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的,如果能面批效果會更好!
在我三十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僅僅靠課堂上的點撥、指導是遠遠不夠的,不管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看圖作文……,通過和學生一起審題分析,指導,然后學生習作,接著批改(有無錯別字,詞語運用得當與否,語句通順與否,標點符號是否恰當,修辭運用如何,文章結構如何安排的,是否會移花接木,是否圍繞中心了,中心是否突出了,文章的層次安排是否合理、清楚……)
如果做不到面批的話,就要在學生作文的旁邊做好批注,讓學生針對性地去改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如果能做到面批,學生及時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改,面批比批注更具體、全面,更有針對性。有的學生作文甚至需要修改好幾次的。我認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批改和修改也是重要的環節。
長此以往,如果老師堅持這樣引導著審題,批改(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要從各個方面來批閱),修改,學生再謄寫到作文本上,漸漸地,學生的寫作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因為學生在下一篇寫作中就留意了在上一篇習作中的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篇習作,老師仔細批閱下來至少需要10分鐘,一個班50左右學生,一周一小作,兩周一大作,只是語文老師的批改工作量很大的,不要說老師還要備教材,備課,更不要說學校有什么檢查呀,什么活動呀,或者擔任班主任工作呀,所以大家一定要支持、理解一下我們語文老師!!如果學生經常習作,不點撥,不批改,就像一棵樹苗任其生長,在關鍵時候還必須施肥,澆水和園丁修剪的[呲牙][呲牙]。不然它不會長成參天大樹的!!
為我們的語文老師點贊!點贊![贊][贊][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