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導讀:在拍賣場上,贏家和第一個出價的人都要支付拍賣的費用。這種“贏家通吃,輸家也得買單”的競爭觀念正推動著人們不斷地參與競爭。 ——www.xinli001.com
當你身處人群中時,只有少數人會覺得還有下一次的大開眼界的嘗試。比如,拍賣20美元的賬單,開盤價是1美元,然后以1美元的價格加價。贏者通吃,但仍有一個問題:贏家和第一個出價的人都要支付拍賣的費用。
這還不算完。每個人都可以退出拍賣,但有兩個投標人必須繼續互相高價購買,不管你是否愿意繼續,還是淪落到當那個得不到東西又得付錢的人(輸者)。這么看來,他們要多付20美元,這樣看似不合理,但又好像并非完全不合理。畢竟,是你自己愿意開始出價第1美元的,對吧?一旦你加入競拍,你覺得“只要多出價一美元就有可能獲勝,總比什么都得不到要強多了。所以,這是值得的!”
這種“贏家通吃,輸家也得買單”拍賣觀點,引領了一些重要的看法,關于進步、競爭,尤其關于現代生活。放眼現在,數百萬的投資多用于鮮少成功的事業上——這些失敗者們要承擔債務,在類似那些他們無法涉足的教育領域。結局是,大多數都失敗了,也有一些被選上了,但那些被中止的仍然需要付費。
想想看,你已經在這個選舉的季節花了數十億。而事實上,不管輸贏都要付錢,當候選人在激烈的競爭中鋌而走險做些丑陋的事情時,是因為他們都不希望做那個輸了卻還要付錢的倒霉蛋。
在進化論中,想想看,到底是做一等男人,還是做那些沒有結果的二等男人,競爭是通過各種投入來體現的。
拍賣行為也可解釋為一種戰爭。我們一般認為自大狂會讓領導不甘妥協,但事實上拍賣的競爭觀點會帶里“殺戮”的效果。領導人會說:大不了再派一個士兵,要不然,之前的那士兵不就白死了么?這是值得的,直到兩個士兵都犧牲。
我們對拍賣又愛又恨。這是我們最好的發動機,用于科學和文化領域里的進步和創新。但是,拍賣也會錯誤分配資源到某些領域,那些鋌而走險的失敗者們浪費了資源而一無所獲。
政府最不被認可的一個角色,就是在各種拍賣中充當執政地位,不難看出,在很多場所里,拍賣的壞處多過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