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 換 斷 想
宋守文
英國文豪肖泊納說過一段 "交換" 的話:你我是朋友,各拿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交換后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這話講得在理,但不全。因為,一人一個蘋果,互相交換的結果表明:一是公平,每人仍只有一個蘋果;二是變換,你原有的那個蘋果已經不屬于你了;三是磨損,蘋果在交換過程中受到磨損,如吃掉就沒了;四是變質,放的時間長就不新鮮了,甚至腐爛變質。
然而,交流思想、交換知識和交換智慧就大不相同了,其結果表明:
一是增長。兩種知識的交換,每個人至少得到兩種知識甚至更多。為什么說 "至少" ?因為你原有的那個知識仍在你的頭腦里,舊的沒丟掉,仍然屬于你,又得到了一種新的知識,在你的頭腦里至少得到了兩種知識。有形的蘋果 (物力資源 )交換,其結果只是個加減的變化,而無形的知識 (智力資源 )交換,則是個幾何級數的增長,即越換越多,如果再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革命之翼而飛揚升華,那就不光是幾何級數的增長了,那幾乎是爆炸性的增長和擴張。
二是增值。一方面表現在頭腦上。世界上最有用最神奇的東西是頭腦。都說電腦的神奇越來越大,可別忘了,電腦是人的頭腦造出來的。大腦與身體一樣,必須經常鍛煉經常使用,才能保持靈活健康。頭腦與肌肉的折舊率卻相反,肌肉越用越衰老,唯有大腦的效能與運用率成正比,它是越用越靈,越用越增值,越用越煥發青春。另一方面表現在價值上,知識的編碼、儲存、傳輸、擴散、交換的次數越多,其內容就越豐富,速度極大地提高了,方式極大地簡化了,成本極大地降低了,其價值是交換成本的幾十倍,乃至千百倍的收益。因此,人們常說"智力投資是投入最少收益最大的投資 ",是最占便宜的投資。
三是增輝。為什么說得到 "更多" 的知識?是因為思想與思想、知識與知識、智慧與智慧之間的交換、滲透、組合、碰撞、集成、交融,可形成一種嶄新的交換形態,可衍生出新的創意,派生出新的分支,產生更多的知識。在揚棄、創造與分享知識的過程中,知識不但不會 "磨損" ,反而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而改變知識,加速了知識的創新。
四是永存。雙方互供的知識是可以長期反復使用的,不僅不會消亡腐爛,反而會增長、增值、增輝,長期積累雖然可能導致某些知識的過時、老化、無用,但是還可以再開發,成為嫁接、培育、演化新知識的 "砧木" ,不僅不會腐爛變質,還可以引發出新的智慧火花,這是智慧與物資交換的根本區別所在,這是智慧大開發,經濟大發展的助產師。
物質的交換在市場經濟里,在人們的生活中,知識的交流則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知識經濟里,它幾乎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無所不容。未來的世紀是智能時代,未來企業的本質與方向是學習,是使企業成為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現代企業如果不能成為學習組織,不強調集體學習的重要性,不抓住繼續教育工程,職工不能同現代知識聯接起來,不繼續學習、更新、更換知識,不通過知識交流發展知識經濟,企業的未來將失去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