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做很多事,但其實總結歸類一下,只有三件事:做好自己的事,關心別人的事,研究老天爺的事。
自己事很多,也麻煩。要先學好知識,想辦法給自己搞個文憑,然后就是找個自己滿意的工作,這是關系到以后自己是否“快樂”的基礎,沒有這個做基礎,也許會煩惱很長時間。再后面就是要找個愛自己的人(自己愛的人不一定愛自己,為了讓自己瀟灑一點,還是不要強求了),只要能夠照顧自己生活也就湊合了吧。接著是買個屬于自己的房子,經濟上讓父母幫助一下還是能夠搞定的(假設父母都有收入,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父母手頭也不寬裕,那也不要緊,反正父母不會看著自己沒房子結婚的),再后面就是籌辦結婚了(父母還是不能旁觀的)。接著就是小孩兒什么時候要的問題,小孩兒誰來帶的問題(父母當然要給予方便了),再后來就是孩子上學……等這些都忙完了,再看自己——也許開始有“白發”了,這時候才能想起,原來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過來的,該孝敬他們一下了,可是……
別人的事還是要關心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跟自己有密切關系的,或許關心的程度就要大一些;跟自己關系不大,或者根本沒有關系的,還是少操心為好,俗話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當然,如果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還是要“密切關注”,諸如自己的工作是不是能夠得到上司的賞識啊(這關系到自己能否提職、能否加薪)等等。其實,這別人的事也是最煩心的事,因為,如果一有疏忽就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要想把自己的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那就要花費很大的心血,真的太煩心了。有些別人的事,自己本來不想操心的,但是,出于某些原因,又不得不操心,有時候你想躲都躲不過去,難啊。等到有一天,忽然發現這別人的事自己根本無法主宰,有很多事自己也都是違心所為的時候,再看自己,頭發又少了許多。
還是研究一下老天爺的事吧,這種事雖然自己也無法控制,但在研究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老天爺的事會給你增添許多樂趣。通過自己的觀察,你或許能夠很準確地判斷出明天的天氣;看了世界新聞,你會預測出誰會當選聯合國秘書長,哪里又會發生戰爭等等。等到有一天,你會發現在研究老天爺的事的時候,自己的學識又增加了不少,再看看自己,你會為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好笑”。
說實在的,人的煩惱往往也來自于這三件事:沒有做好自己的事;管錯了別人的事;操心了跟自己無關的老天爺的事。于是,又有人想活得瀟灑一些就重新安排處理好這三件事:處理好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別操心老天爺的事。這或許能給自己少增加一些煩惱,但是凡事都有利弊,這樣處世等到自己“銀發滿頭”的時候,就會發覺自己的身邊連個能夠說點知心話的朋友都沒有了,自己也變得遲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