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國經濟不景氣,很多職場朋友都抱著這樣的心態在打工:“只要企業每月不少發工資就行,何必操那么多心?”
面對這種“不義”的心態,你可能據理力爭,說企業與員工實際上是捆綁在同一艘戰艦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應該與企業同舟共濟、榮辱與共。
其實,員工這種“不義”的心態,從根本上說,源于企業早期的“不仁”,是企業為自己埋下的禍根。如果沒有企業過去的“不仁”,也就不會有今天很多員工的“不義”。
在企業和員工的合作關系方面,出現員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心態的原因歸納為三次誠信危機,總結為員工被企業忽悠了。
事實上,大多數員工也確實把企業當成了自己的家,他們以主人翁的姿態去維護企業的利益和榮譽,心甘情愿地接受低薪,樂于為企業奉獻。他們寄希望于企業,認為企業發展了,自己也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結果呢?
直到“光榮”下崗,他們才如夢初醒——自己的熱情只是被別人巧妙地利用和愚弄罷了。有誰見過真正的“主人”會被掃地出門的?
這是職場上企業與員工之間出現的第一次誠信危機,是企業忽悠了員工。
金融危機發生后,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毫不留情地大量裁員。既然企業號召員工“以廠為家”,當遇到生存問題時,企業為什么就這么輕而易舉地將家庭成員趕出家門?
這是職場上企業與打工者之間出現的第二次誠信危機,同樣,又是企業忽悠了員工。
可現實并非如此,無論企業獲取多大的利益都絕對與員工無關,好事也絕對輪不到員工。但是當危機來臨時,面對逆境了,企業卻反過來要求員工和企業共渡難關,將理應由企業承擔的風險轉嫁給員工,道理上也說不通。這絕對是一個不等式??!
被企業忽悠一次,那是員工自覺自愿,是工作激情與主人翁姿態產生的作用,我們可以原諒;
被企業忽悠兩次,那也只能怪自己不聰明,太容易輕信別人的承諾與保證。
可是,面對當前的現狀,難道員工還要等著被忽悠第三次?
相信大家都知道“狼來了”的故事:人們第一次被欺騙,心中多少有點兒怨憤,但當第二次聽到“狼來了”的呼救時,人們寧愿相信狼是真的來了,依然奮不顧身地沖向現場。可是,在經歷了兩次被欺騙之后,人們憤怒了、醒悟了,也心灰意冷了,等第三次狼真的來了,人們還會去救援嗎?
所以,如果企業真的想與員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舟共濟,那么就從樹立誠信意識做起,誠信經營、誠信待人、誠信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