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臨與秋笙
平原君趙勝是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要說平原君的父兄可都不是一般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北擊林胡、樓煩,滅中山國、開疆拓土,迎立燕昭王、秦昭王從而使趙國從中獲益;趙惠文王在趙武靈王禪位之后于政治斗爭中將英雄蓋世卻又出爾反爾的父親圍困致死,統治期間能人輩出,藺相如完璧歸趙、廉頗負荊請罪、趙奢閼與破秦都是他在位時候發生的事。在這么牛逼的父兄面前,平原君趙勝也另辟蹊徑,名垂青史。
史記中記載“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平原君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位”,也就是說,趙勝有賢名而門客達數千人,他本人也曾在兄長惠文王和侄子孝成王在位期間做過三次趙相。不過史記中關于他和門客的第一個故事,卻不太符合他愛士的名聲。
這故事是說平原君家一位美人倚在高樓上,看見旁邊民宅中一個跛子一瘸一拐地汲水,便吃吃笑起來。第二日跛子就去找平原君,要求平原君把笑話他的美人腦袋砍下來,美其名曰“臣聞君之喜士,士不遠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平原君隨口笑道“好啦好啦,你先回去吧”,他沒當回事,自然也舍不得砍美人。過了一年半載,府上門客漸漸地走了一大半,平原君覺得奇怪,找來一個門客詢問,“我平時對你們挺好的呀,怎么走了那么多人?”門客答:“因為您沒砍掉嘲笑跛子的美人,所以大家覺得您重美色而輕人才,所以他們就走啦?!庇谑瞧皆阈χ沉四莻€嘲笑跛子的美人(作者一臉驚恐,笑著砍了,砍了,了…),還親自上跛子家道歉,此后走掉的門客又陸陸續續回來了。這尼瑪真是個直男癌的世界!因為笑了一笑,就得被砍掉腦袋;重視人才得表現在愿意撫慰他的玻璃心而濫殺無辜,不然你就不賢明,這古人的思維實在駭人。作者摸摸脖子,慶幸生在了現代。
其實平原君在拔擢人才方面還是有眼力的。在鐵血悍將系列虎父犬子篇中,作者提到過史記中平原君舉薦趙奢的這段記載。趙奢因罪流亡燕國,當過燕國上谷守,后來大約是因為大赦,回到故里,做了個收租稅的官吏。恰逢平原君府管事的不守法交租稅,被趙奢砍了九個人,平原君為了這個梁子本來要殺趙奢泄憤,后來被趙奢一席“奉公守法則上下公平、國家強盛、政權穩固、長享富貴”的說辭打動了,因而將趙奢舉薦給趙王。事實證明平原君對趙奢的判斷是正確的,趙奢管理國家賦稅很在行,民眾富足而且府庫充實;不僅如此,趙奢還是一員猛將,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在一段時期內壓制住了秦國東出爭霸的態勢。不過到后期,趙國與燕國的戰事中,平原君卻沒有聽從趙奢的自薦,而是用土地換取了齊國人田單來做外援領兵,結果不盡人意。這其中到底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平原君的一次平庸之誤,也可能是對趙奢的功勞過高有所猜忌。
魏國信陵君有急人之困的名聲,平原君在這方面也是一樣的。曾經有個魏國人范雎,被當時的魏相魏齊整治了,等范雎到了秦國被秦昭王任用為相后,他就要著手報這個仇了。秦相范雎有秦昭王撐腰,脅迫魏國殺魏齊服軟,魏齊一逃逃到趙國平原君府上。說起范雎這個人,可是個記仇的補刀小能手,連戰神白起都最后被他陰死,別說小小的魏齊了。秦國方面收到消息后,秦昭王假意邀請平原君赴宴,秦王相邀,平原君也不敢不從啊,等他到了秦國被脅迫交出魏齊人頭時,平原君卻硬氣了一把,“魏齊是我朋友,就算他在我家,我也不能交給你們,何況他根本就不在我家?!鼻赝跻贿呁{要出兵伐趙,一邊扣留了平原君,趙國這邊由當時的趙相虞卿陪同魏齊再次出逃,去找平原君的小舅子信陵君幫忙,看能不能逃到楚國去。誰知一向急人之困的信陵君迫于秦國壓力猶豫了,沒有及時召見魏齊,致使魏齊絕望自殺,這件事情上,信陵君倒沒有一向不如他的平原君做得漂亮了。聽聞魏齊自殺,趙國趕忙取了他的人頭去換回了平原君。
平原君在做趙相的時候最黑暗的一段經歷當屬長平之戰。鐵血悍將系列人屠白起篇中曾經講過長平之戰的前因后果,這里作者再翻出來說一下。本來秦國KO了韓國一把,韓國就把上黨這塊地方割讓給了秦國求饒,但是上黨的地方官咽不下這口氣,私下連人帶地欲投趙國,想生米煮成熟飯然后使趙國不得不聯韓抗秦。要說這上黨地方官也是個人物,他這想法挺有骨氣的,只不過任何人都沒有料到后來發生的血雨腥風。趙孝成王找來大臣商議,這現成的便宜到底撿不撿?平原君此時就站出來說話了,“以前要想得到別人的土地,得花多少人力物力打仗,現如今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憑什么不要,咱們不要可就便宜了秦國。萬一秦國找咱們晦氣,有廉頗在,不和他們硬碰硬打野戰,只堅守城池,也是無妨的?!庇谑勤w國收了上黨這份大禮,同時也引發了秦趙間的戰火。
