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化,傳統的針灸療法越來越顯示出燦爛的光輝而方興未艾。許多疑難雜癥在小小的銀針揮動下,被一個個攻破,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可是,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人類的體質抗藥性和抗針性也隨著不斷增強,以往基本上一個穴位僅針刺一針即可發揮應有的作用,可是現在,往往一針就顯得力量單薄而延長療程,難免讓患者增添痛苦和經濟負擔。怎麼辦???
我經過反復研究所有的針灸文獻,認為古老的傍針刺法和齊刺法是戰勝抗針患者的有利武器,可是,傍針刺法和齊刺法僅刺三針,方法是:正穴位直刺一針,兩邊再針兩針,以增加療效。這樣,對于比較頑固的病癥或者痛點(阿是穴)還是作用緩慢,我就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兩針,形成一個五針齊刺的梅花形針法,這樣,極大的增加了療效,比如坐骨神經痛,常用環跳穴,我就經常使用五針法,謂之五虎攆羊法,有時還可以使用梅花型的六合定中法,就是中間一針。穴位周圍五針。最頑固的痛點阿是穴,還可以使用正穴一針。穴周六針。謂之七星高照法。這樣,再頑固的痛點也迎刃而解了。撮針法和圍刺法還略有些區別,撮針法的針距很小,幾乎和插稻秧的一撮秧苗相似的。我把這個方法叫做【撮針法】。
病歷:07年10月份,北京患者胡某某,女,37歲,患坐骨神經痛,劇痛難忍,丈夫抱著進來的,痛哭不止,痛苦難堪,我立即診脈,仔細檢查。認為沒有特殊情況,屬于腰椎間盤突出型的氣滯血淤。隨即針刺環跳穴和承山穴,每穴用五針的五虎攆羊法,再施以龍虎交戰的拈針法,不到30分鐘。能下地行走,笑容滿面了。
科學是無止境的,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我們中醫針灸同行們必須發現新事物,研究新問題,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讓古老的,珍貴的針灸奇葩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輝。
主治醫作者:藍藍天毛振玉
【附圖】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