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注意力以無意注意為主,且自制能力較差,課堂上總有走神,做小動作的學生。教師批評學生也是難免的。批評是目的是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因此停止講課點名批評學生顯然有不足之處,既中斷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又分散了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利用行體語言對某些學生進行批評、導行,調整學生的注意力,效果較好。
一、 眼神暗示
課堂上愛做小動作的學生往往怕老師發現,總是一邊做小動作,一邊偷眼瞄老師,老師就可以抓住這一瞬間示以關注的眼神,往往能令其改正,重新聽課。
二、語調告誡
如果有學生思想開小差,眼睛出神地望著某個地方,老師就將講課的語調升高或降低,以引起他的注意,此時學生收回神游的思緒,注意力轉入正軌。
三、走動警告
如果發現幾個同學在某個角落躁動不安或偷偷開小會,老師可不動聲色,邊講課邊在其身邊走動,這樣是在警告學生老師發現了你,這種做法立竿見影,幾個同學很快停止了講話或小動作,認真聽起可來。
四、表揚提醒
五、聲東擊西
上課時,將教學內容與提醒學生注意力結合起來。如點那位做小動作的學生談一談題意、板演一道題等,在講、讀、算、答的過程中將他的注意力引入課堂上來。
六、借題發揮
巧借所講內容,適當發揮,讓違紀學生聽出個“言外意”、“話外意”。如學《大森林的主人》時,可問學生:“在森林里要做森林的主人,那我們怎樣做學習的主人呢?”即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這六種方法都是在不中斷教學過程,不浪費教學時間的情況下進行的,它會使絕大數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