓氏的旗幟在空空的戰船上飄揚。為什么船上沒有人呢?至少應該有死人呀?
喧闐一炬悲風冷:“喧闐”是指聲音喧嘩、噪雜,在此指火燒戰船的聲響。一炬:指燒毀曹軍戰船的火炬。
無限英魂在內游:戰船里都是戰死將士的英魂。赤壁之戰時,曹操身先士卒,乘戰船深入敵方前沿陣地,親自了解情況,指揮作戰。曹軍將士在曹操指揮下英勇作戰,因此戰死的將士都被視為英雄。赤壁成為曹操率麾下軍隊英勇戰斗的見證。
清代周春在《閱紅樓夢隨筆》中說是這個謎語的謎底是“走馬燈之用戰艦水操者”,徐鳳儀在《紅樓夢偶得》中說是“盂蘭會所焚之法船”。有位叫劉俟晨的學者認為應該是“棺材”,理由是棺材的各面均涂朱赤正與“赤壁”二字吻合,說無論生前有過多么的輝煌,但終不免崩潰滅亡的命運真是最恰如其分了;“棺材”是指注定走向崩潰滅亡。首句“赤壁沉埋水不流”寫棺材之埋葬。為什么會“水不流”呢?一方面可能是指棺材不可能埋在流動的水里,另一方面流動的水給人一種有生機的感覺,而如果是不流動的死水,應該是象征著死去的人;第二句“徒留名姓載空舟”以空舟喻棺材之外形,棺材正面須寫明死者名姓;第三句“喧闐一炬悲風冷”是安葬之際在鼓樂喧闐中親人哭泣、火化冥物的情景;第四句“無限英魂在內游”是指人都逃脫不掉進入棺材的命運。
這個答案還是很有道理的,這跟妙玉提到的“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的味道非常類似。薛寶琴寫的十首《懷古詩》肯定不是一般意義的懷古,而應該也是正反兩面都有寓意的,從背面來看應該與賈家的命運是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無論賈家在前八十回里有多么的富貴,多么的榮耀,但最后都不免家亡人散的結局。
第十二回賈瑞因正照風月寶鑒定能喪命,這是很有象征意義的,因為這面正反兩面皆可照人的鏡子就象征著《紅樓夢》這本書,正面看到的色情鏡頭象征著此書的表面故事是個表色的故事;而背面看到的骷髏象征著死亡,正所謂“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書中還提到過“白骨如山忘姓氏”,這都是在暗示此書的背面故事是部血腥的歷史,死人無數,而賈家一個個那么生動鮮活的人最后應該都逃不了一個死字。
在第十四回里有一條批語里提到“清屬水”,這是指滿清在“五行”里是屬“水”的,這樣看來“水不流”似乎是在詛咒滿清最后滅亡的結局。
這樣看來薛寶琴寫的十首《懷古詩》的背面應該是賈家命運的縮影,每一首應該都是非常有寓意的,而第一首的謎底是棺材,應該是總攬全局的作用。如此看來其他九首應該與一些賈有的具體的人或事有關系,很有可能是八十回以后一些人物命運的伏筆。但是從表面上來看,又是十個謎語,應該是有合理的謎底的,這一點非常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