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 “克拉克瓷”這個名字,人們可能覺得這是國外的瓷器。畢竟中國瓷器不可能取外國的名字,但“克拉克瓷”確實是中國瓷器,還是青花瓷,之所以取名為“克拉克”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青花徽章和題字紋克拉克碗
那是1602年的一天,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上發(fā)現(xiàn)了一艘葡萄牙商船,船上有大量的中國青花瓷器。因為荷蘭人并不知道這些瓷器的原產(chǎn)地,于是便以這艘商船“克拉克”命名。“克拉克瓷”從此以后也就風靡歐洲,成為了中國外銷青花瓷的代名詞。
青花克拉克瓷盤
明崇禎 克拉克大盤
現(xiàn)在普遍認為克拉克瓷的定義是中國于明末清初(明朝萬歷-清朝乾隆)為了滿足歐洲人的需求,而專門生產(chǎn)的一種外銷青花瓷。瓷器中的圖案以人物、山水、花卉等為主,這些花卉、人物的風景圖案具有典型的歐洲風格,在歐洲市場上頗受歡迎。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僅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80年之后的不到10年時間,先后運走了不下1600萬件瓷器。
16-17世紀 荷蘭東印度公司船只
明萬歷 克拉克瓷青花花卉折沿盤
以克拉克命名的中國青花瓷,之所以能夠遠銷歐洲,同時代有著很深的關(guān)系。自從明朝隆慶開關(guān)、解除海禁以后,中國同世界開展了前所未有的碰撞,克拉克瓷也得以遠銷海外,受到歐洲國家的普遍歡迎。
青花官居一品紋盤 首都博物館藏
克拉克瓷之所以能夠暢銷歐洲,同當時瓷器工藝存在很大關(guān)系。克拉克瓷多為青花瓷,而青花瓷在明清時期已經(jīng)相當成熟。克拉克瓷的生產(chǎn)主要集中在萬歷時期,后世的康熙年間雖有生產(chǎn),但整體風格受萬歷影響。萬歷時期的青花瓷使用浙料繪畫,形成了翠藍、灰藍以及淡藍幾種色調(diào),運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個色階,對康熙青花瓷器的成熟奠定了基礎(chǔ)。
青花山水紋花口盤 首都博物館
清康熙 青花花鳥紋開光瓷盤
克拉克瓷整體造型均為薄胎,以盤、碗等生活器具為主。在紋飾上,萬歷時期的青花瓷繪畫自然灑脫,為了突出的主題紋飾,采用“開光”的裝飾方法,即在器物的顯著部位以線條勾勒出框架,框內(nèi)繪各種圖案,如山水、人物、花卉等。 這種風格極其符合當時歐洲人的審美,難怪克拉克瓷在當時受到歐洲國家的普遍關(guān)注。
克拉克瓷青花開光花藍紋盤
到了文章最后,我們談一下克拉克瓷的原產(chǎn)地。關(guān)于克拉克瓷產(chǎn)地,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福建漳州,另一種是在江西景德鎮(zhèn)。第一種說法的證據(jù)是在福建德化窯和平和窯是克拉克瓷的窯址,證明這一帶確實有克拉克瓷的生產(chǎn)。而關(guān)于景德鎮(zhèn)的說法據(jù)專家介紹了在
景德鎮(zhèn)觀音閣窯址、蓮花嶺窯址、新華瓷廠窯址、人等均有克拉克瓷器出土。那么究竟哪里才是克拉克瓷的原產(chǎn)地呢?歡迎了解的小伙伴們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