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概述:汽車行業的選擇性增長趨勢,在今年是日趨明顯。而不管怎么互掐,第一陣營的“三國殺”局面,吉利、長安、長城三甲在2020年前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不過在第一陣營的后面,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強者如榮威、傳祺,自然無憂,而弱者如力帆,曇花一現般地把一款軒朗從兩萬多輛賣到了本月的1678輛的,最好的結果,也許是整合與被整合吧。而說到合并,連一汽奔騰都已經在形勢逼人的情況下緩慢啟動了。
具體來看,吉利本月依舊保持了旗下7款車型均破萬的體系實力,長安度過產品空窗期后,2018年在轎車方面頻頻發力,睿騁、逸動都展現了不俗的實力,狀態也正在上升。長城與寶馬確認合資意向后,也把雙積分政策的壓力暫時化解掉了。
作為今年北京車展上的重頭戲,造車新勢力們的量產車也開始進入乘聯會報表了。但是記者也認為,造車新勢力的落地要比想象中艱難得多,現在還僅僅是開始。最后,可能真的就只剩下兩三家。那么問題來了,這些造車新勢力規劃的如此巨大的產能如何消化呢?
而傳統造車勢力中,像比速這樣月銷量幾千輛而規劃55萬產能的,又該怎么辦呢?時間窗口越來越短,站在馬太效應的十字路口,接下來的兩年怎么走,尤為關鍵。這也成為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