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創新之路---活力版圖

創新之路(第一集)

活力版圖

總策劃:萬剛、王志剛

每一次重要的發明和發現都是因為創新,創新帶來什么,是創造也是顛覆,是開辟的新路,是豐裕的果實,是國家的繁盛,也是人類社會的進步。

創新的人是誰?他們擁有好奇,又探索好奇。他們忍受孤獨,又享受孤獨。他們向往財富,又創造財富。他們承接文明,又提升文明。他們是點點繁星明亮夜空。他們用非凡的創造力,成就永無止境的創新之路。

如果人類不曾到達外太空,也許永遠無法從這樣的視角欣賞我們的地球。1968年(50年前)的平安夜,“阿波羅8號”的宇航員拍下了這張照片(見視頻),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海洋、山川、河流和云層,它們立體、真切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地球用了十幾億年的時間,形成了適合生物演化的自然環境,又用了幾百萬年,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家園。而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幾千年里,世界變得越加豐富多彩。

  我們可以用自然、用政治、用文化、用歷史,為地球繪制出各種不同的版圖,但我們今天想嘗試用另一個視角,重新定義這顆藍色的星球,重新詮釋我們的財富、文明和人類的創造力。

(視頻時間稍長,非常棒!)


創新是什么:

每年申請哈佛大學的學生大概有3萬人,但只有 2000 人會被最終錄取。2004年,一位哈佛的大二學生在宿舍里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項目。一個名為臉譜的社交網絡就這樣誕生了。

臉譜迅速在校園傳播開來,不久,這個年輕人索性輟學,專心致志地去打造屬于自己的互聯網帝國。他就是馬克·扎克伯格。

  ◆ 我和我朋友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并沒有想到我們能建立起一家公司,只是覺得我們應該要做這件事。但是,你知道,我堅信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堅信人們有這種需求,需要與親人和朋友保持聯系,與他們分享照片和生活點滴(馬克·扎克伯格)

  ◆ 那個時候他只有19歲,非常害羞,還不怎么說話,還只是一個大二的學生。我們認為他非常擅于工程,擅于技巧與服務,而且他很有動力。(彼得·蒂爾風險投資家)

2012年5月18日,位于紐約時報廣場的納斯達克電子交易市場,迎來了美國歷史上第三大新股上市公司。扎克伯格的臉譜公司以每股38美元,募集了 184 億美元。

  如今,臉譜公司的用戶數量超過16億人,這樣的規模大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而它的市值最高曾達到 3000 億美元。3000億美元是怎樣的概念呢?

1500年,人類歷史的重要分水嶺,當時社會的全部財富總和大約合現值2500億美元。也就是說,如今這個30多歲的年輕人,借助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新的社交方式,這一創新所帶來的財富,可以買下1500年時的整個世界。

這些財富,不是靠對自然資源的搶占,不是靠對大眾的橫征暴斂,更不是靠燒殺擄掠,而是來源于頭腦、來源于改變和提高人們生活的愿望。

類似的巨變,覆蓋了現代社會的大部分領域:一臺計算機可以儲存中世紀所有圖書館里的全部抄本和卷軸的信息;五條現代的貨船可以裝下 1500 年時全世界所有船隊的貨物;人類的首次環球之行用了三年時間,現在卻用不了一天。而所有這些,似乎都能關聯到一個詞匯,這就是“創新”。

 所謂創新:就是人們利用新的知識、新的技術去創造新的產品,改進新的工藝,來推向社會,最終達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社會財富的目的(萬剛)。

創新:就是以經濟標準來衡量的話,創新就是新的思維框架,新產品新方法的思維框架,它廣泛地被社會所采納(埃德蒙·費爾普斯,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大約100年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第一次系統研究了“創新”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提出了創新的概念。他的獨到見解轟動了當時的經濟學界。從此,創新與經濟和社會的繁榮結下深厚淵源。

  熊彼特使用了一個很好的概念,經濟的本質并不是均衡的,而是打破均衡。創造性地打破均衡的狀態后,實現新的經濟發展。這就是他所說的創新。

創新萬變不離其宗

1931年,熊彼特訪問日本時,曾經在一橋大學做過三場經濟學演講。在熊彼特之前,經濟學家們將經濟的本質看作如何實現供給和需求的均衡,有人認為可以通過價格的自由競爭,也有人認為可以通過政府創造需求,拉動民間的供給。但是,熊彼特發現了“創新”才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沒有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新組織的出現,就不會有真正意義的發展。

