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休息的認識誤區
累了就應該休息,道理人人都懂。可人們通常認為的休息方式也往往是一些誤區,這些容易陷入的休息誤區的認識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不動就是休息。不少人認為坐在沙發上靜止不動、閉目養神就是休息,其實不然。因為休息的含義是指暫時停止工作。如果一個腦力勞動者,雖然是坐著或躺著,但是還在動腦筋繼續思考問題,那根本就不是休息。相反,與人聊天說笑,瀏覽報刊或聆聽音樂等,才是休息。
2.多躺就是休息。有人認為躺著比坐著、站著省力又舒服,多躺就是多休息。實際上,躺的時間過長過多,不僅會影響消化,而且會使血液循環減緩,進而使腿肢笨重遲鈍,提早出現衰老。
3.多睡就是休息。休息是身心(大腦)的休整,好比是“充電”,主要形式是睡眠。適度的睡眠能消除疲勞,恢復精力。至于睡眠時間的長短,則應依據疲勞程度而定。對于一般工作的成年人來說,夜晚睡八小時足矣。如果睡眠時間長,那么活動時間必然相應減少,須知靜多動少并非好事。因為多睡會使人體氣血循環不暢,新陳代謝緩慢,器官功能減弱,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引起許多疾病。
4.娛樂就是休息。適當的娛樂可以使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悅,但如娛樂超越限度,就失去休息的意義。比如,玩撲克、打麻將至深夜或通宵,不斷跳舞、看電影或看電視時間過長等,都會損耗人的精力,危害健康。
5.疲勞后才需要休息。誰都知道疲勞的滋味很不好受,也都知道休息能消除疲勞,可不少人干起工作來,非等到疲憊不堪后才肯休息。這種干勁可以贊揚,但不宜提倡。一些知識分子英年早逝,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怎樣才是正確的休息方法呢?一般來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主動休息,不疲勞也小憩,這是預防疲勞、保持精力旺盛的訣竅。如果你手頭有兩種工作要做,那么掌握好時間交替進行,可使大腦兩個半球在變換工作中獲得休息;如果因運動而產生疲憊,就靜止下來休息,反過來若長時間靜坐而疲倦,則可以運動來休息;當忙于一件事情使你頭昏腦脹時,不妨換一換做自己最有興趣做的事,如看看郵冊、下棋,以達到休息的效果;在消遣性藝術享受中也可以達到休息的目的,如看看小品、娛樂片、聽聽歌曲或相聲等;借助于氣功、針灸等手段,如按天靈蓋、太陽穴等,也可使人神態清醒,疲勞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