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血壓,大家會立刻聯想到一個字:鹽!
其實,高血壓的病發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響,這包括了遺傳基因、年齡增長、后天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
而在飲食習慣中,長期攝入高鹽食物,的確就是高危因素。因為鹽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攝入大量的鹽分,無疑就意味著體內鈉離子含量超標。
鈉離子被攝入人體之后,存在于血液以及組織液中。如果細胞需要鈉離子,就會通過細胞膜的鈉鉀離子泵攝取組織液中的鈉離子進入細胞內部。如果細胞不需要過多的鈉離子,它就只能存在于細胞外。
正是因為鈉離子是被細胞膜選擇性攝取,而水分是可以自由出入細胞膜的,所以久而久之,會造成水鈉潴留的出現。
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加,細胞內外鈉離子水平升高,就會逐漸發展為細胞水腫、血管平滑肌腫脹,血管腔變得狹窄、外周血管阻力因此增加,導致血壓升高。除此外,高鹽負荷還會促使下丘腦產生利鈉因子、增加中樞和外周交感神經的活性,造成血壓進一步升高。
也正因如此,無論是高血壓患者、還是健康人群,都應當控制鈉離子的攝入。但是,很多人都將鈉離子的重點放在了食鹽上。殊不知,生活中很多食物,其實都是含有隱形鹽的,比如以下幾類食物,大家就不能忽視:
1、調味品
中國美食種類繁多,且各有各的風味。之所以會如此,正是因為我國有各種各樣的調味品,比如黃豆醬、味精和雞精、醬油等等。
殊不知,這些調味品中同樣也含有鈉鹽,有相關的研究調查顯示,100克黃豆醬就相當于15克實驗,而100克醬油就相當于10-20克左右的食鹽成分。
除此外,腐乳、蠔油等在加工時,都會添加一定的鹽分。如果做菜時在放置食鹽的基礎上,還添加了大量調味品,無疑就會讓食材變成高鈉食物;
2、加工肉制品
加工肉類可以說是中國餐桌上最為常見的美食,這包括了臘肉、火腿以及午餐肉等。由于它們之前就經過了煙熏燒烤、鹽分腌制等過程,所以它食用起來比較方便,甚至是到了開袋即食的程度。
而且,加工肉類的肉質不僅鮮美、口感豐富,保存時間也比較長。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一點,加工肉類之所以有多個優點,就是因為它們有復雜繁瑣的加工過程,其中添加了大量的鹽分,含鹽量甚至是能達到10%以上;
3、各種快餐
所謂快餐類食物,指的就是泡面、炸雞、披薩等等,這些經過高溫油炸、加工的食物,不僅原本含有的各種營養物質有所流失,同時也含有極高的鹽分。特別是泡面、炸雞等等,含鹽量相對較高。
除此外,部分蛋糕、甜點、面食在加工的過程中,也會加入少量的鹽分以及含有鈉離子的添加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減少食用。
除了以上三類食物之外,泡菜、腌菜、咸鴨蛋和腌雞蛋等等,都含有超標的鹽分。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單單是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還應當謹慎選擇這類食材。偶爾一次嘗鮮雖然可以,但是不能大量、長期食用,以免影響到血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