  我們身處的現實也回應了這樣的理念:電話代替電報,手機代替電話,智能手機顛覆傳統手機,各種產品的交替上演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生。說不定此時此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新的顛覆已經出現了。

2006年年底,中國完成了三次動車大招標,分別從日本、法國、德國購買了280輛高速列車。三個國家的列車各有優勢,可以適用不同的地質條件,但中國有著更加極端苛刻的環境,從東北的嚴寒,到西北的風沙,再到海南酷暑,需要同時經受零下40攝氏度和零上40攝氏度的考驗,并且安全穿越11級大風,這一切都需要技術上的創新。最終,對每一次極限的突破,讓中國高鐵完成了自我超越,快速走到世界水準的平臺上。

  ◆ 在未來的 7 年里,我們要在麻省的斯普林菲爾德的土地上投資 6000 萬美元,建立一個 40 英畝的組裝場地,為當地提供150 個就業機會。(余衛平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在中國,每年有近10億人次乘高鐵出行。中國高鐵的運營里程超過1.9萬公里,高速列車保有量超過1500列,運行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350公里,三項指標都是世界第一。

高鐵,讓中國體會到了創新帶來的自信和機會。當創新的理念逐漸被廣泛認知,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紛紛從各自角度,多元化地投入到對創新的思考。

從1到N”的創新

2015年,美國著名風險投資人彼得·蒂爾,帶著他的新書《從 0 到 1》來到中國。從0到1,是彼得·蒂爾對創新從無到有的精彩概括。不過,他并不認為所有的創新必須是這樣的飛躍。他在創新模式中提到了一種“從1到N”的創新”

  ◆ 一種是逐步改善,也就是一步步地改善產品,我認為很多公司,包括美國和中國都集中在逐步地穩步地改善。(彼得·蒂爾風險投資家)

 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是亞洲第一個完成現代化、躋身世界強國的國家。

◆ 日本經濟的騰飛,選擇的就是一條跟隨、學習、不斷改進的創新路徑。(沖村憲樹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前理事長)

  認為日本之所以選擇這條路徑是因為日本的基礎研究能力還比較薄弱,提供全新技術支持的能力還比較弱,一般都是以某個基本技術為基礎,經過各種改良和改善,系統的改善,技術的改善,然后將東西變得更好。日本在改良這方面是相當擅長的。

1999年,在蘋果公司的一場發布會上,喬布斯放出了一張日本老人的照片,他說:一個對我、對蘋果公司都影響很大的人今天去世了。這位老人就是索尼的創始人盛田昭夫。

  日本科技新聞記者林信行連接受采訪時說道:“如果說喬布斯對日本的什么最感興趣,應該就是工廠自動化。當時的日本,已經大量應用機器人自動化管理工廠的生產。據說當時喬布斯經常請盛田先生帶他參觀工廠。”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東京一家百貨商店的廢墟上,索尼公司開業了。那時的“日本制造”根本沒有影響力。創辦人盛田昭夫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特地把“日本制造”這幾個字印得很小,直到海關工作人員說這些字小得都看不見了,才被迫放大。

  小林三郎(中央大學大學院戰略經營研究科客座教授)這樣說道:“在過去,'日本制造’代表著便宜,但是品質比較差的商品,在國際上是這么認為的,就是復制歐美的東西。”

  雖然還沒有強大的技術實力,但是盛田昭夫從一開始便拒絕為他人代工立志開創索尼這個市場品牌。日本索尼公司公關部工作人員岡田康宏介紹了一款特殊的收音機,“這是索尼1955年銷售的日本首個晶體管收音機。這款收音機輕便易攜帶,是當時世界上很暢銷的產品。也是第一次使用索尼標志的商品”。

  ◆ 正是從這個晶體管收音機開始,索尼的產品走向世界。一段時間,索尼平均每天推出4種新產品,每年推出 1000 種。用漸進提高的技術和改良設計的產品,索尼構建起一個龐大的家電帝國。日本的創新是漸進性的,而且我認為日本擁有非常有秩序的、結構性的系統。(伊藤穰一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

