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是成人需要定期監測的指標,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血壓的好發人群,更應加強監測頻率,以早發現、早干預,減輕高血壓對靶器官的損害,預防或延緩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
那么,73歲的人血壓多少為正常呢?
我們很多朋友都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也會慢慢的變高。因此,到73歲的時候,血壓高于年輕人,或者說高于140/90mmHg,也是正常的。
其實并不是這樣。血壓正常與否,不分年齡,也不分性別,成年以后,血壓各項指標的判斷標準均一致。之所以有朋友經常關注各年齡階段的正常血壓值,可能他們與另一個概念有所混淆,即降壓目標值。降壓目標的設定通常針對老年患者,他們的血管條件、對血壓的耐受性等均有所下降,以致降壓目標也有一定的差異。
血壓的理想范圍為高于90/60mmHg,但不超過120/80mmHg;超過120/80mmHg,未達140/90mmHg時,為血壓正常高值,血壓長期處于該范圍,進展為高血壓的幾率較大,同時未來并發心血管事件風險也會上升;當血壓多次達到140/90mmHg時,則應診斷為高血壓。
對于73歲的老人,血壓的控制不能等同于青-中年人。青年人應以120/80mmHg作為控壓目標,中年人盡量將血壓控制在120/80mmHg以下,也可以130/80mmHg作為控壓目標,只不過未來進展為高血壓的幾率稍高;對于73歲老年人,若以120/80mmHg或130/80mmHg作為控壓目標,多數患者無法實現,除非通過藥物降壓。
因此,老年人可以將140/90mmHg作為控壓目標,血壓位于140/90mmHg邊緣的患者,應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低鹽、高鉀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運動、戒煙限酒等。
即使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其首要降壓目標也為150/90mmHg以下,若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只不過合并糖尿病、或出現蛋白尿的患者,血壓控制較為嚴格,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