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三國歷史上,曹魏的曹操和蜀漢的劉備都是白手起家,從而建立了屬于自己的軍事集團勢力,割據一方,成為一方霸主。而孫權則是繼承了父兄孫堅及孫策打下的基業,勵精圖治,也把東吳集團勢力經營得有聲有色,而東吳集團也是最后一個被司馬家族滅掉的諸侯,可見,孫權的能力一點也不遜色于曹操和劉備。然而,盡管曹魏集團兵多將廣,沃野千里,城池土地眾多;而蜀漢集團也人才濟濟,更何況有諸葛亮這樣的大鐵腕;至于東吳的孫權也有周瑜、魯肅、張昭、陸遜等等賢才輔助;最終他們卻三家歸晉,被司馬家族所取代,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諸葛亮帶領蜀漢北伐曹魏的戰爭當中,足足與曹魏的大將軍司馬懿對峙了七年之久,然而,諸葛亮最終卻病死于五丈原營中,北伐夙愿未能完成。當時,如果不是魏明帝曹睿沒有立刻下達乘勝追擊的命令,那么司馬懿肯定把蜀漢滅掉。司馬懿死后,他的兒子司馬昭繼承父業,最終先把蜀漢滅掉,不久他的兒子也把東吳滅掉。
司馬昭的軍事才能一點也不亞于父親司馬昭,他深知人才對戰爭的重要性,于是,馬上組織人員整理并學習諸葛亮的軍事理論,從而培養了一大批十分驍勇善戰、謀略超群的將士統領,這些將士為司馬昭后來統一三國發揮了重大作用,也極大地增強了司馬昭的軍事實力,使得司馬昭在曹魏群臣中威望影響深遠,深得朝中大臣的擁護,這為司馬家族日后三家歸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司馬昭的軍事實力日漸強大起來之后,便不可一世,視當時的魏帝曹髦如廢物,于是,司馬昭直接就封自己為晉王,不僅如此,還把自己的兒子司馬炎立為世子。可見,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而魏帝曹髦徹底地被激怒,卻為時已晚,如今大部分朝中群臣都擁護司馬昭,更何況司馬昭已然掌握了兵權,控制了整個曹魏的軍事力量。一不做二不休,司馬昭把魏帝曹髦劫殺了之后,便扶持了一個傀儡皇帝曹奐,不久后,司馬昭便中風而死。他的兒子司馬炎則繼承晉王之位,直接把傀儡皇帝曹奐逼下臺,自己做了晉武帝,正式建立西晉,建都洛陽。最終三家歸于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