 索尼首個晶體管收音機從當年的小家電到今天的智能機器人,日本在跟隨中追求創新,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成就了享譽世界的品牌,成就了一個制造強國。

◆ 創新本來就意味著改變,持續的、微小的改變也可能引發強大的創新。但有時候只是對現有技術的重新整合,同樣能夠產生驚人的結果。這又是怎樣一種引人注目的創新方式呢?復雜的協調,實際上并沒有做什么新的研發,沒有發明任何新的部件,但你把它們結合起來,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比如說,如果我們看看 iPhone,原始的 iPhone,所有部件早已經存在。但真正的創新就是將它們重新整合,用一種正確的方式,于是就有了智能手機,最終成為了普通消費者手中的必備工具(彼得·蒂爾風險投資家)

  美國《時代》周刊發表過一篇名為《當今時代誰最性感》的文章,文章中認為所謂最性感的人是那些戰略資源的整合者,而不僅僅是技術創新者。他們完善他人的想法,優化他人的發明,將其集合成令人難以抗拒的新產品,可以顛覆整個商業模式和商業生態。

  喬布斯就是這樣的集合式創新者。他研究過日本的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和華裔的建筑師貝聿銘,他參考過意大利工業設計的理念,還在奧地利貝森朵夫鋼琴和德國保時捷汽車那里尋找過靈感。最終,他將多元的文化融合在了蘋果公司的產品設計中,掀動了一場風靡全球的時尚熱潮。關于他,我有很多的回憶。我常想他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

  ◆ 即使在我們創建蘋果的初期,他沒有太多的經驗,但他非常愛提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做,你為什么要那樣做?經常這樣。他所給出的提案,在我印象里,總比別人的要好一些。(斯蒂夫·沃茲尼亞克蘋果聯合創始人)

當人們的目光從蘋果公司落到它的誕生地——硅谷,也許能夠更加理解這份創新的價值。硅谷真正的力量并非來自科技進步,而是擁有活躍的創造力。

 ◆ 電腦、晶體管、互聯網、萬維網、智能手機……硅谷并沒有什么發明創造,但是當這些技術到達硅谷,就變了。在那里產生變化。那里的人們拿到技術,就開始思考。我們能用它們做些什么別人從來沒有做過的?特別是,如何使用這些技術,可以為普通人所用。這是硅谷一直以來的原動力。(皮埃羅·斯加魯菲《硅谷百年史》作者)

 用創新破解生存發展的難題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開啟了英國的工業革命;19 世紀,鋼鐵和化學工業,帶動了德國的興起;20 世紀,電氣時代的到來,奠定了美國的領先。300多年來,以科技創新為標志的歷史進程,勾勒了國家發展的趨勢。如果世界版圖可以用創新來描繪,我們看到: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盡管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國土面積依然重要,但是國家實力、國與國之間的差距,將更多取決于創新的活力。

 ◆ 無時無刻都有新的東西出現,智能電話,互聯網,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出現什么,他們只知道他們必須通過創新來站到這個曲線的頂端。他們同時也看到了國家必須加強創新才能在世界經濟里面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索爾·辛格《創業的國度》作者)

以色列農業科學家,尼斯木·丹尼列曾說:“這(以色列)是一片處于沙漠深處的貧瘠土地。這里的年降水量僅有 1 毫米,基本上全是沙漠。”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不產油的國家。

◆  以色列是一個隨時要應對危機的地方。“我們的故事就是,絕地挑戰。”(索爾·辛格語)我們必須要生存。所以,為了生存,我們要竭盡全力。在生命中的各個方面,以色列都要強大起來,強大到有能力自保。(以撒·賽格夫以色列國防空降兵前總參謀長)

 以色列,一個深知憂患的國度。或許正因為對漂泊、遷徙、饑餓和苦難的記憶,猶太民族很早就確立了他們的生存法則:資源、土地以及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會消失,一個人最重要的財富,是自己的頭腦,是知識、是創造。

 在世界人口中,猶太人占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三,卻誕生了16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世界前50名富豪中,有10名是猶太人。以色列1948年建國,面積不及兩個北京,人口不到千萬,戰亂和動蕩從未停息,然而,科技對以色列GDP的貢獻率卻高達90% 以上,它是一個舉世公認的創新國度。