平原君一直以來因為力主接受上黨而被批找抽,但其實不管趙國找不找抽,秦趙大戰都是免不了的,時間早晚而已,只不過好巧不巧的,秦國出了白起這么個幾乎無敗績又斬首無算的戰神。戰國之間的混戰,就是你死我活的吞并,并不是你規規矩矩做人,不拿不該拿的東西,別人就不會來打你,你不拿會被抽,拿了也會被抽,換了諸位看官,你們到底拿不拿?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廉頗固守城池,趙國吃點小虧并無大礙,但苦于耗時費力,人力物力方面拼不過秦國有關中和巴蜀兩大糧倉,趙國捉襟見肘之際,又中了秦國反間計,用了趙奢之子趙括換下老將廉頗,意圖一戰以定勝負。同時,秦國也用殺神白起換下了久攻不下的王龁,我們來看看下面雙方選手的對比:
秦國白起 趙國趙括
長平之戰前戰績 斬首47萬 0
用兵強項 野戰 和父親談論戰陣布兵之道
軍隊戰斗力 軍功爵制激勵下戰斗力爆棚 胡服騎射后在騎兵兵種方面有一定優勢
與軍隊的配合程度 戰神無人不服——強 臨時換新手——弱
知己知彼程度 知道趙括頂替了廉頗 不知秦軍主將為白起
來自本國上層的壓力 中低 高
補給 兩大糧倉 捉襟見肘
國際支援 無 臨時與秦國議和而放棄與諸侯合縱抗秦=無
結局 “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主將身死,趙降卒45萬被坑殺,趙國“壯者盡于長平”
長平之戰時,令人費解的是做為趙相的平原君居然沒有什么作為,既不反對趙王用趙括替換廉頗,也不想法子爭取諸侯合縱支援,也可能他確實有所動作但卻沒有效果,史料中也就沒有記錄。長平之戰后,雖然秦國也大傷元氣,但是六國中除楚國之外武備最盛的趙國再也無還擊之力,秦國東出蠶食諸侯之地已勢不可擋。第二年,趙都邯鄲被圍,趙國向魏國楚國求救。魏國是平原君的姻親之國,修書一封給魏王和信陵君兩個大小舅子即可,信陵君一出竊符救趙的大戲在上周的公子無忌篇中詳細講過。至于怎么爭取楚國的救援,還得說到平原君家里的門客。
平原君要選派說客隨同自己去楚國,本想選二十個人,選來選去只有十九個還入得了眼,還差一個人怎么辦呢?有個叫毛遂的門客自己推薦自己,平原君卻還看不上他,說能干的人才就跟口袋里的錐子似的,能被人立馬看出鋒利的輪廓,你到我門下三年了,我都不大知道你,可見你還是不適合出使楚國這種重要的差事。但是毛遂執意要去,并且說我這個墜子要放進布袋子里,可不是能看出輪廓來這么簡單,而是出溜一下就刺破袋子脫穎而出的。于是平原君就勉強帶了毛遂同去。到了楚國,毛遂果然言辭犀利,但架不住楚國懦弱猶豫,從早晨說到中午也還沒決定和趙國結盟。毛遂就按劍而上,當面以死逼迫楚王,同時力陳秦國攻破楚國鄢城郢都、燒毀夷陵、辱楚王先人,秦國是楚國不共戴天的仇敵,而楚趙結盟是于楚國有利的。楚王遂同意與平原君等歃血為盟。這便是毛遂自薦的故事。
平原君相過的門客成百上千,卻差點遺漏毛遂這樣以三寸不爛之舌而強于百萬雄師的人才,便再也不敢稱自己能識人了。想想也是,信陵君遠在魏國都能聽聞隱于趙國的毛公和薛公之名,有意結交,而身在趙國的平原君非但不知,還覺得信陵君結交市井之徒有損體面,在識人方面,平原君確實差點火候。
平原君回到趙國時,邯鄲仍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姓易子相食,衣不蔽體,兵士武器用盡,他聽從邯鄲傳舍小吏之子李同的建議,除夫人之外將府內所有人編入士卒間,分工而作,散盡家資募得三千勇士,由李同率領前去阻擊秦軍,支撐到楚魏援軍到來,邯鄲得以保存。
戰后虞卿欲替平原君向趙王請封,平原君的門客公孫龍力勸平原君推辭。他說,“平原君你身為趙相,享受封地,本來就不是因為你有什么獨一無二的才能,而是因為與趙王是至親的關系,邯鄲解圍全靠信陵君竊符救趙,而此時虞卿卻替你去請封,平原君你居然都不推辭,這也太說不過去了。何況由虞卿去趙王跟前替你請封,不管事成不成,你都欠他一個人情,那就被動了。”這和唐且勸阻信陵君不居功的那番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平原君也和信陵君一樣,采納了門客的建議,謝絕請封一事。
平原君死于趙孝成王十五年,比起被兄長猜忌、郁悶而死的信陵君,結局還算不錯。司馬遷對平原君的評價,不如信陵君那么高,但也好歹稱他為“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