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端別人的飯碗,就得受別人的管。”員工自老板那里領取薪水,就得尊重老板的權威性,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郭立到一家貿易公司上班。他能力很強,也很上進,工作十分努力,但一連做了幾年,他還是沒有得到升遷的機會,當時與他一起進公司的人有的都做了主管,可他還是一個最底層的員工。其實,同事們都知曉其中的原因,只有他老是想不清楚,私底下總抱怨這個公司埋沒了他這個人才,這個公司沒什么前途等。
有一次,他的主管正和公司老板一起檢查工作,當走到他的辦公室時,他覺得機會到了,就想來個“越級報告”,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于是他突然站起來,對自己的主管說:“主管,我想提個意見,我發現咱們部門的管理比較混亂,有時連一些客戶的訂單都找不到……”當時主管的臉像鐵鍋底一樣黑,但也沒說什么,就陪著老板走了。最后,郭立不但沒有得到提升,反而被炒了魷魚。
郭立之所以被辭退,根本原因便在于他沒有看透老板畢竟是老板、員工畢竟是員工的問題,老板與員工之間的壁壘雖然并非堅不可摧,卻是確實存在的事實。職場中,老板和部屬之間存在身份和地位的等級之分,界線的分明是不容逾越的。有些主管自尊心特別強,或者本身不自信,這樣的主管尤其不喜歡擅自做主的下屬。下屬要區分哪些事情是應該請示主管的,哪些是不需請示主管就可以自己去做的。一些小的、看起來無意的越俎代庖的建議,有時會為自己造成極大的職業障礙。
某公司因為沒有安裝空調,每當夏季酷熱難當時,待在辦公室里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悶熱難忍。于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新進職員寫了封信給總經理,希望公司能添購冷氣設備,但因為不了解老總的脾氣如何,便沒有署名。
幾天過后,總經理就為每個辦公室安裝了空調,同事們對總經理的善解人意十分感謝,該職員在心中更是竊喜自己遇上了一個肯聽諫言的好老板。幾天后,該職員再次匿名上書給總經理,反映公司的洗手間應該檢修更換,特別是水管太陳舊,也應該換新的。總經理接到信后,心里暗自想著:“這個家伙到底是誰?三番兩次投書,牢騷那么多,要是聚眾鬧事,那還了得?看來此人不除,終是禍端!”
于是,總經理暗自調查職員的筆跡,想找出寫信者,同時也積極整修了洗手間,更換了水管。部屬們暗自議論:“總經理怎么突然發起善心來了?以前是一毛不拔、嚴格又吝嗇得要命的鐵公雞,而現在怎么這么大手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總經理的心腹員工們將議論傳到他的耳里,他覺得這些善舉籠絡了人心,匿名者的功勞不小,就淡化了炒他魷魚的念頭。偏偏就在此時,匿名寫信的職員以為老板真的是能廣納意見的好老板,在一次閑聊時就道出了事情原委。不幸的是,就在他向同事們夸耀自己的功勞時,恰巧被總經理聽見,雖然他當時不動聲色,心里卻恨得牙癢癢的,一度淡化的懲處之心又強烈了起來。
于是,總經理召集員工們開一次會議,要求大家對公司和他本人提出意見。該職員不知是計,便侃侃而談,將平日里同事們的意見,如獎金太少、加班時間太長、老板太過專制等當眾提了出來。這位職員本以為老板這次要對他“加官晉爵”,殊不知,老板意在殺雞儆猴,這位職員獲得的當然是一張辭退通知書。
那位職員之所以被開除,同郭立犯的是同樣的錯誤,即越俎代庖。這位職員總是提一些與自身工作無關的建議,使得老板煩不勝煩,最終辭退了他。老板有很多種,遇上明智的老板,你的建議被采納了也就罷了,要是遇上度量小的老板,越權建議,可要多多留神些。你的主管比你的優勢更多,無論他使出哪一招,都能讓你這個當下屬的招架不住,坐立難安。如果你想越級打小報告,除非你證據確鑿,而且主管錯誤嚴重,否則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因為他畢竟是你的老板提升上去的。若是你像上面故事中的職員一樣,直接給總經理挑公司的刺,只能讓你離職更快。
所以,要想避免以上越俎代庖的事情,員工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分清哪些事情是主管要親自拍板的,哪些是可以自己放手的。下屬和主管所認同的重要事情并不完全相同,你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觀察,多積累經驗,了解不同主管的脾氣,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事不重要的。
其次,注意程序流程。分派任務的是誰,就應當讓誰負責。上下級之間的工作程序應該嚴格執行。
再次,上司有明確回答時,當做主時就做主;沒有交代的事情不要瞎做主,寧可放著,也不要動。中國有句古話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主管是你的職場命運的關鍵人物,把握好和主管之間的距離,掌握好職權之內的事,有的放矢,才能得到領導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