  “這是Map In Israel,一個眾包地圖顯示了以色列的高科技生態系統(見視頻)。你能在地圖上看到初創公司、創業加速器、投資人等。各種與以色列高科技相關的內容都在我們的地圖上。用眾包的方式分配信息,也就是每家公司自己進入,再經由我們批準。”本·郎這個以色列的創業者這樣向別人介紹他的產品。

21歲的創業者本·郎來自一個移民家庭,幾年前,他和家人從美國搬到以色列,定居在被稱為“中東硅谷”的特拉維夫市。由于人口較少,以色列建立了世界上最特殊的軍隊體系,大部分家庭都有參戰的經歷。軍隊不僅承擔著保家衛國的責任,同時擔當了科技創業的孵化器。

 本·郎來自8200部隊,又叫作“以色列國防信息化部隊”。8200部隊在以色列家喻戶曉,這個國家的每一次戰爭都離不開8200部隊的信息支持,眾多知名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也是從這里開始創業的。

◆ 以撒·賽格夫(以色列國防空降兵前總參謀長)曾說:“事實上以色列的高科技領導者就來源于軍隊。他們有些來自8200部隊,有些來自從未提到過的更優秀的部隊。在8200部隊,他們為軍隊工作,負責信息的安全、保障交流的安全,或者別的項目。在他們服役滿六年后,他們被允許離開軍隊,去發展自己的業務。”

  雖然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本·郎還是對血脈相連的以色列充滿好奇和渴望。在以色列這片神奇的創新之地,他用自己的方式,擁抱著這個古老而又嶄新的民族。

  ◆ 我一直迷戀以色列的創新,關注這個創業國度里發生的一切。我搬到這里的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能夠融入到它的創業生態中。(本·郎以色列創業者)

 國家面臨的復雜局面,讓每個以色列人,伴隨他們出生就肩負著一種責任和使命。而在今天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創新創業也同樣充滿著生死未卜,但無論如何,當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創新這條險境環生的道路仍然是實現國家強大的唯一出路。

  ◆ 仲夏節,北歐人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抵御寒冬和黑夜的希望。仲夏節在莫拉這個地方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甚至超過了國慶節。這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對瑞典人來說,有陽光、有溫暖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很快將經歷一個漫長的冬天,所以,這一天是我們最開心的一天,我們要好好慶祝。(安娜·海德瑞典莫拉市議員)

  北歐,位于歐洲大陸最北部,與北冰洋接壤。這里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冰川、森林、荒原、稀疏的人口,大自然沒有給這里特別的眷顧。

  長久以來,陽光和溫暖是人們最大的期許。手工制作的木馬,是北歐國家瑞典的象征。透過這些色彩絢麗的工藝品,人們偶爾還能夠想象一百多年前的生活。

  ◆ 住在這里的人們很窮,土壤貧瘠,靠天吃飯很困難,所以他們不得不到森林里去做工。他們和自己的馬匹一起住在很多小木屋里。閑暇的晚上,父親們就會開始雕刻,為家里的孩子做玩具,他們經常選擇馬作為造型。(斯坦·斯文森瑞典達拉市市民)

  如今,身處世界邊緣,自然環境惡劣的北歐諸國,已悄然成為一片冰雪之下的創新熱土。但北歐是全球最富庶的地方。2011—2015年,世界人均國民總收入最高的五個國家中,北歐占據三席。北歐也是全球最幸福的地區,為人民建立了覆蓋一生的免費教育和高額的社會福利。

  在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上,北歐國家也常常遙遙領先。平靜安詳卻生機盎然,究竟是什么演繹了北歐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個攝氏溫度計;第一款可大量生產的拉鏈;第一臺頭部伽瑪手術刀;首例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影響國際汽車生產標準的三點式安全帶……僅僅是瑞典一個國家,就為世界貢獻了眾多發明,而這些發明,如同那里的人們:樸實內斂,講求生活和實用。

  ◆ 如果你回顧歷史,瑞典有著 100 多年的創新歷史。我堅信是因為我們不得不這么做。如果不這么做,我們就沒法在這里生存。這里又冷又暗,所以,為了生存,我們必須創新。(夏洛特·布洛格倫瑞典國家創新署署長)

