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園,在東方,有人說它就是中國的新疆和田。和田古名于闐。于闐、伊甸,讀音相近,沒準是同一個地方。更何況,那里還有一棵巨大的無花果樹。亞當和夏娃遮身蔽體的葉子,就是從那棵樹上扯下來的吧?
這當然是姑妄言之,也只能姑妄聽之。其實,伊甸園可以是空間概念,更可以看作時間概念。或者說,世界上也許并沒有什么“伊甸園地區”,卻未必沒有“伊甸園時代”。
問題僅僅在于,它是什么時候?
心智初萌的小兒時節。
小兒時節的人類可憐兮兮,只能組成最小的群體來各自謀生,甚至只不過把猿群變成了人群。這在人類學上,就叫做原始群(primitive horde)。原始群是分散、弱小和自生自滅的,由此構成了人類早期的文化點。這些小不點大多煙消云散,只留下些許蛛絲馬跡供考古學家研究和憑吊。
存活下來的原始群,則會形成靠血緣關系相結合的血親團體,這就是氏族(clan)。氏族聯合起來就是部落(tribe),部落聯合起來就是部落聯盟(tribal confederacy)。當部落聯盟足夠強大時,就會進入文明,變成國家(state)。
國家的誕生是文明的標志,社會的發展則是人類族群通過遷徙、兼并、繁衍和擴容,不斷變化壯大的過程。從原始群到氏族是由點到面,然后則是由面到片(部落),由片到圈(部落聯盟),最后由圈到國(國家)。
一言以蔽之:點、面、片、圈、國。
顯然,這些類型既是組織形式和社會形態,也是歷史階段,因此都該有神話傳說中的代表人物。比方說,代表國家誕生的是夏啟,代表部落聯盟的是堯舜,代表部落的是炎帝和黃帝,代表父系氏族和母系氏族的是伏羲和女媧。
那么,代表原始群的是誰?
(節選至《易中天中華史》卷一《祖先》第一章)
媒體書評:“《易中天中華史》文筆靈動,不是枯燥講史,而是帶來一場歷史的現場直播,令讀者身臨其境,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