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男士風度 鄧剛
一個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來我這兒采訪,希望我能談談我們的紳士風度。我陡然就有點臉紅起來。因為無論在多么高檔的場合,我往往看到的不是紳士而是“戰士”。他們大聲說笑,猶如在田野里喊口號;他們打手機電話聲音響亮,好像在開辯論會;他們面對一桌酒菜,手一揮———上!舉著酒杯完全像舉著手榴彈———干!吃完之后,嘴一抹———撤!讓你感到這不是在酒店,而是在戰場。一般而言,男人對女人表示尊重,可謂是“紳士風度”。但坦率地說,我們是從“男女授受不親”,是從女人和小人都“難養也”的古訓中走過來的,男人對女人從來都是下看。記得父輩那一代人,丈夫要是幫妻子干點家務,得偷偷摸摸地幫,如果哪個男人要是被鄰人發現坐在洗衣盆前,會羞愧得要死。打倒封建主義后,我們開始講男女平等,可似乎講得有點過火,又把婦女抬到嚇人的高度:男人能拿槍殺敵,女人也能拿槍殺敵;男人能掄大錘,女人也能掄大錘;男人是戰天斗地的鋼鐵漢,女人也是戰天斗地的鐵姑娘……這在實質上是不管婦女的生理和心理差異,硬逼她們和男人一樣拼命,不客氣地說是摧殘婦女,遠談不上尊重。
近年來隨中國作家代表團到國外訪問,無論是上下車、進出電梯還是參加宴會,西服革履的洋人總是彬彬有禮地謙讓女士為先。在諸多的公眾場合下,官銜等級甚至也為女士讓位,無論女作家是否有名氣或有級別,主人介紹時總是把她們排在前面,然后才能輪到我們職位很高的團長。我漸漸感到,紳士風度其實是一種文化,必須是在經濟和文化教育達到一定層次后,自然形成的一種文明。可喜的是我們也開始談“紳士風度”,在一些場合下,一貫怒氣沖沖的“戰士風度”的大丈夫們,竟然也會笑容可掬地對身邊的女士說:“請。”一些一貫嚴肅的領導們在發言時,也“女士們,先生們”,學著外國人把女士放在前面了。但畢竟沒有濃厚的經濟文化支撐,女士們在這突如其來的“紳士”面前,不禁受寵若驚面紅耳赤起來。有些潑辣的女士反而對做紳士狀的男人嘲笑著說:“少來這個假模假式的!……”男人盡管表面上不說什么,心下卻早已不紳士了,甚至會暗暗罵街:“真是給臉不要臉!……”
一個現代女性氣哼哼地對我說:“我最討厭男人表面上的文雅,全是裝洋相,背后卻狼一樣!”我說外國男人背后未必不像狼,他們大多也是表面的文雅,這就像服務行業的小姐對你微笑問好,是一種禮儀,是一種商業行業。不過。倘若表面上都做不到文雅,背后絕對會比狼還可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