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笑哈哈,晚上又人間不值得。越來越多的人說自己抑郁了,的確,隨著近幾年網(wǎng)絡的發(fā)達,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抑郁癥”。但是更多的人卻是跟風玩梗,讓真正患有抑郁癥的人有苦不能言。
特別是一些年齡小一點的人,好像完全沒有說自己不快樂的權(quán)利。當他們向家人或朋友說出自己感覺有些抑郁這件事情,家長們只會說:你小小年紀,能有什么不快樂的。是作業(yè)太少還是零花錢太多,讓你有這種想法。
而前些天熱搜上13歲女孩自殺墜樓身亡的消息還歷歷在目,學校中也每天都會有學生因為“極度厭學”“精神疾病”等理由退學的事情發(fā)生。
為什么抑郁癥會低齡化?
從自身來看,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身體激素水平發(fā)生較大變化,容易造成情緒異常。青少年在心理上有著高度自尊、高度脆弱和高度敏感的特點。
但是此時的青少年并沒有足夠成熟的認知和思考能力,對外界的抗壓能力較小,所以心理比較容易出問題。
從外界影響來看,青少年在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的壓力并不比成年人小。他們面臨的學業(yè)、交友和生活壓力也一樣存在。在各種壓力的壓迫下時間久了,也就成了抑郁癥。
預防青少年抑郁,家長需要對孩子多一點關(guān)心。
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在焦慮,而是家長在焦慮,而家長往往又會把這種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
目前很多孩子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自然也就理所應當?shù)爻袚烁鞣N眾望。
家長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有足夠顯眼的特長。做為父母希望自己孩子變優(yōu)秀再正常不過,但這卻會給孩子帶來較大的壓力。家長最好還是在自己孩子心理承受范圍內(nèi)給孩子安排相應的興趣班和學習課程。
還有一部分家長過于忙碌,對孩子缺少一定的陪伴,與孩子的玩耍和互動時間減少。這也會讓孩子心理健康。
家長應該與孩子多交流與溝通、給孩子足夠的愛,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幫助孩子疏導負面情緒。
預防青少年抑郁,學校需要相應的心理課程。
學校作為孩子除了家以外待時間最長的地方,學校里的人和事也會給孩子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多了解自己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靈活變通,給自己的學生帶來相應的幫助。
作為學校管理方,應該給學校安排相應的心理健康課程。很多學校雖然設置了相應的心理課程,但只不過是空有其名,大部分的學生可能并不知道還有所謂的心理老師。
而更多的學校可能根本就沒有設置這樣的工作崗位,或者讓一些沒有專業(yè)能力的兼職人員濫竽充數(shù),這可能都會讓青少年錯過了預防的最佳時機。
而如果設立了相對應的課程,對于青少年正確對待心理健康問題,提高學生的求助意識等方面都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