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魏晉時期陽夏謝氏中的重臣和將領(lǐng)。
(7)河南禹州神奇女子褚蒜子:輔立6位皇帝,3次“垂簾聽政”,保證了東晉政權(quán)的正常運轉(zhuǎn),挽救了司馬家族及其東晉王朝。
褚蒜子,河南陽翟(音:yang dí,今河南禹州)人 ,晉康帝司馬岳的皇后。其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是武昌太守,父親褚裒(póu)官拜衛(wèi)將軍、徐兗二州刺史。
褚蒜子自幼聰明伶俐,名聲很好。在十余歲時,晉成帝便將她許配給自己弟弟瑯琊王司馬岳作了妃子。沒過幾年晉成帝都身染重病,在他得知自己時日無多之時,就下詔讓他的弟弟瑯琊王司馬岳繼承帝位,即晉康帝。褚蒜子也就從王妃成為了皇后。可悲的是司馬岳僅僅在位兩年多,也英年早逝。年輕守寡的皇后褚蒜子,就這樣被晉升為皇太后。22歲的褚蒜子抱著3歲的司馬聃,第一次坐上朝堂,接受百官朝賀,改年號為永和。
褚蒜子對政權(quán)并無野心,曾一度想著退居幕后,安穩(wěn)地渡過余生。但是兒子太小,朝臣們一致推薦她時,她不忍拒絕,從這她開始了第一次代行皇帝職責(zé)臨朝攝政。她依靠自己的父親褚裒(póu)平定了蘇峻之亂。褚裒對權(quán)力也沒有興趣。褚蒜子開始讓舅舅庾冰出來輔佐,誰知,庾冰不日又病逝了。此時,舅父庾冰之子庾翼等庾氏家族勢力過強。為了削弱庾氏權(quán)力,也安撫了王瑯邪王氏、陽夏謝氏,以及吳地士族的積怨,他依然使用能干、又有野心的桓溫。桓溫果然屢立大功,但野心迅速膨脹,一度成為了東晉政權(quán)的大患。
在晉穆帝司馬聃長到15歲時,禇太后便還政給皇帝,自己退居后宮。豈料,司馬聃親政沒幾年就暴病駕崩。成帝司馬衍的兒子司馬丕繼承皇位,即晉哀帝。晉哀帝即位時已成年,因此也就不需要禇太后輔政。可這個皇帝,不務(wù)正業(yè),因迷戀丹藥中毒病逝,因為晉哀帝無子,禇太后只好立司馬丕弟弟司馬奕為帝。
此時的宰相桓溫功高蓋主,大權(quán)獨攬。他便暗示禇太后廢司馬奕為東海王,改立丞相司馬昱為帝。禇太后深知桓溫的狼子野心,卻又無可奈何,只好改立司馬昱作簡文帝。司馬昱執(zhí)政后,禇太后再次退居幕后。司馬昱形同傀儡,常擔(dān)心被桓溫廢黜,最終在八個月后憂憤而亡。禇太后為了防備桓溫篡權(quán),讓司馬昱及早立11歲的大兒子司馬曜為太子。司馬昱一駕崩,司馬曜名正言順地成為晉孝武帝。還讓桓溫輔政。晉孝武帝即位后,桓溫做為輔政大臣更是肆無忌憚。好在一年后,桓溫也突然離世。在朝臣們再三請求禇太后臨朝輔政情況下,褚蒜子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輔政。孝武帝成年后,禇太后又把政權(quán)還給了皇帝。回到后宮頤養(yǎng)天年。
操勞一生的禇太后, 61歲時在顯陽殿安靜地走了。晉孝武帝謚號其為“康獻皇后”。這位傳奇女子褚蒜子,即晉康帝司馬岳皇后。
他一生扶立六位皇帝,三度“垂簾聽政”;她卻對權(quán)力沒有絲毫野心,一次次地保證了東晉政權(quán)的正常運轉(zhuǎn),挽救了司馬家族及其東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