 “生存”是創新的理由,然而,北歐的創新并非以“生存”為終點。更大的機會,來自北歐的全球化視野。芬蘭誕生了憤怒的小鳥、諾基亞,丹麥誕生了樂高,瑞典誕生了沃爾沃、宜家……這些來自北歐的世界級品牌和公司,從創辦那天起,它們的目標就是整個世界。按照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 它有這樣一種血液往外面走,我們看到現在瑞典的公司,在國外就有這樣的一個傳統。(房曉輝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

  ◆ 瑞典又是一個很小的國家,所以很多企業在早期就得走出國門。大國的企業是不需要這么做的,因為本國的市場就足夠大了,你待在本國就可以獲得成功。所以我們不得不去全球化,在全球化被人們廣泛談論之前。(夏洛特·布洛格倫瑞典國家創新署署長)

  面向全球,面向市場,大大小小的公司,為北歐積累了豐厚財富,使北歐國家躋身世界人均財富強國行列。而今天,作為全歐洲創業熱情最高的地區,北歐的很多創業者,開始把目光對準了全球最貧窮的地方,他們的行為,讓創新,也讓財富有了更好的歸宿。

  非洲大陸,人類最早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全球最貧窮的地方。新技術的傳播,正在非洲催生一場跨越時代的改變。在非洲交通閉塞的村鎮,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同步知曉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消息。在城市,非洲本土的企業家們能夠通過互聯網,創建并管理自己的公司。而學生們可以通過網絡教育,聆聽全球頂尖高校的課程

◆ 我被他們的苦難深深震撼到了。因為沒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兒童安全不被保障。為什么你不能為他們發明一件工具呢?我能做些什么嗎?(帕特拉·瓦斯特羅姆Solvatten創始人)

 ◆ 我們的任務是在全球范圍普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我認為我們可以為這些人帶來一個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改善他們的生存狀態,提供他們能夠學習的地方。(理查德·列文網絡教育 Coursera校長)

  今天,創新已經幾乎到達世界每個角落,由此帶來的人類福祉的改變是巨大的。而未來的創新,將更加堅決地去挑戰貧窮、疾苦和教育的溝壑。

◆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我們也認識到科技、發明可以讓人們戰勝許多生存困難問題。(羅蘭·貝格羅蘭貝格戰略咨詢榮譽主席)

  ◆ 創新就是思考下一個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工具是什么,并有做成這件事的信心和信念,無論承擔多大風險,為實現它付出一切(馬克·扎克伯格)

  今天,整個世界都在和“創新”這個詞發生著關系。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聚集了全球最創新的電子消費技術和產品。以色列,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提供著整個國家一半以上的用水,是以色列賴以生存的保障。

  德國,“工業4。0”計劃全面啟動,一個制造業大國正向萬物互聯的新目標邁進。

  日本,正在加速推進人工智能研發,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超智能社會。

 韓國,正在尋找一種互聯網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結合的發展模式。

 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國家最高的呼聲。今天我們是否可以通過某些指標,通過量化的計算,來尋找創新的規律呢?

2006年中國國家創新指數誕生,這意味著中國正在用科學的手段,努力掌握全球創新躍動的脈搏。從全世界224個國家和地區中,挑選了40個國家作為參照樣本,對這些創新國度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下期繼續!

編輯于2018年5月10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世界上,我最佩服的兩個國家:以色列,日本...
世界現代民居博覽02
在世界頂尖大學中,瑞典是表現最好的北歐國家!
此國在世界默默無聞,曾多次侵略英國,連法國、俄羅斯人都很怕
北歐一些國家有點拉仇恨,想跟大家說說“瑞典”這個國家~
北歐一些國家有點拉仇恨,想跟大家說說“瑞典”這個國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嘉善县| 门源| 十堰市| 叙永县| 大足县| 沧源| 桐城市| 海淀区| 贞丰县| 金坛市| 洛浦县| 安阳市| 开原市| 高碑店市| 玉门市| 齐河县| 北川| 许昌市| 彰化县| 新郑市| 吉木萨尔县| 抚州市| 孟村| 辉县市| 平遥县| 株洲市| 托里县| 鄂伦春自治旗| 鹤岗市| 鹤庆县| 大同县| 巢湖市| 宜昌市| 灵寿县| 获嘉县| 大新县| 岫岩| 荃湾区| 哈巴河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