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心肌梗塞
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血流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的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即為心肌梗塞。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和血清心肌博增高以及心電圖進行性改變,并可出現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少數病例是由于單純血管痙攣或冠狀動脈炎癥閉塞所致;也可因心臟或瓣膜上的栓子脫落,造成冠狀動脈栓塞。按照病因、病理,心電圖及臨床癥狀等不同,心肌梗塞可分為各種類型,除了上述它們共有的表現外,各有其特殊性。如無痛性心肌梗塞缺乏臨床上常見的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從而容易誤診或漏診。
二、心肌梗塞的康復處方
心臟康復一直以藥物為基礎,運動康復為核心,近些年的進展發現綜合康復較單純的運動康復效果更好。即現代心臟康復的具體內容為“五大處方”,即藥物處方、飲食處方、運動處方、心理指導、戒煙指導。對于冠心病而言,無論有無癥狀和病情輕重都要終身服藥,嚴格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化的藥物治療,并定期醫院復查調整藥物。
1、飲食處方:
飲食治療是心肌梗死后康復的關鍵之一,尤其是長期堅持有很大難度,但是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冠心病患者飲食需清淡,少油少鹽無糖,鹽每日應少于6克,相當于一瓶酒瓶蓋。油應少于30克,不吃動物油,建議食用植物油,如橄欖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等,同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注意營養均衡,切記過飽和進食油膩食物。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因飲食不當,導致急性發病甚至死亡。掌控好自己的飲食,并長期堅持是心肌梗死后長期帶病生存的關鍵之一。
2、運動處方:
運動治療對于心肌梗死后幸存者有獨特的治療作用,除了降低血壓、降低血脂、降低血糖一般的治療作用以外,還可以穩定斑塊,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液灌注,特別是還可以開通側枝循環,這一點是藥物治療達不到的。供應我們心臟營養的血管是兩支冠狀動脈即左右冠狀動脈,還有一些小的血管連接兩支主血管主要分枝。在一般情況下這些小血管是閉塞的,當受到輕度缺血缺氧的反復刺激后便會開放,以代償嚴重堵塞的主血管供血功能。臨床上經常看到一些患者主血管病變較嚴重,但病情穩定,無不適表現,其主要原因于側枝循環的建立有關。這種側枝循環的建立多半是患者反復發作心絞痛導致心肌輕度缺血缺氧有關。不難理解,臨床上我們不能用誘發心絞痛的方法促進側枝循環的建立,因為心絞痛發作常常誘發心肌梗死。
不言而喻,通過運動治療建立側枝循環(運動搭橋),運動強度是關鍵,引起每位冠心病患者心肌輕度缺血缺氧而心肌不受損的量因人而異,需要精密的設備和專業的人員來測試和評估。最佳的方法的是通過運動心肺功能測試找到無氧閾,其次是通過運動負荷心電圖找到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在這個水平運動患者安全有效,低于此水平無效,高于此水平有再發心肌梗死風險。主要運動形式是有氧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形式有走步、跑步、游泳、打球等,每次30分鐘左右,每周3-5次,鼓勵每天做。